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传统陶瓷守护者龚华时空中的瓷器有温

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https://m.39.net/disease/a_6032484.html
龚华: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北京联合大学文化遗产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年进入人民瓷厂美术研究室工作。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年参加全国出口陶瓷进修班学习,深得张守智教授、秦锡麟大师的指导。年参加省陶瓷公司出口瓷课题组,得到王恩怀大师的指导。年以来,开始研制官窑陶瓷。经多年实践,全面掌握明、清官窑从原料、绘制到柴窑烧成的关键技术。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把众多失传的传统工艺逐渐恢复,并建设了“景德镇传统陶瓷工艺流程”。其作品粉彩《牵牛花》瓷瓶年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葡萄”瓷板获年全国工艺品“金凤凰”设计大赛金奖,并为江西工艺美术馆收藏;青花斗彩《报牵牛花》罇获得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百花奖金奖;“青花”斗彩、《争春》图、粉彩“富贵白头花卉”纹瓶等作品被首都博物馆收藏。通过三十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汲取官窑陶瓷多种绘制工艺,结合现代审美,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瓷都”景德镇,一条昌江河蜿蜒于城市之中。景德镇瓷厂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也在历史长河中飘摇前行,如今重现辉煌。其中,必然离不开陶瓷人对陶瓷事业的不懈追求,更离不开他们对传统工艺的坚守。致力于恢复和保持传统瓷器工艺制作的龚华便是其中之一,他搭建了一整套“景德镇传统陶瓷工艺流程”,在创新和传承的基础上,将瓷器融入现代生活,让人们通过时空,感受瓷器的温度,与历史对话。

与陶瓷的不解之缘

旧时的昌江河挤满了来往的船只,形态不一的瓷片堆积在老屋旁,随意捡起来,与伙伴们嬉笑着扔进河里打个水漂儿,小小的瓷片激起了圈圈涟漪,耳畔是三三两两的欢声笑语。这是龚华的记忆中,挥之不去的片段。

“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城市。”现如今,龚华不禁感慨,“50年过去了,小时候的伙伴聚在一起时,依旧会回忆到当时那个场景。虽然原来的窑址附近还是有很多的旧址,但景德镇的变化还是很大的。”

对陶瓷的喜爱根植在景德镇人的基因中。年,龚华在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毕业,从事陶瓷的设计工作。随着与陶瓷日夜的相处和研究,对历史上瓷器的兴趣让龚华不断思考着:如何让现代瓷器触及古代鼎盛时期的美?

直到年,景德镇进行城市改造,龚华亲眼见到了考古出土的瓷片,他猛然意识到,如今的陶瓷工艺与古代的差距之大,“釉面如玉,那种美难以形容。我们应该向历史去探索、去实践。于是,我开始在绘画、材料等各方面去寻找跟历史能够相符合的一些元素。实际上,瓷器历史上的源头都在景德镇,这也是我拥有的地理优势。”

传统工艺制作的瓷器拥有灵魂,因而制作的过程更要遵循古法自然。

在原料层面,烧制瓷器的所有材料都取自于自然。在场地方面,龚华花费一年多的时间,遵循古代作坊的形式建设一片空地。还有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团队,烧制瓷器的手艺人尤为关键。这就要提到龚华的团队里有一个重要的保障——他就是那位远近驰名的“最后的把桩师傅”。“我们的团队有一位已经80岁的把桩师傅。窑里面(的工人)分很多等级,他从最基础的级别,慢慢升至最高的把桩人,这同样需要时间的淬炼。”

当前期的工作准备好后,一批瓷器在进窑之前一般历经设计等四个月左右的筹备工作,然后进窑开始进行热闹的烧制。

“烧窑过程中,火不能停。我们使用人工推柴,大概两分钟不到的时间就推一次(柴火),所以,劳动强度特别大,需要团队互相配合。烧好后的窑需要自然降温,起码要降温到24小时以上,最后,才能开窑。”

开窑的那一刻,承载着万众瞩目的期待。“其实,我最兴奋的那一刻,就是开窑。大家千辛万苦历经72道工序,等待着窑里面那把火的炙烤。有时候,一开窑一看,哎呀,烧了件(瓷器),有两件让我夺目的,我就特别开心,我就觉得值得。这无关经济回馈,对我们来讲,坚守这样的传统工艺,就感觉有回报。”

通过龚华的叙述,烧瓷的场景不断浮现而出。窑里面一把火,肯定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地方,“可能让你兴奋,也可能让你沮丧。所幸,现在大概有20%的成功比例,这已经是一个高比例了。”

作为景德镇土生土长的人,龚华不惜投入大量的精力财力,期待站在历史的肩膀上,守护制瓷传统工艺,不断让更多人体会到瓷器的温度。这样的匠心与坚守十分令人敬畏。

坚守不分国界

中国古代有伯牙子期的故事,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在与龚华的聊天中,他与我们分享了一位他的知音——瑞典国宝艺术家邬拉·克雷茨。

