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三国演义》里的经典卷首语。而这句话也像真理一般,道尽了古代王朝的兴衰更替。
那些泯灭在几千年时光里的朝代,距离我们太过遥远。幸运的是我们可以从历史文献中对过往窥探一二。长久以来,很多人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代的王朝会不断的更替?答案很多,腐败、庸主、强敌、权臣、宦官……可是在这些原因背后都有一个最根本的、历朝历代都出现的问题——赋税的不断增加。
那么问题来了,赋税是如何一步步增加到压垮一个朝代的呢?
历朝历代开国之初都会宣称“轻徭薄赋”,可见君主们是十分清楚称重赋税所带来之后果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还是会走上这条不归路。这其中又有什么秘密?
在诉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区分清“名义赋税”和“真实赋税”。实际上,在历史上很多王朝的赋税都是很少的,尤其是汉和明。汉朝的三十税一在当时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特别低的,只不过最后税率发展到了50%。明朝的时候,税率也是三十税一,中后期的时候实际税率已经是名义税率的十几倍。试问,一个寻常人家辛苦一年的成果一半就要上税,百姓能不破产吗?何况还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
接下来,小官就一一解开实际税率增加背后的原因:
第一,财政供养的官员数不断增加
任何时期的任何国家或者组织,在建立的时候人员都是特别精简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要想维持好内部良好的运转,就要不断完善部门,不断细化工作。所以人数的增加是合情合理、无可避免的。而在古代,每个王朝的官员增加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想更好的掌控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说白了就是抓权。
古代官员数量成长到成为财政的负担,最根本的原因是无节制无约束,超过了实际需求。
唐代刚开始的时候京城的官员只有人,到了唐玄宗时期京官人数到了人,外官居然到了人。
宋朝开国后所有官员约人,景德年间打到了人,皇祐年间成了人。到了南宋,明明朝廷拥有的国土面积缩水了一半,官员数却达到了之多。
明朝初期,文官人,武将人,到了武宗正德年间,文官人,武将0余人。
而上面的这些统计只是官员数量,还不包括吏。清朝道光年间,一个县的实际衙役基本都是规定配比的倍。这庞大的官吏群体中有多少是必须的?又有多少是干吃饭的呢?
第二,官僚系统的形成与扩张
官吏人数在不断扩张的同时,就会衍生出一些谋权夺利的官僚集团。对于那些原本就存在的大官僚,这无疑又是一次对外扩张的机会。除此之外,在官僚集团形成夸张之路上还有一个推手——皇帝。
王朝成立之后,往往都有一个较为和谐的发展阶段,如大汉的文景之治。正是在这样一个平稳发展中,经济不断复苏,人口慢慢增加,社会生活也开始丰富起来。对于这一现象,皇帝可不会像现在一样放任民间自我阻止管理,而是成立机构增加人数来管理。而管着管着又出现问题,那就接着成立机构接着增加人手。长此以往,繁重的体系就成了朝廷的负担。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官僚正好乘机培植势力、安插人手,这无疑是为官僚集团的发展安上了一对翅膀。所以,沉重赋税的另一个点就来了。
官僚集团成了除为君者之外的另一个“收税者”。
皇帝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社会的各个方面,就不得不出让部分利益,对官僚集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这些官僚集团实现不断利益增加的方式就是变相地对百姓收取各种租金。同时依附于官僚集团的官吏也在不断增加,而人数增加的同时又意味着租金赋税的增加。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也浮现了出来。
腐败,官僚集团彼此之间互有默契的腐败。
这个时候皇权和官权都成长成了百姓的“吸血鬼”。皇帝可以名正言顺的通过赋税来达到自己的利益,毕竟至高无上的权力在那儿摆着。而官僚想要维持自己的利益能够持续,就会彼此之间合作收割百姓,或者默认下面一些官吏“土皇帝”式的地方管制。所以到了每个王朝的中后期,腐败的发展几乎无可遏制。腐败使税收大量的流逝,发展到极端的时候。能到达中央的税收只有5%,也就是说95%的税收都被各级官吏贪腐掉了。
第三,赋税供养闲人越来越多
古时候不比如今,天下赋税不一定都是用在国家发展上。这其中有一大批闲人在享受这“从天而降”的富贵。这些“闲人”具体指哪些人呢?皇族。
大明朝年,山西巡抚向皇帝上奏,报告了一个消息:守封居住在山西庆成王,截止这一年的八月一共生育子女94人。而庆成王的这一壮举刷新了当时皇族生育的几率。几年之后,世袭他王位的后代再一次刷新了记录,这位王爷光儿子就有余人。而发生在这位王爷身上的事情只是明朝皇族的一个缩影。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大明皇族人口增长这么快?制度,朱元璋制定的制度。朱元璋规定,皇族不得从事任何职业,只需要国家养着享福就可以。而皇族所领取的俸禄是按照人口数发放的。所以为了利益,各个王爷都拼命生孩子,越能生越有钱啊。可是这些闲人所领取的俸禄都是从赋税财政中抽取的,这些钱财的支出,到最后还不都是算在老百姓身上?
总结:
古代赋税收入的去向大致都流向了两个方面,一是以皇帝为代表的皇族手中,而是日益发展起来的官僚集团手中。而这些财政供养对象随着时间推移,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但是承担赋税的基层百姓却始终都是那些,所以要想满足皇族与官僚的利益,百姓就会被无限度的索取。用经济学的说法就是,收入没有增加,支出永远在变大,这就是一种放大版的“过度消费”。
而造成这一切的源头就是中央集权制度强悍的汲取能力。这种一手抓全局管的制度,可以说把全国牢牢抓在了手里。不过古代皇权在拥有这种汲取能力的同时,却不对权力和欲望加以约束。所以,最后无不都落得个败亡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