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个世纪,历史像一条长河,悠远而苍茫。
年,有时候又可以很具象,比如一块块年代久远的瓷器残片,它的造型、纹饰或釉色中携带的密码,能让历史瞬间站立在面前,既亲近又亲切。
每一块瓷片的背后,都有一个陶瓷完整的前生;而每一件被修复的古陶瓷身上,都写着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在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一群年轻的文物修复师,就用他们的执着、热爱与坚守,与年前的工匠大师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用巧手让一件件残碎的古代陶瓷,重新绽放出生命的张力和光芒。
中国陶瓷文化的深邃截面与精神内涵,也正是在这样的传承中,变得鲜活且充满力量。
□本报记者毛江凡/文李劼/图
景德镇御窑厂遗址
修复后的明代青花地锥白龙凤纹梅瓶
年轻的文物修复师们对出土瓷片进行考古整理
件青花如意瓷枕涅槃重生了。而他们说,修复的不仅仅是瓷器本身,更是一段历史
陶阳里御窑景区,是瓷都景德镇著名的御窑厂遗址所在地。御窑厂是明、清时期专为宫廷生产御用瓷器的地方,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年)。
国庆长假期间,坐落在御窑厂遗址内,还在试运营的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近件(套)从明清御窑厂遗址考古出土、修复而成的珍贵文物在这里展出,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游客前来观展。
明永乐海水江崖纹三足炉、明永乐青花地锥白龙凤纹梅瓶、明宣德青花鹦鹉寿桃纹盘、明正统至天顺年间青花镂空方胜纹绣墩、明空白期青花如意型瓷枕……一件件举世罕见的陶瓷文物,穿越数百年的尘烟,向世人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在御窑博物馆第五展厅,65件明代空白期青花如意型瓷枕,以方阵的形式,陈设在展厅的一整面墙上,其浩大的气象给人一种极大的震撼。
“年,在御窑厂遗址明代空白期地层,出土了大量青花瓷枕碎片。大家今天看到的这些瓷枕,就是经过我们文物修复师精心修复后的珍品。”御窑博物馆22岁的讲解员齐子璇,面向围聚过来的游客,声情并茂地讲解着。
齐子璇没有留意到,人群中有两位特殊的参观者,一边认真聆听着,一边流露出会心且自豪的神色。
这两位特殊的参观者,一个叫龚尚开源,今年23岁;另一个叫梁艺沅,30岁出头。他们的真实身份,是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部的文物修复师,博物馆展出的65件青花如意瓷枕,就是他们团队成功拼合修复的杰作。如今,趁着假期休息,来看看自己修复的文物,就好像来看望老朋友。
而在年之前,这些瓷枕还是深埋在地下的一堆堆碎片,静静地躺在御窑厂珠山北麓的地层里,不为世人所知。
从成瓷到碎片,再到重生,穿越近年的时光,这些瓷枕经历了什么?
“年,御窑厂有个保护性建设项目要开工,根据相关规定,在开工前要对地下文物进行考古发掘,随后出土了这批瓷枕碎片,我们发现这些瓷枕都没有落款,经过粗略整理以后,大概有多件,这个发现对研究明代空白期的官窑瓷器有重要的价值。”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江建新说,瓷枕碎片的发现是“意外的惊喜”,通过严格的论证与比对,可以确定这批无明确纪年的瓷片为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官窑之物。
江建新认为,从造型看,基本可以确定这些瓷枕应该是宫廷的妃嫔作为寝具使用的,瓷枕呈现出来的信息,反映了宫廷文化的很多方面。可以说,每修复完一件瓷器就如同赋予瓷器第二次生命,而修复的也不仅仅是瓷器本身,更是一段历史。
“我们通过‘多级分类、系列复原’的修复方法,至今已成功拼合修复出件青花如意瓷枕。这些瓷枕长31厘米,宽23厘米,高12厘米,其纹饰有象征高贵雍容、幸福吉祥的缠枝牡丹,有寓意夫妻恩爱、永结同心的并蒂莲等10余种。”梁艺沅说,该批瓷枕的修复工作还在继续进行中,随着一件件青花瓷枕的涅槃重生,它的价值和意义将被更多人知晓。
一群年轻人,携带着各自的故事相遇在瓷都,让跨越年的陶瓷残片,复活成了一首首诗
莲社北路号,一栋看上去并不起眼的老楼,矗立在一处高坡之上。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下称“考古研究所”)正坐落于此。
