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窑文化,窑火千年,传承有序,首推景德。究其内在原因,在于水:宜陶。景德镇的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产一方器。天、地、木、水、人、史。独厚、得地独厚、得人独厚。具体说,有六条:
一说天:这里的天,指纬度、温度、湿度、气候、光照和降雨量等。景德镇地处东经.15,北纬29.10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均气温17℃左右,跟岭南比,不算太热;跟塞北比,不算太冷。可以说是不冷不热,而且温差变化小,所以烧瓷器的坯胎不容易胀缩。年均降水量约为毫米,总量适中,且很少有梅雨季节,坯胎不易因潮湿变形。
二说地:烧造精美瓷器,需要优质瓷土。景德镇具有得地独厚的条件,不仅地理区位距元、明、清都城不算太远,也不太偏僻,而且拥有瓷石和瓷土——高岭土。所谓高岭土,指在高岭村发现的瓷土。挖出来的高岭土是雪白的,后来被世界公认是烧造瓷器最好的原材料。在景德镇周围群山中,除瓷石和高岭土外,还蕴藏其他陶瓷原料40余种,不仅种类众多,而且储量丰富。
三说木:景德镇地域森林繁茂,数量多,更生快。景德锁烧道资器主要用马尾松和杂柴。中原缺少山林,多用煤烧瓷器。用松柴烧窑,火焰更旺,温度更高,可达℃。其马尾松油脂多、火焰长、燃点高、耐久燃,数量大。宋代诗人苏轼就有“夜烧松明火,照室红龙驾”的诗句。景德镇的窑柴,就是将松树砍伐后,锯成七八寸长的木段,再劈开成块,阴晾干燥,以备烧用。此外,窑场和坯房、料桶和料板、桌案和堆架,也都需要大量木材。松木、杉木、杂木、灌木等,正是景德镇窑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说水:景德镇,土既宜瓷,水亦宜瓷。水成为景德镇瓷器生产、贸易、运输的生命线。景德镇濒临一条江,叫昌江。昌江是景德镇的母亲河,因镇在昌江以南,古称昌南镇。昌江发源于安徽祁门,穿过景德镇,西南流经二百里,合乐安江,汇鄱江(饶江),人鄱阳湖,连通长江。景德镇还有南河环绕于东南,西河贯穿于西面,形成三水环城之势。其水作用有三:
第一,瓷石粉碎用水。景德镇的河流有一个作为动力的特殊作用。古代制瓷矿石靠人工粉碎,所耗人力甚多。景德镇瓷工充分利用天然水流落差作动力,在一些支流上安装起水轮车和水碓,用以粉碎瓷石。这种水轮车,大的最多装水碓十六支,小的最少装水碓四支。每当春夏水发,车轮旋转,水碓翻腾,数里相接,响声隆隆,真是“重重水碓夹江开,未雨殷传数里雷”。这种粉碎瓷石加工制瓷原料的方式,省人、省事、省时、省钱,显示出中国古代科技的神奇。
第二,瓷土淘洗用水。“造瓷首需泥土,淘练尤在精纯。”景德镇烧造瓷器,澄清瓷土,泥料淘洗,制造瓷胎,用水量大。烧瓷炼灰,调配色釉,也要用水。昌江下游,河水平缓,河床稳定,水量充沛,泥沙甚微,水质优良,制瓷需水,最为合用。
第三,瓷器运输用水。-个地方的产品,运不出去,便是“死物”。瓷器运输,行于九州,远达外洋,更要水运。现代有句话:要想富。先修路。在古代,要想富,通水路。大小河流提供了水上运输的便利。旱路运瓷,容易磅损。志书《陶政》记载:“查明初陶厂皆自水运达京。“这是御瓷的运输。民间用瓷,则因木船载量大、较安全、运费低,所以更是靠水运。昌江之上,运输繁忙,渡口码头,热闹非常。古人作歌,记其盛况:坯房挑得白釉去,匣厂装将黄土来。上下纷争中渡口,柴船才拢槎船开。
五说人:人,在这里有两个意思:
一是江西人文条件好,历史上名人荟萃,如欧阳修、苏东坡、王安石、曾巩、朱熹、黄庭坚、米芾、文天祥、马端临、洪迈、汤显祖等,或出生江西,或旅寓江西,为景德镇提供了丰厚的文化积淀。
二是制瓷工匠数量多,不是一两位优秀的工匠,也不是一个门类的工匠,当地云集众多心灵手巧、技艺纯熟的工匠和技师,形成了包括各个门类、各个工种的产业体系。当时景德镇有句俗语:“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意思是来自江南塞北、四面八方的工匠会聚在景德镇,他们制成的瓷器遍及天下。
六说史:景德镇陶瓷,历史久远,窑场众多。在今景德镇乐平市乐安江畔的接渡镇南窑村,年曾发现唐中晚期南窑龙窑遗址,后进行考古发掘,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座龙窑长达米,是至今发现最大的龙窑遗址。出土资器有:青釉瓷碗、青釉瓷罐、青釉双系瓷罐、青釉执壶,以及酱袖腰鼓等。景德镇窑山也曾发现唐代龙窑遗址。这些重大发现与柳宗元为饶州刺史元崔所作《代人进瓷器状》文中所载“饶州尝贡瓷器”相印证,‘说明在唐中晚期,景德镇烧造的青釉瓷器已进贡唐朝宫廷。在景德镇静坑,曾发现宋窑遗址。还有,宋人蒋祈的《陶记》记载景德镇陶瓷,为诸窑口所独见,该书虽只有个字,却是第-部陶瓷制作的经典性文献。
从天、地、木、水、人、史六个方面来说,景德镇具备了瓷器生产的自然与人文的全面元素。景德镇窑火,历经唐、宋、元、明、清,其特点有三:--是,千年窑火,至今兴旺,烧造不断;二是,奉旨董造,献纳宫廷,进贡不断;三是,技艺求精,世代传承,出新不断。因此,景德镇被赞为“瓷都”,饮誉中外,实至名归。
素材来源:《御窑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