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护法品第九,全文密集解析

在佛教中,只有佛的言说才称为“经”,但《六祖坛经》是唯一的例外。《六祖坛经》是佛教唯一一本中国僧人所著,而被佛教界和学术界共同称之为“经”的禅宗著作。这部经典以惠能大师讲经为核心,其弟子依据其言行开示汇集而成。其中字的无相颂,字字抵金,智慧如海。

话说达摩祖师来到中国,其实可以说是世界佛教史上的大事,为什么?因为达摩祖师来到中国,也就代表了当时全世界佛法的最高领袖,持法者来到中国;用世间的话来说就是最核心的技术,最核心的精华来到中国,也就表示世界佛教的中心,由印度转移到中国。所以,其实整个佛法传播的中心、重心都转移到中国来了,东土有大乘气象。

达摩祖师来到中国以后,他与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的这种土壤之中,与禅的智慧相碰撞,到了六祖大师就孕育出《坛经》,所以,《坛经》可以说是中印两大最优秀文化碰撞以后孕育出来的奇葩。

中国作为佛教的非原创地,作为佛法传播的下游,到了唐朝文化鼎盛时期,由六祖慧能大师贡献出一部足以与印度的佛经相媲美的经——《六祖坛经》,这是非常尊贵的。所以,往后传到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一直到六祖慧能大师,他们既是中国佛教禅宗的祖师,也是全体佛教的持法者,是代理佛位、总持佛法,所以慧能大师所说的就等同于代理佛说,所以有持法者传承,我们可以称之为“经”。

六祖坛经·护法品“第九”

本品记叙了武则天、唐中宗派遣内侍薛简拟请六祖惠能大师至宫中供养,大师以老疾上表托辞的事由。其后,应薛简的请求,大师予以开示,为他辨析了北宗所一味强调的坐禅之弊病,认为“道由心悟,岂在坐也”,指明诸法空寂、无生无灭,获得佛法的真正途径还在于自性体悟,进而指出“烦恼即菩提”,表明即世间求解脱、不离生死证涅槃的思想主旨。昭示世人立足当下,肯定人生。这对后来近代“人间佛教”具有很深远的内在指导意义。最后交代了薛简表奏、朝廷奖谕的事宜。

《护法品第九》(也称为《宣召品第九》)是教化帝王,表面上是教化内侍薛简,实际上是开示唐中宗,以帝王为护法弟子。

神龙元年上元日,则天、中宗诏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机之暇,每究一乘。二师推让云:‘南方有能禅师,密授忍大师衣法,传佛心印,可请彼问。’今遣内侍薛简,驰诏迎请,愿师慈念,速赴上京。”

[1]神龙元年上元日:神龙为唐中宗年号(—),正月十五日为上元。[2]则天、中宗:指太后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

[]安秀二师:“秀”即指北宗神秀大师。“安”指慧安国师,亦是弘忍的弟子之一,曾受到武则天和唐中宗的重视。因常住嵩山,故又称“嵩山慧安”。《景德传灯录》卷四有传云:“嵩岳慧安国师,荆州枝江人也。……唐贞观中至黄梅谒忍祖,遂得心要……武后征至辇下,待以师礼,与神秀禅师同加钦重。后尝问师甲子,对曰:‘不记。’后曰:‘何不记邪?’师曰:‘生死之身,其若循环。环无起尽,焉用记为?况此心流注,中间无间。见沤起灭者,乃妄想耳。从初识至动相,灭时亦只如此,何年月而可记乎?’后闻,稽颡信受。寻以神龙二年,中宗赐紫袈裟,度弟子二七人。仍延入禁中,供养三年。又赐摩衲一副。师辞嵩岳。”

[4]一乘:即指佛乘,又作“一佛乘”、“一乘教”、“一乘究竟教”、“一乘法”、“一道”等。“乘”为“交通工具”之意,此处指成佛之教法。佛教教义乃唯一之真理,以其能教化众生悉皆成佛,故称为“一乘”。

[5]可请彼问:神秀等向朝廷推荐惠能之事亦见记于《旧唐书》中,其云:“神秀尝奏则天,请追惠能赴都。惠能固辞,神秀又自作书重邀之。惠能谓使者曰:‘吾形貌短陋,北土见之,恐不敬吾法。又先师以吾南中有缘,亦不可违也。’竟不度岭而死。”[6]内侍:官名。隋置内侍省,领内侍、内常侍等官,皆以宦者为之。唐因其制,后人因沿称宦者为“内侍”。[7]上京:京师之通称。

唐中宗神龙元年正月十五日,太后武则天和唐中宗下诏说:“我迎请嵩山慧安和荆南玉泉寺的神秀两位大师到宫里来,诚心供养。于日理万机之中,每有空暇,就向两位大师请教,研究佛法。两位大师十分谦让,都推举惠能大师。说:‘南方有位惠能大师从五祖弘忍大师那里秘密得受了衣钵和教法,得传了佛法的心印,可以迎请他来宫中向他请教。’现在我派遣内侍薛简传达诏书来迎请大师,望大师慈悲为怀,立即赶赴京城。”

师上表辞疾,愿终林麓。

惠能大师上呈了表章,以身体有疾病为理由推辞了延请,并表示自己愿意永远生活于山林之中,直到终老。

原文薛简曰:“京城禅德皆云:‘欲得会道,必须坐禅习定;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脱者,未之有也。’未审师所说法如何?”

会道:体会大道也。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7%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366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