文物修复部,是考古研究所下属的重要部门,下设考古整理室、实验室、修复室三个机构。在这里,存放着0多箱景德镇御窑厂考古发掘的瓷器碎片。这些碎片经过清洗、辨识、整理,再以精细到0.01毫米的精度拼接、补配、打磨,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得以恢复原貌,重新鲜活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文物修复这份看上去难度极大的工作,完成者却是一群满怀理想、有着青春面孔的年轻人。梁艺沅和龚尚开源,正是考古研究所文物修复部修复室团队的成员。
“我们这里从事文物修复的年轻人共有20多人,绝大部分都是90后,甚至还有一些00后,我这个年代末的,都算是老人了。”梁艺沅这样调侃自己。
在文物修复现场,一个偌大的台子前,龚尚开源正屏息凝神地给一件古陶瓷仔细打磨。“这是明代空白期的青花镂空方胜纹绣墩,是古代的坐具。刚送来的时候,它是杂乱无章的一堆瓷片,铺满了整个桌子,现在你看到的已是一件完整的瓷器,我们即将把它修复完成。”龚尚开源说。
年出生的龚尚开源,是景德镇本地人,3年前加入文物修复部,瓷枕、瓷瓶、瓷罐、绣墩……几年来,他和小伙伴们合作修复了百余件瓷器。他说,从事这份工作完全源于热爱,“看到自己修复的青花瓷瓶从一堆碎片,到亭亭玉立地站起来,那种美感和诗意,让我有一种满满的成就感”。
郝国江是修复室的负责人,年生,老家在山东青岛。学文博专业的他大学毕业后,进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进修,跟随胡东波教授深造,开始真正的文物考古修复实践。进修结束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
“年,我们与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做一个御窑文物修复项目,我第一次来到景德镇,从此结下不解之缘。年,经过深思熟虑,我来到景德镇,加入了考古研究所,正式成为了一名瓷都人。”郝国江如是说。
考古研究所修复部的职能,涵盖陶瓷考古修复、博物馆陈列修复和无痕修复三个方面。根据器物的病害机理分析、破损情况、修复目的及展陈效果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然后选择适合的修复类型。说起修复团队的工作,郝国江说:“我们这支团队在继承老一辈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研发新材料,尝试新技术,将人工智能拼对、3D打印、纹饰虚拟复原等技术应用到古陶瓷修复中。”
在修复室隔壁,有一间近百平方米的大房间,这里是考古整理室。每天,有10多个年轻的身影在此忙碌。对数千箱御窑厂考古遗址中发掘的瓷器碎片进行清洗、分类、统计数量、装袋、拍照、绘图、称重,建立大数据库,并出具考古报告,这是考古整理室的小伙伴们每日循环往复的工作。
赵亮亮,今年27岁,老家在山西晋城。在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专业硕士毕业后,进入考古研究所工作。赵亮亮戴一副金属复古细框眼镜,说话淡定沉稳,有着一般年轻人少有的成熟稳重,是考古整理室小伙伴们眼中的小哥。
说起考古整理与陶瓷修复,赵亮亮的体会是,文物最能把历史和艺术这两样美好的事物,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这就要求文物修复工作者,在对文物的背景信息、文化价值及其材质和受损状况有了全面的掌握和评估后,制定出针对其“病症”的处方,而后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来“对症下药”。
“正因如此,修复室更像是一家连接古今的‘医院’,而那些残碎的瓷片,是穿越时空的特殊的‘患者’,而我们就是一群尽心尽力的大夫。”赵亮亮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和赵亮亮一样,考古整理室的年轻人,还有来自四川乐山“从小爱看央视寻宝节目”的21岁的汪杨舸,填报高考志愿时“果断选择了考古类专业”的冯理智、钟敏、江依晗,以及心灵手巧、出手不凡的刘勰、何奕慧、邵振宇等等,他们因为喜欢和热爱,把最美的青春和文物考古修复,毫无违和地在千年瓷都来了一次倾心的相遇与牵手。
文物修复,不仅是个手艺活,更是个艺术活,要耐得住寂寞,全靠用心用情手工完成。时间长了,难免琐碎繁杂。
每一位来到考古研究所工作的年轻人,都深知这份工作必须沉下心、戒浮躁、多学习。穿越古今的瓷片,看似冰冷,其实都带着自己的温度和故事,只有读懂了瓷片上无声的语言,才能与创造它的大师工匠们对话,才能体会这份工作的神圣与美好。
