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昌江区吕蒙乡官庄村成为景德镇市唯一一个入围全国个乡村治理示范村的候选名单。
经济反哺民生
民生促进经济
官庄村地处我市西市区城郊结合部,下辖11个村民小组,分布10个自然村,是典型的城中村,呈现着“三多”的特点,即流动人口多、大型市场多、重点项目多。而这也成为了官庄村在经济、民生等方面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重要因素。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元。自双创双修工作开展后,官庄村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省基层党建红旗单位、全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经济是基础,抓好经济发展这个牛鼻子不放松,村庄才能改头换面。”官庄村党总支书记江春根如是说。近年来,官庄村利用区位优势,建设豪德配套仓储。先后注入多万元资金,共建3万平方米豪德仓储,实现了村集体收入跨越式发展,新增固定资产多万元,通过借鉴物业管理模式经验形成一套规范管理机制,仅此一项实现年集体创收万;通过打造官庄农贸市场建设,实现年创收80余万元;采取全民入股参与土方工程的方式,让村民参加新区土方工程建设项目,当年实现入股村民人均分红元,全村村民增收余万元。
经济不断发展,官庄村也将目光转至民生工程建设上,“六项工程”的实施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实打实的生活保障。以“保障工程”为例,官庄村委会每年支出多万元,为年满55周岁女性、年满60周岁男性以及病、弱、残等村民每月发放生活补贴金,其中独生子女家庭和“二女户”可提前五年享受补贴金;“奖励工程”中,官庄村委会对村民子女就读高中学杂费实施补助,每名高中生每学期得到元、元的补助。建立大学生“”奖学金制度、实施国防“”奖励;“育人工程”上,先后投入多万元用于官庄小学一期、二期教学楼以及绿化等设施,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如此,官庄村委会在鼓励村民自主创业、推荐失业人员上岗,对接房屋租赁等事项上起到了沟通桥梁的作用。
环境整治让“城中村”
脱胎换骨
在官庄村华怡新村里,道路平坦,房屋整齐,村民串门聊天时,脸上都露出灿烂的笑容。就在几年前,同一个新村上演的却是一场不和谐的景象:道路坑洼、环境脏乱,居民洗衣服的污水直接流向主干道,晴天扬灰,雨天积水,“干鞋进村,湿鞋回家”的状况时有发生。“没想到有一天,我家门口的环境能变得这么好,高档小区都没这么舒服。”朱双平在华怡新村生活有10多年,他告诉记者,村内居住的多是拆迁户,共有60多户,当时环境十分脏乱,自双创双修工作开展后,华怡新村的环境日渐提升,铺设沥青路面、规划停车位、接通地下水管、整治不文明现象,这都是当地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
在官庄村,许多村民像朱双平一样享受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成果。“原来的路破破烂烂压根没法儿走,现在路面硬化,水泥地都铺到了家门口,很多城里人都羡慕我们村里人的生活。”柴发有是官庄村的村民,也是官庄村第一村民小组的组长,因此他既是村内环境整治工作的参与者,同时也是获益者。近年来,官庄村委会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