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相知,我不懂你
小时候,就爱围绕着爷爷身边转悠,深知爷爷很爱喝茶,喜欢的是茶具,他有一套黝黑黝黑的茶具,每个茶碗碗底上都有一片很好看的叶子。那时候,我懵懂的问爷爷,这叶子真好看,可它怎么长在茶碗里啊?爷爷笑了,摸了摸我的头,告诉我说这是吉州窑赐予它的神奇。我不懂的又去仔细的看它到底是怎么长上去的...
如今爷爷的那套茶具依然还是他最爱的宝贝,我只知是从吉州窑而来,那我便去吉州窑看一看。收拾了行李,便从南昌出发了。
初次相识,我来看你了
吉州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永和镇境内,北距吉安市市约8公里。大约两个半小时,从南昌市到吉安市的火车便带我走入了我不曾了解的吉安。
据了解,隋至宋,吉安称吉州,故名吉安市。地属吉州管辖,故名为“吉州窑”,又称为“永和窑”。
下车一路走来,每走一段就有一个巨大的瓷器摆放在马路两边,各有不同,却都很好看。
初次相遇,带你走进吉州窑
满怀期待,3.6公里的路我的好奇心之下不知不觉的走完了,我到了——吉州窑游览区。
吉州窑是我国古代一座极负盛名的综合性民间窑场,创烧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距今已有年的历史。年,吉州窑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黑釉瓷中木叶天目、剪纸贴花、窑变釉纹等产品更是器走天下,誉满世界,被世界上多个国家列为国宝级文物进行收藏。据《景德镇陶录》记载:“江西窑器,唐在洪州,宋时出吉州”。“先有吉州,后有饶州(景德镇)。”
吉州窑游览区占地面积2.8平方公里,由商贸区(东昌路宋街)、陶瓷文化展示区(包括吉州窑博物馆、文化广场、观演戏台、古村落等)和吉州窑遗址公园(包括陶苑、陶冶坊、清都观、舒翁轩、环秀轩、本觉寺塔、龙窑等)三大主题区域组成,是集文化、旅游、休闲、考古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景区,如今已被评为4A级景区。
吉州窑游览区竟然这么大呢,仔细看完地图我决定先行参观东昌路宋街和陶瓷文化创意村。刚才看到的石碑后面便是游客服务中心,里面还摆放着一些精美的吉州窑瓷器,未见吉州窑,先见吉州窑瓷。从游客中心还可以乘坐电瓶车前往各处游览。不巧的是,我来的时候没有开啊。
永和古镇村大部分房屋已经没有人居住,变成了参观的景点。从永和古镇出来继续前行,路上行人很少,淅淅沥沥的小雨不停,村名大多都三三两两结伴在自家的门前聊着天,似乎是聊着什么有趣的话题。
走了大约米,一个宽阔的门牌坊出现在眼前。上面写着宋街两个大字!宋街到了。
一进入宋街最引人注目的宋街一号酒楼,特别的漂亮。
宋街两侧大都是生活类的商铺,街上不多的游客,雨后的宋街显得很安静。
宋街便民市场,吆喝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好热闹
一下午的时光慢慢度过,走过了永和古镇和宋街,安静,湿润,一点一滴都在融化在我的心里,夜色即将降临,我却无心回城,可以选择在景区附近的农家院住宿也可回城,回城的末班车是六点的,不要错过哦。
第二天一早,推窗目及之处,一片灿烂。我呆呆的愣了两分钟。油菜花已开好,就等你来。
收拾好,吃过简单的早点便奔向了我早已惦记很久的吉州窑博物馆和吉州窑遗址。
吉州窑遗址入口检票处,旁边便是检票处,门票40元。特殊证件有半价或者免费。
吉州窑遗址是整个游览区的核心景区,占地面积约亩。院内分为陶艺展览区、旅游观光区和考古研究区;由考古研究中心、陶冶坊、清都观、舒翁轩、环秀轩、本觉寺塔、本觉寺岭龙窑遗址等景点构成,园内亭台宣泄,小桥流水、绿树成荫,各色建筑小品将吉州窑古陶瓷文化点缀的如诗如画。
一入园,眼前见三岔路口右转参观,这里美的无法形容,宁静而又浑然天成,绿树成荫倒影水中,湖水绿的那么可爱。
过桥而坐,便可在环秀轩亭下欣赏旖旎的风光。
“龙窑”是我国南方烧造瓷器最古老的一种窑形,因起窑身呈长船状,由下自上,坡形砌筑,烧造时似一条火龙而得名。吉州窑的龙窑是在平地上修建,坡度在12度左右,技术复杂,而景德镇的控窑通常建于半山腰。
站在龙窑坡之上看整个吉州窑遗址公园,殊不知这片美丽的地方曾经产出过国宝级的吉州窑瓷器。
讲经台它又名苏黄讲经台。传说苏东坡、黄庭坚这两位大学者、大诗人、书法家曾在这里探讨交流学问,讲经论道,所以后人就在这里建了“苏黄讲经台”。
两路的风景一如那么翠绿的美,继续前行,格外突出的本觉寺塔矗立在遗址公园内。建于宋代本的觉寺塔,斑斑驳驳,显得古朴而挺拔。因塔位于本觉寺旁,故称本觉寺塔。塔始建于唐开元(—年)年间,历史上曾遭损毁,宋代重修后保存至今。塔高25米,八面九层,砖砌,第一至第五层中空,外抹石灰,与古朴的窑包交相辉映。年曾整修过。
本觉寺塔旁的本觉寺龙窑,创烧于唐代晚期,经五代、北宋,鼎盛于南宋,至元末终烧,有1200多年的烧造历史。吉州窑石刻静静地立于旁边,多年的雨水拍打,早已有苔藓长在上面,有一种斑驳复古之感。
开发保存完整的本觉寺龙窑,原来吉州窑这么烧的。吉州窑所产瓷器种类繁多,已发现的瓷形有120余种,其中以黑釉瓷产品著称,其“木叶天目”“剪纸贴花天目”饮誉中外。
周必大,吉州庐陵人(今江西省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
看似普通的山丘,从当地人口里得知,这些山丘山包下面曾经挖出过很多价值连城的瓷器,也有人想要出几个亿购买这里的挖掘权,却被当地政府拒绝了。
遗址参观完,接下来就去了吉州窑博物馆。
注: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