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以“十全老人”自称,如此全面发展,样样要强的乾隆皇帝在官窑瓷器上,也是要求极为苛刻,不仅要求督陶官严谨把关,还要督陶官烧制出“新式样”,才能满足他“十全”的高要求。正因如此乾隆时期的官窑瓷器釉水漂亮、彩绘精致、造型规整大气,在高要求的“老板”手下干活,必然是不容易的,当时的督陶官唐英就曾经因为自己身兼多职未能进贡“新式样”瓷器而遭到乾隆皇帝的谴责,并罚他此次呈进瓷器之钱粮不准报销。(见《乾隆记事》)
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唐英像
乾隆时期的瓷器,烧制技术很成熟,各式样的瓷器都能烧制,可以说是不惜成本开窑制瓷。本文主要讲两件极具代表性的“无款官窑”瓷器,见lot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大尊、lot清乾隆墨地三彩青花矾红四开光瑞兽纹大贯耳瓶,这两件从釉水、胎土、造型等各方面看应是唐英在位时期所烧制的。
广东崇正秋拍lot
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大尊
H:73.5cm
RMB:,-,
此尊体量硕大,气势滂湃,幽蓝青花观之端庄静穆,且不失乾隆仿古的厚重之感。大件器皿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烧制工艺成熟。致密的胎土、器壁厚度适宜、拉胚的熟练、接胎技术、专门烧制大件瓷器的窑、火候的控制等等,这些都是烧制大件瓷器不可缺少的因素,稍不谨慎便会烧裂或者坍塌,所以素有大器难成全品之说,十窑成功者仅有几件。在清代宫廷建筑、贵族家庭、寺庙等陈设中,体量硕大的瓷器是必不可少的,他是富贵、身份地位的象征。又由于烧制难度的限制,唯有景德镇御窑厂烧制,是无款官窑的代表之一。
此件大尊高达73.5厘米,闻名遐迩的康熙万寿尊亦是77厘米高,底部无款识,在等级森严的清宫,烧制大件瓷器的数量、使用人的身份等级都是有严谨的规定,他的稀有度可与洋彩瓷器相媲美。已知的乾隆瓷母高度是86厘米,唐英青花花觚高度是63.5厘米,这些大体量的瓷器皆是制作精美意义非凡,其成本极高,某种程度说明乾隆无款官窑的大体量瓷器的珍惜度。
大件瓷器的档次还与瓷器的完整性有关,比如造型是否规整、釉水肥厚程度、是否有窑灰等等,本品的稀有性表现在釉水光泽肥肉润,胎体细腻,无窑灰,青花发色幽蓝略有晕散重影现象,这种带有晕散现象的多是雍正、乾隆早期唐英仿宣德青花有的特征,乾隆后期很少见青花晕散现象。
(局部图)
另一件lot清中期墨地三彩青花矾红四开光瑞兽纹大贯耳瓶,她将“十全老人”的“十全十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既有墨地三彩、又有矾红、青花、粉彩、斗彩、釉里红等多种彩色聚集于一身。这件瓷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瓷母”,都是将百般武艺集于一身,“母仪天下”,华丽得展现自己,是乾隆时期的特有产物。这件瓷器正符合乾隆曾经要求唐英的“创新”。
广东崇正秋拍lot
清中期墨地三彩青花矾红四开光瑞兽纹大贯耳瓶
H:57cm
参阅:《清代瓷器鉴赏》,上海科技大学出版,年。
RMB:,-,
参阅:《清代瓷器鉴赏》,上海科技大学出版
此瓶工艺复杂,存世稀少,据藏友回忆曾在上海文物店门市见过一只与本品类似但品相不完整的,另有一只见上海科技大学出版的《清代瓷器鉴赏》中提到的一件亦与本品造型一致,年代定为清乾隆时期,但画功不如本品精致,书中的那件填色较为浓艳而生硬,而本拍品则是料彩清透,浓艳恰当,为乾隆本朝的料彩。
我们所能知道的彩瓷技术在本品上都能展示,它既是墨地素三彩、又有青花,还有粉彩、斗彩、釉里红等,与此瓶如此繁复工艺相媲美的,唯有故宫博物院藏“瓷母”,两者都是清乾隆时期展示国力强盛,制瓷工艺水平极高的典型范例。外壁以墨地素三彩、青花、釉里红、粉彩、矾红绘制,是极少见的清代中期创新素三彩,在传统素三彩之上锦上添花,它较粉彩更素净,又比传统的更具有装饰性,此种创新出现在清乾隆时期。其工艺繁复,既有釉下青花、釉里红,又有釉上黑地三彩、矾红彩,需要入窑复烧一次方能制成,且此件器皿本身体量较大,属于容易开裂出现窑封的瓷器,但本品品相完好,可见胎体、制胚、绘制、入窑烧制环环相扣,每一环节都谨慎小心,是清代高水准制瓷工艺的代表之作。
(局部图)
此瓷器纹饰繁密铺陈,多达15个装饰带,装饰效果很强,是很好的陈设器。尤其腹部开光内的瑞兽绘制得甚是精彩,青花绘制虎、大象、麒麟、梅花鹿,颈部开光内则绘有羊、马,其山石用长披毛皴,绘制爽利潇洒。很典型的乾隆时期的青花绘制方式。每个动物身上的花纹饰粉彩略微装饰,山石树木则用不同的斗彩、矾红、釉里红等等表现。(如上图所示)
广东崇正秋拍lot
清雍正红釉高足碗
H:11.5cm;D:19cm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来源:美国花雨楼旧藏,购于早年拍卖行雨花楼专题。
RMB:,-,
来源:美国花雨楼旧藏,购于早年拍卖行雨花楼专题
“花雨楼”是20世纪初,位于美国西海岸的藏家斋号,历经两代人,建立了丰厚的藏品,包括中国瓷器、欧洲绘画、佛教艺术、古董家具以及中国古代绘画。尤其热爱中国瓷器,购买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并记录下了每一件瓷器的信息,对购买的瓷器进行存档。花雨楼收藏的瓷器主要来源于活跃在70年代的几名古董商,其中大多数藏品来源于对集珍斋、戴润斋,及安思远的旧藏。
本品深弧腹,承接高圈足,足墙饰凸弦纹一周,整体造型敦实庄重。碗胎体洁白紧致,修足规整,内壁及足内施白釉,外壁通施红釉,釉面莹润,发色均匀而娇艳。足内以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高足碗造型由来已久,自元代至清代皆颇为流行,亦称“靶碗”。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称“碗形而下有柄者名曰靶碗,俗称高足碗,浮屠喜于佛前贮供品,故又称佛碗也。”王光尧先生《靶碗小考》一文中提及元代靶碗有由矮圈足向细高圈足过渡的阶段,而到了明代,靶碗的造型已发展为细高圈足。若本品,可以说是雍正时期的慕古之作,其造型与内蒙古开鲁县三义井元代窖藏出土的一件龙泉窑青釉靶碗颇为相近。
广东崇正秋拍lot
清嘉庆珊瑚红地描金五福拱寿纹盘一对
H:3.6cm×2;D:16.5cm×2
来源:国营文物店
R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