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年),康熙御窑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它继承了明代景德镇瓷业的优良传统,无论从胎质、釉彩,还是造型、纹饰等方面都追求精益求精,釉面光滑细腻,胎土淘练精细,胎釉结合好,器形多样而雄浑,整体表现出了规矩、挺拔、大气和豪放的特色。
清代康熙御窑瓷器代表了清代陶瓷生产极致工巧之技的特点,华贵绚烂,匠心独韵。五彩、釉下彩、青花釉、珐琅彩、粉彩、颜色釉、斗彩争相并映。康乾盛世,器物无一不昭显着帝国的物富民丰,工巧技艺精湛,繁华绚丽的盛世风华。
01、幽靓脱俗的青花
青花瓷器选用上等的浙料绘画,胎质坚硬细腻,釉面光亮莹润,色泽青翠艳丽;以分水法绘彩,仅用一种青料,便可充分描绘出景物的阴阳相背、远近疏密,使画面富有立体感;青花所呈现的多色阶,层次分明,如同五彩般缤纷多姿,有“青花五彩”的美称,被誉为清代青花瓷器之冠。这是一次技术上的革新,在青花器制作史上应被列为重要的一页。
LOT清康熙青花八仙祝寿纹盘
尺寸:口径15cm
拍品撇口,浅弧壁,圈足。形制小巧,釉面光洁,胎体坚实,翠青的青花发色尽显幽靓素雅之美感。盘心双圈内绘寿星老坐于松荫之下,梅花鹿卧于其侧,神情安逸,寿星背后又立一童子,童子手执寿星拐杖,拐杖顶端挂一葫芦。外壁则绘青花八仙人物,青花色泽明快,人物特征鲜明生动,绘画精细。盘底落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八仙祝寿为清代官窑瓷器的传统装饰题材,盘类常见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的青花釉里红抑或是青花加紫品种,而康熙朝的青花八仙祝寿纹盘则寥若辰星,本品即为其中一例。
LOT清康熙青花滕王阁序山水诗文笔筒
款识:“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尺寸:高14.2cm.;口径17.7cm.
明仇英临宋人画册之滕王阁
本品直口,筒腹,平底,通体施白釉,釉面光洁莹润。笔筒外壁一周,以青花绘滕王阁图及录《滕王阁序》全文,整体布局章法得体,字体工整,笔法精细。外底心青花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为康熙时期典型的文房佳器。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赣江东岸,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阁序》而在三者中最早天下扬名,被誉为“三大名楼”之首。康熙一朝注重文治,科举大兴,随着文人群体的不断壮大,与读书相关的优质瓷质文房用具日趋流行,其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誊录古代名篇诗赋的瓷质笔筒。如清末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曾称赞道“书长篇成文者,如《赤壁赋》、《圣主得贤臣颂》……皆全篇录齐,笔法出人虞、褚,均康窑之铮铮者”。而本品即为此属。
康熙朝笔筒,既是文人案头陈设,也是映射文人精神世界的载体。本品造型端庄敦实,通篇以小楷尽录《滕王阁序》全文,序文书写隽秀,辞赋引人入胜,颇具文气,不失为一件颇具欣赏、研究和收藏价值的熙朝文房雅玩。
02、大美至简的颜色釉瓷
颜色釉,又称单色釉。康熙御窑的陶瓷工匠熟练地掌握了不同金属氧化物在不同温度和不同烧成气氛下的变化规律,烧造出色彩缤纷的各种颜色釉器物,并以其多样而富于变化的色彩及丰富的表现力而闻名于世。
