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期的枢密院制度概述
枢密院,是五代时期到元朝的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制度形成于唐代宗时期,唐代宗永泰二年(年)设置了枢密使一职,由宦官担任,枢密使辅佐宰相,分掌军政。
最初,枢密使只有一人,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也无实权。但是,由于皇帝的诏令和大臣的奏章都由枢密使传达,而且唐末宦官权力的膨胀,枢密使的权力也日益加强。枢密使勾结外廷大臣发动宫廷政变,对皇帝、太子的废立起着很大的作用。
到了五代时期,枢密院成为了常设机构,官吏编制逐渐增大,而且枢密使多为皇帝的心腹,参议军国大事。
朱温建立后梁之后,改枢密院为崇政院。后唐时期,崇政院恢复枢密院之名,枢密使由武将担任,掌握藩镇,权力极度膨胀。后汉时期,枢密使从郭威开始,又可兼节度使,郭威手握强兵,集军政大权集于一身。
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说:“枢密之任既重,而宰相自此失其职也。”
综观唐末至五代时期的枢密院制度,可以看出,枢密院是当时朝廷重要的军政决策机关,具有极高的地位。枢密使的权力越来越大,很多时候超过宰相,成为统治决策集团的核心成员。
二、宋代的枢密院制度的特点
宋代沿袭了五代时期的枢密院制度。在宋代初期,枢密院与中书省并称东、西二府,共同负责军机要务。此后,宋太宗将中书、枢密院共掌文武大权的官僚体制改为“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的财、政、军三权分立制。如下图所示。
宋代的枢密院制度,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第一,要职基本由文臣担任,参与制定军政大计。
唐代后期的藩镇割据,五代时期的武将专权,造成了长时间的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为了吸取这一惨痛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佑文抑武”便成为了宋代的基本国策。在用人上,要职大都由文臣担任,《宋吏·文苑传序》中说:“艺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
宋代在建国之初,这一时期军机要务由东西二府共议,枢密使则是文臣、武将并用的,武职出身者,无论是在人数上还是任职时间上都尚占有一定优势。
到了宋太宗时期,文臣就占据了主导地位。宋太宗时期正副枢密使35人,其中文臣就占了21人。太平兴国六年(年),石熙载为户部尚书充枢密使后,文臣担任枢密使就成为了一项制度。
在宋真宗一朝,尤其与契丹签定“澶渊之盟”后,这种趋势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文臣逐渐掌握了枢密院的支配权。
从仁宗朝时代开始,武职出身者在枢密院已完全处于被文官压倒的局面。从宋仁宗至和三年(年)到北宋灭亡,在枢密院中,几乎看不到武将担任主要职位。
南宋时期,枢密院的正副职也基本上都由文臣担任。
根据资料统计,两宋时期共有枢密使、枢密副使人,其中文臣人,约占91%,武官为65名,占9%。
这样,宋代主管军国大计的长官,一般都是文人。他们手下并无一兵一卒,但他们却有权制定作战方略,有权调遣军队,而统领大军的武将们,只能受文臣的领导,不能参与制定军机大计。
枢密院是一个军政机关,本应主要由武将来担任,但在宋代“佑文抑武”的国策下,武将受到了排挤和打压,变成了文臣掌握军政大权的怪现象。
也有少数武将任枢密使,皆因遭受谗言而罢官。北宋名将狄青,人称“面涅将军”,在宋仁宗时期,因勇而善谋,他立下了卓越战功。但谏官多次对狄青发难,称其家“狗生角,且数有光怪”,在众人的压力下,朝廷最后不得不免去狄青枢密使之职。武将王德用任职枢密院时,也有人认为他没有大臣的相貌,御史中丞孔道辅便上奏请罢王德用枢密职务。
