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戎万全阵比诸葛亮八阵图还完善的阵法

要说到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阵图,非诸葛武侯的“八阵图”莫属。唐代大诗人杜甫曾作《八阵图》一诗以作缅怀:“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

“八阵”之法,在三国之前便已存在,而“八阵图”,据《三国志》记载,则是由蜀国丞相诸葛亮推演兵法而成。

到了唐朝,一代明君李世民与常胜大将李靖有一次朝堂的谈话被记录在《唐太宗李公卫问对》书中,可从中窥测到中国历史在唐朝之前阵图发展和改进的全过程:

黄帝《握奇文》的“五阵”;姜尚《太公兵法》的“太公阵”;司马穰笡《司马法》的“五行阵”;孙武《孙子兵法》的“八卦阵”;诸葛亮《八阵图法》的“八阵图”;韩擒虎的“九军阵法”;李靖《卫公兵法》的“六花阵”。都是鼎鼎大名,流传于世的经典战阵。

阵法是行军作战和部队宿营时的队形布局,阵图则是对阵法标示后,制成的一整套方案。古代军队通过相应的军阵,使整体配合默契、军力提升,从而最大化地发挥多兵种、群体作战的作用。

阵法在史前部落已经萌芽,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了步车协同的“兵车阵”,一直延续到北宋,由宋太宗御制的“平戎万全阵”,成为他的得意之作,逢战授予将帅,按图布阵以迎敌军。但从研制到宋亡,“万全阵”从未真正有过“平戎”的功绩。

中国古代阵法的演变

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上运用已久,原始部落间的交战已经有了阵法的雏形。商周时代,作战时阵式出现了基本的单元方阵。

方阵是中国最古老的战阵之一,其特点是“薄中厚方”。将士们结为方阵一起行动,互相配合简单,特别是可以发挥战车的效能。但缺点也很明显,整体上只能正面进攻,很难从两侧实施机动攻击。

在考古学家发掘安阳殷墟遗址的“中组”祭坑时,验证了当时的军队是按一定的军事组织和作战部署排列的方阵组成。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步兵和骑兵相继独立成军,单一的方阵逐渐演变为多元方阵。主要有三阵、五阵。三阵指中军、左军、右军三阵配合的横向战阵,以中军为主,两翼掩护。

如郑国“鱼丽阵”,就是战车与步卒混合编制的三阵形。它以战车在前对敌,步卒在后护卫,战车之间由步兵填充掩护。这种阵法先用两翼进攻对方两侧薄弱之师,再集中力量一举攻破敌军中央。

五阵由三阵发展而来,鲁昭公元年,晋军在与狄人作战之前,魏舒认为战场地形狭隘,战车无法展开,便建议“毁车步行”,将乘车甲士与原步卒混编,组成前、后、左、右、中五个战阵灵活应敌。

其兵力配置从正面由少及多,由弱至强,左右两阵向前突进,一个诱敌深入四面包抄的战略布置完成,最终取得了大胜。

可以说阵势演化为五,实际为一。比起三阵,它更适应了战场范围广大,地形复杂以及参战兵力增多的要求。之后,古人智慧涌现在五阵的基础上还演化出八阵、十阵等。

孙膑曾认为:统军将帅须“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阵之经”。

对于八阵,后世有不同的解释:

1、八阵是方阵队形变换的统称,按“数起于五五,而终于八”的口诀进行变换。2、八阵为八种阵形的代称,所谓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阵。关于十阵,孙膑有明确的表述:“凡阵有十,有方阵、有圆阵、有疏阵、有数阵、有锥形之阵、有雁形之阵、有钩形之阵、有玄襄之阵、有火阵、有水阵。此皆有所利。”

在此之后,随着战争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兵器的改进、兵种的变化,阵法也在不断演进。如东汉时,车骑将军窦宪指挥步、骑、车混编军队与匈奴大战“勒以八阵”,取得全胜。

唐朝名将李靖一语道破八阵法的真谛:“古人秘藏此法,故诡设八名耳,八阵本一也,分为八焉。”

李靖在诸葛八阵图的基础上又创新“六花阵”,即外方内圆,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阵营之间衔接密切。一方面可集中步兵整体作战优势,另一方面又可运用骑兵寻机攻敌,充分发挥奇正相合,避实就虚的效果。

当阵法发展到宋朝时,作用上升到战略层面,尤其在宋太宗执政时期,“平戎万全阵”的出现,达到了在战争中应用的巅峰。

《武经总要》之大成“平戎万全阵”漏洞百出

北宋朝廷对阵法、阵图重视的程度远过于前代。与之相关的记载相当多,但最详者莫过于《武经总要》。其中“平戎万全阵”又是此书介绍的最重要阵法。

宋太宗御制阵法取名“平戎万全”,可见被视为最得意之作。“平戎万全阵”由前锋、殿后、中军、左翼及右翼组成。

布置“平戎万全阵”需要兵力14万余人,其主力无疑是由并排3个方阵组成的中军,方阵各有一名大将坐镇。3阵之间皆相隔1里,每阵各方5里,每步设战车一乘,每阵战车有乘,合计共配备乘、士卒10万人。

