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陶瓷之乡,也是诗词之乡。陶瓷与诗词一样讲究细腻之美,诗和瓷的灵感之作,是用料、手法、火候都恰到好处,仿佛无意之间,却又浑然天成。在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诗词和陶瓷也逐渐融合在一起,一个又一个灵动的诗人词人用细腻的文字永颂陶瓷之美。
清代一位名龚轼的人就写了一部陶瓷诗史——《景德镇陶歌》,从原料、成型、烧成、上釉、彩绘等各个工艺环节以诗的形式描绘出来。这部诗集虽是记述景德镇窑业的,但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艺术、民俗、历史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这首诗写的是有“瓷国明珠”之誉的青花瓷,青白相间、一火烧成、制作之精可谓玄妙至极。青花瓷的制作工艺起源于唐宋,成熟于元代,至明清时期已经成为瓷器的主流,甚至连欧洲也以拥有青花瓷来显示自己的富有。据说15世纪的萨克森国王,用4队近卫军向邻国君主换取12个青花瓷瓶,来取悦新的王后。
在山石骨出山泥。水碓舂成自上溪。要是高庄称好不。不船连载任分携。
这首诗说的是原料来源,原来瓷土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见的那种土,而是取石炼制而成的,这首诗的小注中写道:“所谓取土皆采石制炼”。据资料显示瓷土是由云母和长石变质,其中的钠、钾、钙、铁等流失,加上水变化而成的。世界著名的瓷都——景德镇,便有丰富的瓷土资源,想来这也是景德镇陶瓷文化发展良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部诗集也提到了景德镇的制陶历史:“江南雄镇记陶阳。绝妙花瓷动四方。廿里长街半窑户。赢他随路唤都昌。离镇五里观音阁下。”诗后注曰:离镇五里观音阁下有江南雄镇,坊窑业多都昌县人。
这部关于陶瓷文化的诗集及其每首诗后面的注释,都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就像一副副画卷将景德镇乃至整个陶瓷业的历史慢慢展开,而作者本身也有极高的文学造诣,对于喜爱诗词、喜爱陶瓷文化的人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一部典籍。
有人说陶瓷与诗词有相通之处,诗词讲究形、音、意的完整统一,而陶瓷则需要形态、花纹、色彩的完美结合,只有炼成“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才是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