就这样,大量科举出身的文臣占据着枢密院的高位,文臣们精通四书五经、策论,但是军事才能十分欠缺,却掌握着重大军政问题的话语权,不能不说是造成宋代军事屡屡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枢密院的权力大为削弱,直至之后被架空。
枢密院的权力,《宋史》中说:“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凡侍卫诸班直、内外禁兵招募、阅视、迁补、屯戍、赏罚之事,皆掌之。”
北宋初年,统治者加强了中央集权,其中重要一项就是皇帝绝对控制军权,限制枢密使和宰相的军权。发兵权与带兵权的分离,不仅限制了武将的权力,也限制了枢密院的军事权力,相比五代时期,枢密院的地位下降了很多。
景德元年(年),契丹预谋南侵,宋真宗便与宰相毕士安、寇准等商议作战对策,在之后的会议上,真宗完全听从宰相的意见。此时的枢密使为王继英,在此关键时刻,却未见其表态。这样,真宗跳过主管军机要务的枢密使,全权委托宰相,枢密院则被闲置在一边。
天禧二年(年)三月,宋真宗要求中书宰相对冗兵之事应“常宜讲求,务在经久”,裁汰冗兵本是枢密院的职责,却变成了由宰相负责处理。
天圣七年(年),三司发运使说,由于士兵不习水,溺死者甚多。宋仁宗于是诏中书召三司使商议,于河阴募置水军二千人。招募士兵的问题上,皇帝都不与军事机关枢密院商议,而直接与宰相讨论,也可以看出当时枢密院权力的弱化。
可见,当时的枢密使,虽然参与军机谋议,布置军务事项,但在最高军事决策过程中,权力是远不及中书宰相的。
宋仁宗时,西北战势吃紧,朝中官员多次上奏要求二府共同商议军国大事。康定元年(年),仁宗下令宰相张士逊、章得象参议战事。
战争状态下要求中书宰相参与决策已成为朝廷共识。在章得象、晏殊、杜衍等人先后以中书宰相兼任枢密使统筹全国军务。
神宗朝,元丰改制后,宰相的军事权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枢密院的权力已经部分地转移到宰相手中,纳入宰相直接署理的事务范范畴。
徽宗朝,蔡京以“太师总领三省事”的名义长期专权,总揽一切军国要务,权倾朝野,枢密使一职形同虚设。
南宋高宗赵构,在建立政权时,就将枢密院和三衙闲置一边,另设御营司,由宰相、执政兼任正、副使,其下设都统制,统管御营军。建炎四年(年),御营司被撤销,恢复枢密院的领导。宁宗开禧年间(-年)由宰相兼任枢密使,成为了永制,枢密使权力在名义上已从属相权。
据统计,南宋时期的60位宰相,曾兼御营使、知枢密院使、枢密使等职务者有48位之多,枢密使成为了宰相的副衔。
以上种种表明,宋朝枢密院权力明显低于中书。同时,拥有事无不统权力的宰相,逐渐侵夺了枢密院长官的职权,最后完全取而代之。
三、结论
枢密院制度在萌芽时,为宰相的下属部门,成形时为皇帝内侍机构。唐代末年,武将掌握权力,作为枢密使的宦官参与军政,从此军事职能成为了枢密院的核心内容。经过五代时期的权力调整,枢密使与宰相的权力此消彼长。
宋代,枢密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北宋时期,皇权处于绝对领导地位,并将枢密院与中书省职责分开,但是北宋后期,宰相权力逐渐膨胀,枢密院的权力逐渐被削弱。南宋后期,宰相兼枢密使,成为了一种定制,枢密使要秉承宰相的旨意行事,宰相将枢密院置于自己的完全领导之下,枢密院最终丧失了实权,成为了相权的一种附属。
可见,宋代的枢密院经历了两个嬗变:一是由最初的武人当权到文臣掌权;二是由权力被中书宰相不断掣肘并最终被取代,成为了一个虚名和附庸。
宋代枢密院地位的嬗变轨迹,清晰地体现了宋朝“以文治国”、“佑文抑武”的基本国策,也成为了宋代外战屡尝败绩的一个重要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