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御窑瓷器精选
道光一朝30年,御窑瓷器得以持续烧造
历年烧成总数约在55万件左右
道光皇帝虽一生尚简
但并不影响道光御瓷中仍有难得一见的珍品
大运瓷器、传办瓷器和督陶官贡瓷竞相争胜
......
道光朝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和清王朝的衰落期,社会动荡,民族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道光二十年(年)爆发了鸦片战争,内忧外患不断,景德镇的瓷业生产烧造规模进一步缩减。即便道光皇帝虽一生尚简,督陶官为皇帝烧造御用品更是尽心尽力,许多不输乾隆官窑。另外,诸多器皿见于清档记载,由此可界定烧造时间、窥知道光皇帝的审美要求,以及当时御瓷烧造制度的运作模式,学术价值颇高。在清代瓷器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为晚清御窑瓷器的生产树立了标杆。
道光皇帝读书像一、风格素雅去奢华
在此大背景下,与康乾盛世时期相比,景德镇御窑厂尽管还在烧造御用瓷,但是生产规模已经大大缩减。据《清档》记载,乾隆二年时,于淮关盈余项下每年存留银二万两,为窑工、南匠及传办公事等用。而在道光二十七年的奏折当中,提到道光元年因库存瓷器不足应用,奏请照旧烧造,每年以两为率自道光二十八年起每年九江关大运瓷器除琢器尊、瓶、罐、壶件照旧烧造外,其圆器盘、碗、盅、碟拟减成烧造,且每年不得超过两。”
LOT.
清道光青花云龙纹折腰碗一对
款识:“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直径17.5cm
记录:天津国拍,年11月15日“天津文物”专场,编号
说明:
此对青花碗造型如仰钟,大气规整,碗身敞口,折腰,腹部斜收,腹底向内平折,下设圈足。碗身胎骨精细,内外施白釉,外壁绘两条祥龙,间饰以祥云,碗心青花双圈绘立龙云纹。碗底留“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本品胎釉晶莹白润,青花发色浓妍泛紫,沉厚浓郁,力追嘉靖遗韵。点缀“壬”字形祥云明显带有嘉靖青花装饰风格,清宫档案中既有称其为“嘉窑龙纹碗”之记录。此种碗雍干可见同样形制,应为清宫御窑摹仿嘉窑之作
LOT.清道光青花云龙纹折腰碗一对(碗心图)
“大清道光年制”款和“慎德堂制”款的瓷器为皇帝御用品,工艺制作精细,代表了道光瓷器的制作水平。道光瓷器承袭乾嘉时期瓷器的艺术遗风,烧造品种和造型创新少,纹饰多采用寓意吉庆的图案,绘制技法工笔多于写意,道光时期瓷器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工艺堪比前朝官窑
道光皇帝虽一生尚简,但并不影响道光御瓷中仍有难得一见的珍品。道光官窑却是精品迭出,尤其御贡瓷器和大运瓷器,因为皇帝御用品,督陶官尤为尽心尽力,许多不输乾隆官窑。另外,诸多器皿见于清档记载,由此可界定烧造时间、窥知道光皇帝的审美要求,以及当时御瓷烧造制度的运作模式,学术价值颇高。
大运瓷器,是指为宫中提供的日用瓷器,根据不同身份、节日和不同的食物供给也有所变化。据乾隆八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十二月初九日,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胡世杰交御用青花白地膳碗一件,传旨:着交唐英烧造,其碗大小、厚薄、深浅、款式俱照此膳碗。外面俱烧五彩各色地杖,花样各按时令分别吉祥花样,碗内仍照外面花样,俱要青花白地,……上元节用五谷丰登……钦此。”
LOT.
清道光胭脂紫地轧道洋彩开光五谷丰登图碗
款识:“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直径14.5cm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珐琅彩粉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年,页,图
说明:
本品造型为清宫制器之典范,敞口微外撇,深腹,圈足,内壁四周分别以青花料绘制宫灯四盏,两两对称,平衡协调,灯穗飘逸,线条流畅生动;外壁以胭脂红色为地,施以轧道工艺。上饰洋彩西洋花卉,四面圆形开光,开光处绘制博古图,如意、宝瓶、四季花卉、宝鼎、五谷、灯笼等吉祥图案寓意“五谷丰登”、“四季平安”、“吉庆有余”。图案对称分布,构图繁密,设色富贵华丽,尽显宫廷节令的喜庆气氛,为清宫上元节用器。底部青花篆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有清一代在粉彩装饰纹样上的一大特点,即为在色地上借用珐琅彩的轧道工艺或“锦上添花”图案,并常配以花鸟、山水、人物、百兽的通景画面或开光瓷画。当时清宫对官窑器开光内的纹饰主题按不同时节有严格规定,必须按照皇帝旨意而设计,不能随便改动。
LOT.清道光胭脂紫地轧道洋彩开光五谷丰登图碗(另面图)
如乾隆八年十二月初九日太监传旨,烧造“年节用三阳开泰、上元节用五谷丰登、端阳节用艾叶灵符、七夕用鹊桥仙渡、万寿用万寿无疆、中秋节用丹桂飘香、九月九用重阳菊花之类、寻常赏花用万花献瑞,俱按时令花样烧造。”此件胭脂红地轧道粉彩五谷丰登图碗,其上所绘五谷丰登图,即为上元节用五谷丰登碗之由来。
“皇帝日常进膳用各式盘碗”,“皇太后、皇后、妃、嫔等人,都有位分盘碗,即皇后、皇太后用黄釉盘碗。贵妃、妃用黄地绿龙盘碗,嫔用蓝地黄龙盘碗,常在用五彩红龙盘碗,均为家宴时用。”
LOT.
