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举行再鉴御瓷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明

7月12日,遂宁市博物馆联合景德镇御窑博物馆举办“再鉴御瓷——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明代瓷器展(-)”,通过件展品,对这些“残次品”再鉴赏、再认识,再窥明代御窑的辉煌。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9日,免费向观众开放。

编辑

展览现场

活动现场,遂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遂宁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魏毅宣布此次展览在四川宋瓷博物馆一楼大厅盛大开幕。

遂宁市文物保护所三级调研员、四川宋瓷博物馆馆长何瀛中指出,盛邀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在这里举办《再鉴御瓷—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明代瓷器展》。这是景德镇御窑瓷器在西南地区的首次千里畅游之旅,也是景德镇与遂宁两座城市“以瓷为媒”、文明交流互鉴的文化之旅。

编辑

开幕现场

何瀛中表示,本次景德镇御窑出土明代瓷器展在宋瓷博物馆举办,可谓相得益彰。展览既是景瓷与宋瓷的一次碰撞与对话,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次礼赞与致敬。同时,希望此次展览成为一个的新契机,使东南景德镇和西南遂宁两座城市连接更为紧密,使两地的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更为频繁,进而促进经济、文化的全方位交流发展。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党支部书记邹媛女士表示,此次展览,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瓷器首次在西南地区展出,双方的工作人员对于展览的细节进行了反复研讨,力求运用这些古代瓷器讲好属于当代的“陶瓷故事”。遥想当年,宋代景德镇所产青白瓷辗转来到了天府之国。展望今时,两地再续“瓷缘”,一定能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文化交流互鉴之花,共同汲取不断前行的力量。

编辑

听取介绍

据了解,明清两朝,近六百年来,至精至美的瓷器多出于景德镇,特别是景德镇御窑瓷器,长期代表了中国乃至世界制瓷的最高水平。洪武二年(年)明廷在景德镇设陶厂(后更名为“御器厂”,清初改为“御窑厂”),开始了专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的历史。由于这层皇家背景,全国能工巧匠荟聚于此,以高标准、严要求,不惜工本,不断创新,源源不断地为宫廷烧制了大量品类丰富、至精至美的瓷器,这些瓷器主要被用作皇家的日常饮食、陈设赏玩、祭祀与赏赐。而烧制所产生的残次品和遴选后的贡余品则被砸碎、掩埋在御厂之内,长期不为世人所知。

编辑

在明代晚期之前,御窑实行了严格的拣选制度,大量的落选品、试制品、贡余品被砸碎、掩埋于御厂之内。这些碎瓷片随着朝代的更替而形成了层次清晰的堆积,年代可靠、品类丰富,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艺术研究价值,是御窑瓷器最权威的断代标尺。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对景德镇御窑遗址进行了多次的正式考古发掘以及抢救性发掘,出土的明清御窑瓷片数以吨计。经过考古人员的整理、拼对、修复,一大批明代御窑瓷器得以“重见天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563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