按烧成温度的不同,颜色釉瓷器一般分为高温釉和低温釉两种。康熙颜色釉瓷器品种丰富,标志着清代制瓷工艺的精进。不论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高温铜红釉中的豇豆红、祭红、郎窑红釉,或是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天青、冬青、粉青釉,还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的天蓝釉,以及低温黄釉、绿釉等,都达到了釉色纯正、色调稳定的水准,或晶莹明丽、或莹润含蓄。
LOT清康熙霁红釉盘
尺寸:口径19.5cm
拍品敞口,弧壁,平底,圈足。造型规整,盘形周正,胎体坚硬细密,形制优美。器内外壁皆施霁红釉,口沿留有一线“灯草口”,釉色深沉匀净,红釉泛黑红,釉质光亮,釉面莹润。器底施白釉,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霁红釉瓷器始创于明永乐、宣德年间,为景德镇所创制,皇室多以其为祭祀郊坛之祭器。古代配制霁红釉料时往往将黄金、珊瑚、玛瑙、玉石等珍贵之物碾成粉末掺入其中,不惜工本。由于霁红釉的生产气氛不易控制,成品率也相对很低,因此更为名贵,当时即有“千窑一器,万里挑一”之美誉,声誉远在元明诸多红釉之上。明中晚期霁红釉器曾一度失传,至清代才恢复烧造。
03、缤纷灿烂的彩瓷
彩瓷,即带有彩绘装饰的瓷器,包括釉上彩、釉下彩以及釉上和釉下相结合的斗彩。此部分主要介绍釉上彩及斗彩。釉上彩,顾名思义,彩在釉之上,即在已经烧成的瓷器的釉面上用各种彩料进行描绘,然后再入彩炉低温烘烤而成的彩色品种。清代釉上彩瓷和斗彩瓷在明代工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和创新。
康熙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了大批精美的彩瓷,既有延续明代传统的品种,如五彩、素三彩、斗彩等,也有新创烧的品种,如粉彩、珐琅彩。康熙朝彩瓷以浓烈、明快而富于节奏的色彩给人以很大的冲击力,呈现出极强的时代感和浓郁的时代审美风尚。
LOT清康熙斗彩云龙戏珠纹盘
尺寸:口径21.5cm
清康熙斗彩龙凤纹盘(湖北省博物馆藏)
此对拍品器形规整,端庄大气。通体以斗彩装饰,盘心青花双圈内饰正面立龙,敷浓妍绿彩,瞠目伸掌,如横空出世。四周填以五彩祥云,作光芒万丈状,更显雍容华贵。龙舞九天,气势非凡,有清一代唯见康熙一朝龙纹最得其神韵,后世清宫御瓷再难出其右。盘外壁以斗彩绘龙凤纹,祥云密布,缭绕如烟。行龙赶珠穿行,瞠目张吻,须发飘逸,躯干遒劲有力,五爪锋利如轮,龙鳞排布细密有序,一丝不乱,周身火焰灼灼,风驰电掣,凛凛威仪,令人敬畏。另一侧凤凰傲然穿行,翎毛整齐细密,尾羽为清代结合明代羽翼尾与绶带尾两大优点创意而出,婉转婀娜,繁复华丽。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体态优美。凤尾迤逦,气势威仪,神采飞扬,神姿凛然,令人目眩心折。外底心青花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字体秀逸,是为康熙晚期御窑标准款识。
本品龙凤皆绘制精细,鬃发翎羽刻画细腻,凤鸟展翅,羽冠秀逸,苍龙威猛,五爪刚劲。龙凤姿态凶猛优美,对比强烈,和美得谐,构成“龙凤呈祥”之吉寓,喜庆吉祥,装饰效果极强。南京博物院藏有装饰纹样相同的黄地斗彩者,可资对比。
LOT清康熙斗彩海水游龙一统江山纹盘
尺寸:口径20.7cm
清康熙斗彩海水龙纹盘(上海文物商店藏)
拍品撇口,弧壁,平底,圈足。底釉平整光润。盘内主题为一红彩五爪行龙,昂首飞腾,神情威猛,追逐红彩火球。旁衬以红彩火云纹。盘中有一层青花钩描的祥云纹,云纹下为斗彩海水礁石纹,内填以绿、黄、赭等彩渲染。外壁则以青花绘祥云纹,云层中三条红彩五爪龙昂首顾盼。盘内外的龙纹均以黑彩点睛,炯炯有神。图案整体构思新颖,云龙纹布局不落俗套,绘画工细,气势宏大,颇显康熙盛世气象。上海文物商店旧藏有相同器物,构图、纹饰等完全相同。此类康熙朝制斗彩一统江山龙纹多见于碗,而绘于盘上者,传世甚少。
LOT清康熙青花地黄彩云龙戏珠纹盘