而随着新一代年轻的文物修复师因热爱而加入,让人们看到了这个行业的未来和希望。
把理想安放在这里,他们青春勃发的脸上,写满了坚守与传承的力量
在考古研究所一间僻静的工作间,李琳正站在一个水池前,用高温高压清洗枪小心翼翼地清洗一个明代官窑青花瓷碗。虽然看上去有缺损,但高压水柱过处,陈年的积垢被一点点清除,瓷碗重新露出了华丽的光泽。
90后的李琳,出生于景德镇制瓷世家,从会走路开始,便在自家作坊摸爬滚打。陶瓷对于李琳来说,不单单是一件器物,也是从小到大的“玩伴”。年从景德镇陶瓷大学毕业后,李琳自己开了工作室,做陶瓷艺术作品。后来在父亲的指导下,加入了仿古瓷的制作和古陶瓷的修复工作,几年下来,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今年6月,考古研究所招募文物修复师,李琳毅然加入了文物修复部。“年御窑厂的历史传承,见证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无限荣光,作为新一代陶瓷文化的接力者,在考古所这个与景德镇陶瓷史直接对话的平台,我觉得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我也乐意做一个陶瓷文物修复的传承人。”
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的报告厅,一支由古筝、大提琴、贝斯、瓷鼓、瓷碗等乐器组成的中西合璧的乐队,正在演绎气势磅礴的经典名曲《十面埋伏》,乐曲时而婉转回环、优美抒情,时而金戈铁马、激越铿锵,产生了一种震撼人心的视听效果。
让人惊讶的是,演奏乐曲的年轻的大提琴手熊喆,居然是考古研究所修复部实验室的负责人。平日里,他的主要工作是运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激光拉曼光谱测试仪,对不同年代的海量陶瓷文物残片的分子结构进行分析,相当于对它们进行基因检测,并建立基因库。
“通过对文物的分析,我们可以获得文物所处时代的历史信息、修复文物的材料信息等,从而推断文物所处的时代,制定文物修复的方案。”熊喆说。
据相关史料记载,御窑厂的陶瓷产品每百件成瓷,仅有少量能选入宫廷使用,大部分瓷器次品、试制品和贡余品都会被集中砸碎后就地掩埋,以禁绝流入民间。
熊喆说:“这些碎片随着朝代的更替,形成层次清晰的堆积,成为中国唯一能全面反映官窑陶瓷生产的历史遗存,而我们的每件修复品均由几十或上百块碎瓷片组成,这就更需要采用科技的手段,用创新的方式来进行文化传承。”
作为音乐超级发烧友,熊喆还在今年的7月,组建了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四时御窑”瓷乐队,把一帮修文物的小伙伴们团结在一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传承陶瓷文化。
在考古研究所修复部,我们还遇见了一位正在专注地对文物图谱进行审核的姑娘。她叫陈雪怡,家在南昌。今年25岁的她,是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东亚艺术史的在读博士生,在考古研究所实习已经几个月。
“我在伦敦大学也学陶瓷课程,并做陶瓷文化方面的研究,我觉得在景德镇深厚的陶瓷文化里有取之不尽的营养。景德镇作为国际陶瓷文化交流的窗口、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她的影响是世界性的。中西方陶瓷文化的交流互鉴非常重要,‘一带一路’拉近了这种交流,我也愿意为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陈雪怡充满自信地说。
遥望御窑年,从明洪武二年(年)至清宣统三年(年),可谓独占中国陶瓷史的半壁江山。独树一帜的御窑,其独特的特供体系、群体传承、选瓷制度,让每一件御瓷都熠熠生辉,光彩照人。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代代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御窑厂遗址进行了30余次考古发掘,出土瓷片几十吨、数千万片,修复好的珍贵瓷器已有余件。
再过3天,10月18日,第十八届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将在景德镇开幕。当“18”这个象征着青春的数字,与千年的陶瓷文明相互交织、呼应,当一批批年轻的文物修复师把理想安放在这里,景德镇这座生生不息的千年瓷都,将在传承中不断窑变、生长,她色彩斑斓,古老又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