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中国年浓浓遂宁味”
年遂宁市新春文化互动展演活动
正在火热进行中!
小编带你新春看国宝
云上遂宁年
今年为大家解读国宝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瓷刻划缠枝花卉纹梅瓶
↓↓↓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瓷刻划缠枝花卉纹梅瓶
03:2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尤其在宋代,每到春节,“不论贫富,游玩琳宫梵宇,竟日不绝。家家饮宴,笑语喧哗”。新年的团聚与狂欢,自然少不了美酒佳肴的助兴。觥筹交错间,精美的酒器也增添了一份节日的仪式感。金鱼村窖藏出土的酒器中体型最大的当属南宋景德镇窑青白瓷刻划缠枝花卉纹梅瓶,高达41厘米,由盖、瓶两部分组成,小口、短颈、丰肩、瓶体修长、造型挺拔秀丽,如少女般优美。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瓷刻划缠枝花卉纹梅瓶产自于南宋时期的江西景德镇,景德镇窑始烧于五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这里的制瓷业从未间断,到宋代以景德镇青白瓷为代表的瓷窑体系已成为了全国八大窑系之一。以釉色纯正,纹饰精美而闻名于世。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瓷刻划缠枝花卉纹梅瓶从肩部到足部满饰刻划花纹,主题纹饰为缠枝牡丹与莲花,缠枝牡丹位于上腹部,莲花位于下腹部,纹饰采用剔刻的方式描绘,花叶枝条皆略凸起,刻工精细,枝叶卷曲而富有弹性。纹饰密而不繁缛,空白处填充箅划花纹,使整个画面层次分明。刻花与划花是景德镇瓷器常用的两大装饰手法,在我们眼前的这对缠枝花卉纹梅瓶都使用了刻花与划花相结合的装饰手法。
除了纹饰,它们的釉色也别具一格,釉层光洁,釉色青白,积釉处淡青温润,体现了景德镇青白瓷如冰似玉、典雅秀美的特点。南宋景德镇窑青白瓷刻划缠枝花卉纹梅瓶造型端庄、釉色晶莹、纹饰清晰、体量硕大、保存完好,无论在出土瓷器还是国内外传世品中都属罕见。
说到梅瓶,人们意识中首先会认为是插花用的花器,其实不然,这种器型最早烧于唐代,在唐宋时,它并不叫梅瓶,而是被称为“经瓶”,“经瓶”名字的由来跟宋代皇家的经筵制度有关,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经筵制度”是指古代皇帝作为中国的最高统治者。无论小时候受过多好的教育,长大后还是要继续虚心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由经筵官为皇帝讲论经史。这就是经筵制度。当时“讲经”也称为“讲筵”,待结束后,作为学生的皇帝要款待自己的老师,即招待老师喝酒,当时的酒就装在这样的瓶子里,因此称之为经瓶。
随着时间的推进,部分用于盛酒的带盖经瓶逐渐演变成为插花的无盖梅瓶,具有了陈设装饰的功能,近代学者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就有写到因其“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曰梅瓶”。
“牛”在遂宁过个文化年
后面小编还会带来更多的文化“大餐”
不容错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