清道光五彩龙凤纹碗一对
款识:“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直径15cm
记录:南肯辛顿佳士得,年11月12日,编号
说明:
此对碗胎质细腻,釉质润泽,釉面匀净,侈口,口沿以青花绘饰弦纹。曲腹较深,圈足,圈足外亦饰弦纹,圈足内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碗内底以红彩绘出五爪龙戏宝珠图案,龙身周边青焰围绕,碗外部近口沿处以紫、黄、绿彩绘一周八宝纹,以青花五彩绘出双龙双凤,基本呈中心对称,双龙主体颜色分别以红、绿彩绘出,双凤振翅凤首朝下,龙凤身边装饰以缠枝花卉,精美绝伦。龙凤成双成对,寓意吉祥。此类碗是清代宫廷举办大仪式中的御用膳碗,始见自康熙朝,后成官窑经典器型,每朝必烧,两百年来持之以恒,造型、纹样也基本保持不变。
LOT.清道光五彩龙凤纹碗一对(局部图)
道光瓷器承袭乾嘉时期瓷器的艺术遗风,烧造品种和造型创新少,纹饰多采用寓意吉庆的图案,绘制技法工笔多于写意,道光时期瓷器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道光时期青花瓷使用国产料,早期的青花呈色稳定,色泽亮丽浓艳,晚期呈色淡雅,层次清晰。
LOT.
清道光青花十六子婴戏图碗
款识:“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直径15cm
说明:
本品撇口弧壁,造型规整。腹部主体通景绘制婴戏图,画面以栏杆为界,巧妙的将十六个童子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八个孩童身着兜肚,或执旗,或拈花,围坐于一鱼缸前;另一组小童则穿长衫长裤,或吹唢呐,或擂小鼓,列队于草坪之上。两组童子,一静一动,对比强烈,童趣盎然。人物周围巧妙衬以垂柳、桂花,祥云,使画面显得疏密有致,婴童虽多却不凌乱。碗底心青花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婴戏图亦称“童嬉图”,典出《诗经大雅》,永宣时期开始运用于瓷器纹饰之中,寄托了古人祈求子孙繁衍昌盛之愿,因其寓意吉祥,遂从此成为历代官窑的经典纹样。婴戏图有四子、八子、十六子、百子等多个品种,其中以十六子婴戏图最为典型。此式青花婴戏图碗自乾隆朝成为清代御窑定式,延续烧造至清末。本品为道光所作,胎质细腻,釉色滋润,青花色泽富有层次,绘画细致传神,整体质量不输前朝,其烧造数量却更为稀少,更值珍视。
除了青花和青花五彩碗外,道光大运瓷器中还烧造了不少釉上彩瓷碗和颜色釉碗,多见于官窑器,呈现素净之美。据清档记载,道光皇帝曾亲自下令,要求瓷器的装饰需要奢华,不许过于浓艳,再续雍正御瓷之雅韵。所以,可以说道光官窑是清宫前期御瓷艺术的终结,既继承了乾嘉之世的特色,体现守成的一面,又见自身的追求,倾慕雍正清雅瓷韵,从而构成婉约朴素的艺术风格。
LOT.
清道光斗彩缠枝花卉纹碗一对
款识:“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直径14cm
参阅:《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年,页
说明:
此式斗彩碗创烧于雍正时期,是官窑瓷器对西洋元素的巧妙借鉴,后朝沿续烧造,但均不多见。此对拍品外壁满绘缠枝花卉纹,以青花勾勒枝蔓,彩料填描花叶,布局繁缛,风格华美,为道光官窑上乘之作。
LOT清道光豆青釉矾红团凤纹碗一对沿袭嘉庆时的形制。外壁以矾红绘五组等距离团凤纹,碗心亦绘一团凤纹,图案规整,色彩醒目。凤在明清时期是女性最高地位的象征,是居龙纹造型之后最具权威与代表性的宫廷纹饰,团凤纹在明清时期也是宫廷传统图案样式之一。另有相同碗形但釉色不同的白釉宝烧红团凤碗。
LOT.
清道光豆青釉矾红团凤纹碗一对
LOT.清道光豆青釉矾红团凤纹碗一对(碗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