左、右翼军阵各两列,前列队,每队50骑,共骑。后列队,每队30骑,共骑。即左、右翼每阵一万骑,两阵共计两万骑。

前、后军阵也是骑兵,前列62队,每队50骑,共骑。后列62队,每队30骑,共骑。前后阵各0骑,共计1万骑。

左、右、前、后军阵全部由骑兵组成,包括轻骑兵和重装骑兵。

根据以上各军阵兵力部署情况,可分析“平戎万全阵”整体上体现了宋军以步制骑的战略思想,明显是以步兵为主的战阵。从该阵法布局上看,车、骑、步各军排列整齐有序,气势威严壮观,但就实战角度而言却存在着重大缺陷。

1、若全部按阵图部署,方阵总宽度将达到20里之远,唯有在宽大平坦且无障碍的地形才能使用,可是往往战场并不是你想要的。

2、阵形庞大,未必有充足时间布阵。既设中军、前锋、殿后、左、右翼四个方阵,中军之内又再设三个车阵,太过繁琐,很难快速布阵,操作性并不强,甚至会出现阵未列好,已遭敌袭的不利局面。

3、缺乏机动性,阵形呆板不利于灵活应变。一旦侧翼或后军被对手攻破,全阵都有崩溃的危险。

4、阵法摆出全面固防的态势以应对敌军的进攻。但在敌军撤退时,只有前锋和左右翼部分骑兵能够参与追击,以步兵为主力的中军则无法迅速出击,因此,不具备运动战歼灭敌军主力的能力。

因此,这种看似壮观万无一失的阵法,实际上被动呆板,既不能“平戎”,也无法发挥“万全”之效。所以,明智的帝王都深谙《孙子兵法》中“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的道理,对前线将帅的行动不加干预,更不会有御赐阵法、阵图的举措。

逢战赐阵不知变通的结果就是屡战不胜

北宋自建立之日起,大小战事便持续不断。从宋太祖统一战争到后期对辽、夏用兵,都使宋廷面临巨大的军事压力,军队数量不断膨胀的同时,也刺激了有关军事方面的改革。

从宋太宗即位开始,阵法,尤其是临战设计的阵图很快受到重视,比较突出的战例包括:

1、太平兴国四年,北宋第一次北伐幽州惨败不久,辽军大举南攻,崔翰等将领率军迎击时,事先宋太宗就授予诸将阵图“俾分为八阵”。

2、雍熙四年,第二次北伐失败的次年,宋太宗召前线大将潘美、田重进及崔翰等人入朝,将御制“平戎万全阵图”赐予他们,亲自给诸将讲解阵图应用之略。

3、至道二年,王超、李继隆等五路大军围剿李继迁,宋太宗同样亲授阵图。

宋太宗朝以降,后嗣多位皇帝承袭了授阵图的做法,对将领实行将从中御,其危害愈益显现,最严重的后果就是造成军队主动作战能力的丧失。

宋真宗制授阵图,不减乃父。咸平年间,强敌压境之际,前线将帅大都困守自保,如主将傅潜拥兵8万,却“闭门自守”。在辽军撤退时,庸将王荣竟不敢追击,受命数日而不发兵。

武将王德用曾上书:“咸平、景德(年号)中,赐诸将阵图,人皆死守战法,缓急不想救,以至于屡败。”

然而屡次失败的教训和中肯的批评都未能使宋朝君臣改弦更张。到了仁宗朝,皇帝亲授阵图的现象有所减少,但在君臣的提倡和推动下,围绕被动防御战略而新制的阵图盛行于军中,使得将帅的指挥权受到更多的钳制。

宋仁宗朝取得重要的一场胜仗“归仁铺之战”,还是主帅发挥主动性的结果。战前,主帅狄青发现侬智高军作战的特点是“使骁勇者执长枪居前,羸弱悉在其后”,遂采取三路军攻击其正面,再布置奇兵袭击其后的阵法战术。

在交战中,宋军左路遇挫,右路将领贾逵临机专断,引军先占领高地,然后率军从上而下切断对手。狄青趁机率两路骑兵从敌后发动攻击,终获全胜。

此役之胜,固然是因为狄青能征善战,但根本原因却在于将帅放手用兵的结果。交战中贾逵临机行动,改变了原定计划,而狄青作为全权指挥的主帅,依据战场形势自主部署作战,也突破了以往“将从中御”的制约。

中国古代的阵法以及阵图由来已久,至北宋而达到推行的高峰。尽管宋朝君臣为此耗费了大量心机,从宋太宗朝到仁宗朝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和完善,但因为宋朝国策的主要目的是用来消极防御和控制将帅,恰巧违背了军事战争的基本原则,所以成效未显,反而束缚了军事将领的手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当时朝野推演出的众多阵图大都无实用价值,甚至颇多虚妄之作,连以后的宋神宗也承认:“朕常览近日臣僚所献阵图,皆妄相眩惑,无一可取。”

所以,热闹一时的阵图战法只留下许多纸上谈兵的图文,用来警示后人。还是名将岳飞说得好:“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184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