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古寺景德镇旸府寺旸府山上无限风光

病院定阅哦!

旸府

古寺

旸府寺位于景德镇西面的旸府山下。旸府山东临昌江,南接三闾庙,西北层峦叠嶂,为郊区最高山岭。旸府寺相传为禹皇炼丹处,是景德镇陈腐的寺庙之一。旸府寺系宋绍兴年间(-)所建,元末毁,明洪武年间(-)再建,现为江西省要点寺庙。

旸府寺原坐落于旸府山之东南。相传上古时山上住有几户人家。一日,旸府真君(别名禹皇)爬山视察,见一老乡从山角往山腰担水,步履困难。为解山顶居民用水不便之难,旸府君立刻抽出宝剑,朝山间岩壁上猛力一刺,立即山泉汩汩流出,常年不涸。后代为铭刻旸府君的恩义,遂将此泉取名剑泉,将此山改名旸府山,由于旸字罕见,因而不少人将其讹称为阳府山。

旸府山中古木参天,浓障翳地,小溪潺潺,泉水淙淙,是被前人描摹为“松青竹翠挥云开”“水烟深处梵王家”的风景胜地。旸府山中有座旸府寺(常被讹称为阳府寺),岳飞曾在此小住,并题了一幅对子:“陷阱不露云垂地,心绪无瑕月在天。”山角下有旸府滩村,背山临江,绿荫环绕。村口的两株千年古樟,如伞似盖,个中一株胸围近9米,为郊区中最大的一株。

旸府山南侧,曾又有一古庙,称三闾庙,始建于唐朝宗年间。庙的地点地有一条街,称三闾庙街。一踏进三闾庙街,对面看来一座砖砌的拱形街门,门楣青石上雕刻着“三闾古栅”四个大字,笔力遒劲。系清光绪三十四年开发。街旁多为明、清所建的青砖瓦房,布局谨严,质朴慷慨,繁简体面,品质特殊。古时,三闾庙街为鄱、浔、都、徽诸地通往景德镇地必由之路。从五代起,四川、河南、安徽就持续有人莺迁于此。至清朝,这边还是交通便利、贸易茂盛的集镇。

三闾庙街古时曾是舟船云集的水陆船埠,由数百块两米长的条石砌成的台阶,直抵河面,迄今保管完竣。清康熙年间,这边又四条大渡船往复于郊区之间,旧日水路交通的盛况因而可知一斑。三闾庙街两面对水,风景美丽。昌江、西河岸畔,绿树依依,倒影江中,形成一幅自然的水墨画卷。独特是每当夜幕光降,片片归帆,点点渔火,隔岸郊区灯火繁星,华丽美艳,风景诱人。

在旸府山北麓的昌江河水中,岳立三石,出水丈余,石根相接。因其独起江心,故称“飞来石”。宋刘景芳诗云:“试问飞来石,飞从那边来;山景留胜地,永不放回飞。”因三石相依,相仿莲藕,故明朝称做藕石。又因其状如玉笋,故清朝称其为玉笋峰。旧日督陶使唐英曾镌“玉柱”二字于石上。本地百姓视三石为“宝”,民间称其为“宝石”。

据史载,宋绍兴年间(-),岳飞曾带兵途经景德镇,驻于寺中。晚间,爬山观景,对这边的美丽山川赞美不已。第二天临去时,应寺内禅师朗日之请,挥笔题了一幅对子:“陷阱不露云垂地,心绪无瑕月在天”。岳飞走后,朗日将岳飞手简制做成黑底金字的木质楹联。自此,寺名远杨,香火昌盛。墨客骚人也常来此吟诗题对,填词做赋。

千百年来,旸府古寺,几度兴衰。直至年,该寺被定为省要点怒放寺庙后,在几任方丈和诸君护法居士的悉心料理下,前后兴修了大雄宝殿、地藏殿、天王殿、庙门、寮房、斋堂等。该寺总建造面积平方米,其建造范围高出旧日古寺。

起源:《江西方志文明丛书》之《江西寺观》

《江西方志文明丛书》主编:梅宏

副主编:周慧杨志华

《江西寺观》履行主编:张满满

履行副主编:邓静

编纂:方巍

爱好咱们的文章就分享点赞吧~~!

预览时标签不行点收录于合集#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102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