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崇贵,真定人,宋太祖赵匡胤时期任内中高品,因办事勤恪,升为殿头。太平兴国年间,又因善于射箭,被太宗选为御带。吴越国王钱假向宋朝纳土归命时,就是张崇贵前往杭州检阅城防及粮草数目得。太平兴国四年(年)正月,太宗打算亲征太原,大臣们认为时机尚不成熟,只有曹彬竭力赞成,太宗决意以潘美为北路都招讨使,率崔彦进、李汉琼、刘遇、曹翰等分四路进攻太原,以郭进为石岭关都部署以防止契丹协助北汉。又命张崇贵随崔彦进、李汉琼首批进发筹备粮草。张崇贵尽心竭力运筹,粮草方才无虑。到了这年五月,北汉主刘继元战败投降,张崇贵在平北汉过程中立下了功劳。淳化四年(年)张崇贵奉诏去延州招抚内附的羌戎族人,这批人辗转迁徙,衣食无着,天子允许张崇贵可以权宜发国库钱赈济,并以金币赏赐给来附的羌戎族首领。他正要启程时,太宗任他为内班右班押班,命他至延州后留在那里,管理鄜延路屯兵。从此他便长期生活在西北边陲,开始了漫长的戎马生涯。次年,灵州、通远军守边官员纷纷上奏朝廷,说西夏首领赵保吉(即李继迁)率兵围攻诸州堡寨,到处侵掠居民,焚烧财物,给百姓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威胁,请求天子发兵保护。太宗大怒,命马步军都指挥使李继隆为河西兵马都部署,尹继伦为都监,出兵讨伐赵保吉。又下诏给张崇贵,命他领延安驻军与李继隆结成犄角之势,以便互相教援,彻底击败赵保吉。咸平元年(年),为加强西北防务,真宗又命崇贵管辖鄜延屯兵,驻扎延安。不安分的李继迁又发兵骚扰边境,被崇贵与张恩击败,焚其庐舍,缴获赀畜、器甲、牲口甚多。张崇贵又与王荣进攻李继迁,缴获战马数十匹,受到了真宗的嘉奖。咸平四年(年)张崇贵回朝过一段时间,但为时甚短,又返回鄜延,奉命管理沿边青白盐事宜。他侦探到李继迁有进攻宋军的意图,便先发制人,领军深入敌境,李继迁猝不及防,只得弃甲而逃,张崇贵焚毁庐舍帐幕,获粮草牛羊甚多,真宗再次下诏嘉奖。张崇贵多次把探听到的有关继迁的消息上报朝廷,请求进攻李继迁,自己愿为先锋,真宗不允。而李继迁虽然多次败北,但很快就能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咸平五年(年)三月,继迁攻陷灵州,改为西平府,并从夏州迁居西平,建以为都。真宗知道无法将其消灭,只得派张崇贵等人前往议和,承认既成事实;割河西银、夏等五州之地给继迁。景德元年(年)李继迁在同吐蕃的作战中中箭身亡。张崇贵不失时机地给李德明写信,宣谕朝廷恩信,李德明请求等待服丧期满再向宋朝纳款输诚。崇贵见李德明有活动余地,一面遣人吊问,一面上报天子,请求派大臣到边廷处理此事。三个月之后,真宗派兵部侍郎、知永兴军向敏中为鄜延路缘边安抚使来到西北,张崇贵在保安军以北十里之地,召集西夏人签订盟约,有关条款均是张崇贵酌定。由于张崇贵久住延安,对西夏情况很了解,处理问题也很妥善,西夏人对他很是敬畏,凡李德明有什么要求及边境上发生了争执,都交给张崇贵裁决。从李德明居住的夏州到宋朝边境有两条通道,一条通往环、庆,一条通往延州,真宗为了让张崇贵处理西夏事务,下诏给缘边诸州,不得接受夏州的章奏移谍,所有章奏移谍通统交给延州张崇贵裁定。使臣往还,也要取道延州,以便与张崇贵商榷,不得转往他州。景德三年十月,真宗封德明为定难节度使,西平王,按内地节度使发给俸禄,派张崇贵为德明旌节官诰使,赐德明袭衣、金带、金鞍勒马,银万两、绢万匹、钱二万贯、茶二万斤。张崇贵还朝后,真宗在琼林苑召见,询问边事甚详,张崇贵应对如流,真宗非常高兴,封他为行宫使。后来考虑到西北边陲之事非他莫属,又把他派回了延安,仍任鄜延路钤辖。景德四年(年)冬天,真宗赏赐赵德明冬服、《仪天历》,下诏延州派一名小校前往。张崇贵认为李德明系一方藩王,只派小校前去,有藐视对方之嫌。真宗回答说,之所以不派使臣,是怕李德明为此而兴师动众,既然张崇贵有此奏章,应当派出使臣。张崇贵久在边塞,自然也有错误。他在延安时,天子委派一个叫曹信的官员出任监军,其人善于弹琴。一次张崇贵与石普在军中宴乐,酒酣耳热之际,张崇贵请曹信弹琴助兴,曹信以荒废已久为借口,不肯弹琴,张崇贵很不高兴。隔了几天,军中又举行宴会,张崇贵再次请曹信弹琴,同样遭到拒绝。张崇贵便与石普先后上奏,说曹信玩忽职守,请求天子责罚。真宗派人调查,得知曹信拒绝弹琴是真,但不曾玩忽职守,便没有惩办曹信。大中祥符四年(年)八月,崇贵积劳成疾,殁于任所,终年五十七岁。真宗甚为悼惜,追赠丰州观察使,命内侍护丧还于京师。他从淳化四年来到边塞,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为增进宋夏关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