两个人的第一次相遇要回溯到年中国首都博物馆和瑞典马尔默艺术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源自宋代瓷片中的瑞典现代艺术——邬拉·克雷茨及古斯塔夫·克雷茨雕塑作品展》。

展览的设计师克雷茨夫妇是两位来自瑞典的当代杰出艺术家。他们受中国宋代瓷器的启发,倾注全部精力,创造出一系列造型典雅的现代雕塑作品。在他们的作品中,有千年历史的中国古老窑火技术得到了复兴,最大程度地重现了宋瓷那样丰盈滋润的釉彩,同时,也将对自然、生命的理性思考和热爱融入到了作品里。

提及宋瓷,正是龚华研究的重点。宋代是中国瓷器高度发展的时期,宋瓷以其浑然天成的釉色和沉静素雅的美学风格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的奇迹。宋瓷对后世艺术创作的影响,也远远超越了国界,当年的那场展览正展现了中西方文化发展与融合的多样性。

“我在看那个展览的时候,深有感触。我感觉作品中呈现的是西方思维,材质展现的则是东方韵味。但我当时并没有跟艺术家碰面。过了一年,中国去到瑞典参加展览时,我被邀请去与瑞典艺术家进行交流,才跟邬拉见了面。当时,我们就表示,期待他来到景德镇进行实地交流,没想到年,他再次来访中国,就来到了景德镇。”

在龚华的接待下,邬拉看到了当地建设的老窑,这些老窑被邬拉称为朝圣的地方,“他看到后非常的激动,拉着我的手不放,他说,‘我就是看到中国书中写到这个窑,才去研究烧制的方法。我烧了好多年才成功!’”那次激动的碰面,又促成了第三次交流,地点在邬拉位于瑞典的工作地。“当时邬拉84岁,他特意从丹麦来接我去他们的工作室,邀请我一起烧窑。那次碰面也让我们十分激动,我知道,瑞典的织毯也是一项古老的传承,而他们也一直在研究用古法继续制作织毯。”传统工艺流程制作的织毯与瑞典当代一流的艺术家合作,这个思路与龚华盘活陶瓷的思路不谋而合。

十年过去了,龚华再次谈及这份相遇的缘分,依旧眼眶湿润起来。在不同的国度,共同坚守着各自的传统工艺与文化,这本就令人无比激动,但令龚华印象深刻的,还有邬拉的一句话:“八十多岁了,我还有存在的价值,还能创造一些有价值的事情,我感觉,这份工作很有意义。”相信这句话也同样鼓舞了很多默默坚守者。

Q-北京青年周刊

A-龚华

探寻瓷器的更多可能

Q您认为,现代科技对陶瓷艺术有何影响?

A科技的发展肯定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便捷,也可以发挥生产的最大效率。但我觉得,少了一些人情味。

Q除了瓷都的名号外,景德镇成为了当下著名的网红打卡地,这个现象是不是对传播瓷器文化有很好的推广作用?

A的确,现在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涌入景德镇。而且我们也开始很重视对外传播了,曾经举办过景德镇传统工业流程研讨会。此外,我们当地有一座博物馆,里面还展示了制作瓷器的完整流程。大家可以过去参观了解。而且,我发现,很多人带着小孩子过去,希望他们能够接触到这些艺术,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趋势。我们负责保留传统工艺,传播还是靠大家。

Q您会对年轻陶瓷爱好者有什么建议?

A以前,很多当地年轻人都会外出工作,如今,很多年轻人开始回流,现在二代、三代瓷器人也开始出现了。坚守传统的不只我一个人,而是有一群人。我们都希望美好的东西传承下去。

Q瓷器如今会融进人们生活的哪些场景?

A现在,大家社交的一个重要场景就是喝茶。茶叶品质以及喝茶的环境很讲究,此外,茶器也同样很重要。我有一位做茶的朋友曾跟我说,茶器是茶叶之父,茶水是茶叶之母。水很重要,茶器也很重要。有些人需要通过茶器与古人对话,感受历史的温度,一个具有温度的茶器拿在手里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此外,我还与一个做酒的品牌合作了一款酒杯,让世界名酒与中国经典传统陶瓷进行结合。其实,我们一直在不断尝试,期待陶瓷能有更多的可能性。

文王雅静

编辑韩哈哈

人物摄影李英武

相关阅读近期热点

田沁鑫贾一平:创新不计成败突围才是最好

张澍田:做人、做事、做学问

李媛媛:非遗是通往审美的生命体验

王晓峰:营造社会氛围讲好非遗故事

画廊周北京新势力单元策展人蒲英玮:青年,属于任何人的前缀

胡军:生命与使命

艺术家华庆:“花房”治愈的力量和生命的能量

吴牧野:精准生活无限游玩胡杏儿:忙碌是一种幸运吴彦姝奚美娟:心灵相通成就彼此陈萨:弹奏永远指向内心KnowYourself钱庄:置身事内策展人祝羽捷:探索爱、治愈、成长的可能性编舞艺术家戴露:未来对我来说充满未知,特别好钢琴家张浩天:NFT是我们走向虚拟现实的一步

点击以下封面,一键下单新刊

「年9月28日龚华」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591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