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昌1月13日电题:不熄的窑火不朽的匠心
新华社记者李兴文吴锺昊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
景德镇,从年前开始制瓷,窑火千年不熄,成就了一个城市依靠单一手工业支撑千年的奇迹。
一双双工匠之手,将不起眼的泥土变成千家万户珍视的瓷器。
走进这座手工艺之都,见证“泥与火”的传奇。数以万计的陶瓷工匠对工匠精神进行着深刻的诠释:本分、极致、创新。
守得平凡见不凡
珠山大桥横跨昌江,72尊黑色人物铜雕伫立两侧。
这72尊定格了制瓷主要工序的铜像,代表着景德镇数以万计从事这一古老行当的陶瓷工匠。一件瓷器要历经72道工序,有的人为一道工序坚守一生。
熊熊燃烧的柴窑前,74岁的把桩师傅胡家旺神情专注,如同交响乐团中的指挥。“瓷器之成,窑火是赖”,这是制瓷的最后一道工序,决定着瓷器的成败。
柴窑的温度不平衡,温差大,如何把握好窑内的温度变化和气氛,全凭把桩师傅的经验。胡家旺有一门“吐唾沫”的绝招,通过吐进窑膛的唾沫蒸发程度,辅助判断窑内温度,常常比测温器还要准。
把桩师傅的绝技不是从“武功秘笈”中学来的,而是经年累月的“试错之果”。
在年至年10年时间里,胡家旺先后师从3位把桩师傅,历经8个层级,从最初级干到柴窑把桩师傅。他早已记不清经历过多少次失败。
“做瓷器就像做人,每一步都必须走得踏踏实实。”他说。
胡家旺是千百年来坚守初心的景德镇陶瓷工匠的缩影。据统计,目前景德镇陶瓷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多达15万,接近城区人口的四分之一。
在景德镇陶瓷工业博物馆,一面巨型幻灯照片墙上,数百张瓷工的黑白照片缓缓变化闪现,人们不知其姓名,但震撼和感动油然而生。
“这就是我们年轻的样子。”63岁的原光明瓷厂党委书记刘火金说,正是一代又一代的普通工匠守得平凡,才成就了景德镇陶瓷的不凡。
把极致做成历史
年,在一档节目中亮相的故宫博物院珍藏国宝“各种釉彩大瓶”,因工艺精巧繁复令人称奇而成为“网红”。这件清代景德镇御窑瓷器仅器身自上而下装饰的釉、彩就有15层,被称为“瓷母”。
它彰显的是康乾盛世的鼎盛,更是景德镇匠人的巧夺天工。
明清两代,为确保景德镇御窑厂瓷器质量,朝廷有严格的挑选标准,稍有瑕疵便打碎掩埋。瓷器堆成的“珠山”屹立至今,被视为陶瓷界的“珠穆朗玛峰”。
“真正的艺术品是靠精益求精的态度、淡泊充实的内心以及精准的技艺共同打造的。”55岁的御窑工艺传承人向元华说,在他看来,御窑瓷器就是典范。
向元华曾花费整整4年时间去景德镇陶瓷馆临摹顶级御窑真品。
他根据明清御用瓷胎的泥料配方,经过数百次试验,使瓷胎的油性、致密度、光滑度、透光度等达到御瓷风格标准。同时,在陶瓷的形制、色料上他按照传统美学追求最佳效果,并形成了业界的“七星级标准”。在这个标准下,他创办的御窑“元华堂”每年生产2万件瓷器,最后只剩下多件,淘汰率高达80%。
把瓷器做到极致,把极致做成历史,这是景德镇薪火相传的工匠精神。
从媒体辞职下海的段建平带领团队,4次复烧创作出镇店之宝——一对绘有88只描金凤凰的梅瓶;红叶陶瓷为维系品牌价值,对次品一律做销毁处理,概不低价出售;制瓷“作坊”诚德轩不惜将价值数百万元、略有瑕疵的产品通通砸掉,最长的时候半年没有一件产品出炉……在景德镇,类似的故事比比皆是。
景德镇的匠人们坚信,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景德镇工匠精神与时代紧紧结合,必将推动中国陶瓷文化和陶瓷产业繁荣兴盛。
孜孜以求创新
“中国瓷器文化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不是姓‘皇’,而是姓‘新’。”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在其著作《御窑千年》的自序中写道。
如今,在景德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新无处不有。
40多岁的占绍林年纪不大,却是景德镇响当当的“拉坯大师”。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有20多年的拉坯经历,更重要的是,他突破了景德镇的传统拉坯技艺,把大件陶瓷成型由传统三节拉法改成一次性拉成。
“当时碰到一个旅美的陶艺家,她的作品让我很惊讶。观音、青蛙都是用拉坯手法完成的。她把拉坯技法和雕塑手法融为一体,对我很有启发。”占绍林说。经过无数次尝试和努力,他终于成为景德镇大物件一次拉坯成型第一人。
正如从波斯沿着古代丝绸之路而来的釉料“苏麻离青”和异域文化,激发景德镇工匠创造出青花瓷,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数以万计的海内外“景漂”和天马行空的艺术构想让景德镇陶瓷获得前所未有的创新力。
一组数据反映了景德镇陶瓷的创新成绩:景德镇高技术陶瓷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几乎空白发展到目前60.9亿元的规模,是各类陶瓷产品中增速最快的。同样快速发展的,还有创意陶瓷,年,景德镇艺术陈设瓷产值达.2亿元。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说:“熟能生巧精雕细琢是基础,有思想能创新才是工匠精神的精髓。”
窑火不熄,创新不止。因为创新,景德镇这座千年古镇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
责任编辑:吴啸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