唐末五代时期,景德镇已经开始烧造青白瓷了。此时的青白瓷只有在釉厚处的青色才比较明显。
宋代景德镇青白瓷,又名为”影青瓷”,其釉色白中闪蓝,质感如冰似玉,十分独特。
此时的瓷器造型摒弃了唐五代时期浑厚饱满的艺术风格,而转化成细薄和尖锐的造型,如执壶就是最好的代表。除了日用瓷器,盖瓶、香薰、瓷枕等也有一定的烧造数量。
青白瓷的烧造成功,引得许多窑厂纷纷效仿烧造,如除了江西南丰的白舍窑与吉安的永和窑之外,大多集中在广东和福建两地。其中广东以潮安窑为主,而在福建的青白瓷窑址,更是数不胜数。
青白瓷的铭款也十分有趣,如很大一部分器物都是景德镇瓷盒作坊的私家店名,如“许家合子记”、“段家合子记”、“蔡家合子记”、“张家合子记”等。
除了作坊名款之外,吉安永和窑的有些器物,如碗、盘的内里也发现有“吉”、“记”等单字铭款。
这些盒子的大规模生产很有可能和当时南宋对外贸易极为发达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一些香料、妇女粉黛等均要用盒子来盛放,所以这也是但是市场化的必然结果。
这件宋代青白釉如意枕,造型典雅大方,设计理念非常新颖独到,胎质细腻,釉色纯正自然,展现了宋代青白釉瓷高超的制作工艺。
元代青白瓷的制作工较宋代更是进步不小,因为元代青白瓷的胎骨外观更密,烧造温度更加稳定,釉色更加完美,所以也有着“卵白“的美名。
装饰技法主要以印花为主,主要是一些常见的花卉纹饰和龙纹图案。
这些精美的器物款识更为特殊,比较常见一些“枢府”和“太禧”等字样,所以也有着“枢府器“的别称。
所谓的“枢府”是指枢密院,而“太禧”是指太禧宗禋院,它们都属于元代官府机构。
这件元代青白釉瓜棱形执壶,造型新颖奇特,颇有设计感。胎釉结合十分完美,虽然历经时代的变迁,但是仍然可以想象出当时的瓷器匠人对这件器物的重视程度。
在青白瓷的深远影响之下,明代初期,一种名为“甜白釉”的瓷器应运而生,这种洁白之瓷的釉色既不像影青瓷的釉色,也不像牙白之色,它却犹如白糖一般的甜润,后世对这种甜白釉瓷的喜爱程度几乎超过了任何一种瓷器,可见青白瓷影响意义的深远。
这件明代永乐时期的甜白釉碗恰好是历史的见证。造型方面虽然极为普通,但是釉色莹润,十分温润,玉质感很强,它比枢府窑卵白釉瓷有着更加明显的乳浊感,温润甜静,着实让人赏心悦目,是世间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我是紫色百合香,请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