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南方窑系龙泉窑与景德镇窑

大家好,我是顾文斌。我们都知道,瓷器是用高岭土烧制而成,中国是最早发明、使用并外销陶瓷的国家。目前学界认定,我国早在商代中期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末年出现成熟瓷器,隋代完成了白瓷烧制,唐代形成邢窑白瓷和越窑青瓷两大流派。宋辽夏金时期,瓷器生产进入了成熟期,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当时瓷窑遗址遍布全国17个省份和余县。各地产品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形成了各自的风格特色,大致可分为六大窑系。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后来居上的南方窑系。图1南方以龙泉窑和景德镇窑最为著名。龙泉窑遗址在今浙江龙泉县,是当时青瓷的主要产地之一。渊源于唐之越窑,发展于北宋,而鼎盛于南宋。在顾江两岸和松溪上游,现已发现古窑址余处,遍布龙泉、云和、丽水、遂昌、永嘉等县,形成长达五六百华里的瓷业地带,规模极为可观。产品品种繁多,举凡餐饮、文具、生活、娱乐用品以及明器等无不具备。诸多瓷窑中以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俩分主的哥窑和弟窑最为著名。图2哥窑产品以“紫口铁足”驰誉中外。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一些省博物馆所藏的传世哥窑产品,如三足炉、鱼耳炉、乳丁五足护,双耳乳足护、角单式瓶、胆色瓶等,均按宫廷要求设计,质地优良,制作精细,与汝窑官器造型相仿,是不惜成本的高级瓷器。胎骨灰黑如铁,通称“铁骨”,口沿薄釉处和底部无釉之圈足呈紫黑色,故称“紫口铁足。以“百圾碎”为装饰的器物更是别树一帜。此外在考古发掘中出土的龙泉青瓷器物,被另外称作龙泉哥窑产品。图3与传世哥窑相较,两者均以黑胎、青釉、开纹片、紫口铁足共同特征,但传世哥窑胎厚而釉薄,胎色稍杂,釉不透明,而龙泉哥窑胎薄而釉厚,以黑胎为主,釉色透明,此其不同之处。弟窑又称“生二窑”,其产品以白胎青瓷为特征,釉色厚而柔润,以梅子青、粉青为青瓷之冠。从《鸡肋编》所说“(龙泉县)出青瓷,谓之‘秘色’……宣和中禁廷制样须索,益加工巧。”可见章氏兄弟的哥弟两窑所产青瓷精品,几乎全被赵宋皇室所垄断。龙泉窑元以后渐趋衰落,约在明清之际停烧,烧造历史达上千年之久。图4南方瓷窑的又一中心是在江西景德镇地区。该镇初名昌南,北宋真宗景德年间(-)改名景德。这里制瓷始于东汉,南朝晚期已颇具名声。两宋时期大盛,以烧制青白瓷闻名于世,在制瓷技术、品种、产量、质量以及装饰技巧上均达登峰造极的地步。影响及于江西、广东、福建、安徽等广大地区,形成独具特色的青白瓷系。青白瓷又称“浮梁陶器”,因景德镇唐属新昌县,治所在镇北浮梁而得名。北宋中叶创烧成功,取仰烧法,瓷坯极薄,釉色白而隐现青色,坯体上雕刻暗花,内外均可映见,兼有唐代青瓷、白瓷两种特征。图5瓷胎用石泥制成,“土白壤而值,质薄腻,色滋润”,素肌玉骨,精巧雅致。装饰技法以印花为主,也有刻、划花纹。景德镇宋属饶州,该处玉器相当有名,因此青白瓷被誉为“饶玉”。蒋祈《陶记》:“景德陶,昔三百余座。蜒值之器,洁白不疵,故禽干他所,有饶玉之称。”南宋时因税制苛重,怕高温倒窑而窑温偏低,故瓷胎不如北宋致密,釉色稍暗,遂使福建青白瓷后来居上。宋元之际景德窑受战乱影响一度萧条,至元中叶方始恢复,明清时期达于全盛,所制产品又有“影青”之称。此外,在江西比较著名的还有吉川窑、临川窑和南丰窑等。吉川窑遗址在吉安县永和镇西侧,又叫永和窑。产品以日用器皿为主,造型朴素,釉色绚丽,工艺精美,属民窑性质。该窑创烧于晚唐,经五代、北宋而极盛于南宋,衰于元末明初。临川窑遗址在今临川县白浒渡,绵延2公里,专烧青白瓷,亦是民窑性质。南丰窑遗址在今南丰县南的白舍街,有大小窑岭16座。所烧白釉瓷和影青瓷胎质洁白细腻,釉质晶莹润泽,较之吉窑瓷器品质更佳。图7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样O(∩_∩)O哈!拜拜~~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594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