尺寸:口径25.5cm
清康熙蓝地黄彩云龙纹盘(广东省博物馆藏)
青花黄彩工艺肇始于明初宣德窑,因青花与黄彩呈色温度不同,所以此类器需采用二次烧造工艺制作,流程繁琐复杂,为御窑之高档品种。
此式纹饰之盘为清代宫廷岁例用瓷,为康熙一朝所首创,后世皆循例烧造。清代宫廷在龙纹的使用上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据《国朝宫史》卷十七“经费——铺宫”记载,内廷对瓷器的使用有明确规定,皇太后、皇后用里外黄釉瓷;皇贵妃用黄釉白里器;贵妃、妃用黄地绿龙器;嫔用蓝地黄龙器;贵人用绿地紫龙器;常在用五彩红龙器。由此可知,本件拍品为嫔所用。其内外壁主题纹饰均为青花地黄彩赶珠龙二条,盘心为弓字型云龙纹,龙纹生动,气夺千里。青花艳丽明快,黄彩娇嫩鲜亮,典雅精致,胎釉俱佳,青花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笔道峭劲,官窑法度尽显。
LOT清康熙斗彩内双龙戏珠外云鹤纹盘
尺寸:口径14.5cm
拍品敞口,浅腹,圈足。盘心以斗彩绘双龙赶珠,蟠龙瞠目张吻,须发飘逸,躯干遒劲有力,五爪锋利如轮,龙鳞排布细密有序,一丝不乱,周身火焰灼灼,风驰电掣,凛凛威仪,令人敬畏。且一龙由青花绘饰仅须发点彩,另一龙则粉彩装饰,两者交映,釉上釉下相映成趣,外壁绘仙鹤祥云,仙鹤翎毛整齐细密,婉转婀娜,翙翙其羽,体态优美。龙鹤两者姿态凶猛优美,对比强烈,和美得谐。主要纹饰以青花勾勒,内填红、黄、绿、赭、等各种色彩,笔触纤细,填彩准确。青花发色明艳,填彩异彩纷呈,设色饱满,妍丽缤纷,深得斗彩技法之意趣。
清代是斗彩瓷器的高度发展时期,有继承有创新,同时各自风格不尽相同。无论在造型,纹饰、色彩等方面都有突破性的成就。清康熙上承成化釉上彩色,又新增橘红、赭石、翠绿、蓝彩和黑彩。使釉上彩越加丰美瑰丽,胎釉精良,纹饰繁密,填彩工致,各色交相辉映,明快妍丽,极为难得,衬以洁白温润的釉面,更觉妩媚动人,盛世工匠极高的制艺技术尽展无遗。
LOT清康熙青花五彩在川知乐图盘
款识:“在川知乐”四字双行楷书款
尺寸:口径20cm
清康熙五彩鱼藻纹盘(北京故宫旧藏)
拍品口沿外撇,浅弧腹,圈足。白釉莹润,青花淡雅,各彩浓艳。该盘外壁、内壁均绘五组水草,浮萍之间五尾游鱼呈追逐之势,水草浮萍漂浮摇曳,衬托出“水”的动感,鱼儿以红彩勾腮描鳞,淡红色染鱼,黑彩点睛,体态肥腴,游姿各异,描绘精细逼真,寓意富贵有余。盘心一尾鲤鱼由水中一跃而起,富具动感,另一尾则悠然自得,游弋于荷莲之间。底部青花书“在川知乐”四字双行楷书款。
青花五彩鱼藻纹流行于嘉靖时期,亦为嘉靖官窑瓷器极为重要的品种之一。其色彩秾艳热烈,填笔简朴自然,可谓盛极一时,后世官窑多有模仿。此鱼藻纹盘为康熙官窑仿明嘉靖五彩之佳作,采用平涂勾勒技法,描绘鲤、鲇、鳜、鲫四鱼肆意游于莲池之中。线条工整中见流畅,色彩深浅浓淡相宜,游鱼姿态生动写实,率性可爱,独得天然之趣。鱼藻纹为一种典型的瓷器纹饰。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象征意义,鱼是道教吉祥物,象征自由自在。并且,“鱼”与“余”同音,是“富贵有余”、“连年有余”的意思。类似作品有属“在川知乐”款识者,典出《庄子·秋水》篇,盘中所绘“倏鱼出游从容”,肆行于水草之间,令人体会到鱼之趣与鱼之乐。
五彩是由红、黄、绿、蓝、紫、黑等色绘画组成,其意是色彩繁多,并非局限于五种色彩,五彩源于明宣德时的青花加彩,大体经过了青花单彩、青花双彩、青花五彩三个发展阶段,至嘉靖朝,青花五彩于一朝间从面貌到韵味都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变化。一取典雅,以极淡雅之青花为主,矾红色的游鱼并不刻意夸张;一取浓艳,青花发色浓艳并加添绿、黄、红釉之诸般水藻纹。至康熙朝有所谓“新窑仿旧窑”之说,足见明末清初世人对嘉靖官窑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