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颜色釉“女王”邓希平与她的单色窑变作品
图二:颜色釉“女王”邓希平的窑变红釉瓷作品
高温颜色釉(窑变)、玲珑、粉彩、青花为千年瓷都景德镇四大名瓷。高温颜色釉在绘画和烧制可谓四大名瓷中也是最难把握的工艺,俗语有“窑变无双”,经过度的高温烧制,产生鬼斧神工的奇特效果。作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高温色釉瓷又称“人造宝石”,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窑变,是瓷器烧制过程中的一个专有名词,主要是指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由于窑内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其表面釉色发生的不确定性自然变化。《景德镇陶录》认为:“窑变之器有三:二为天工,一为人巧。其由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由人巧者,则工故以釉作幻色物态,直名之曰窑变,殊数见不鲜耳。”对这种具体的“人巧”之法,《南窑笔记》记载道:“法用白釉为底,外加釉里红元子少许,罩以玻璃红宝石晶料为釉,涂于胎外,入火藉其流淌,颜色变幻,听其自然,而非有意预定为某色也。其复火数次成者,其色愈佳。”而这种“人巧”的窑变也往往不是一种特定的色彩。《南窑笔记》说:“釉水色泽,全资窑火,或风雨阴霾,地气蒸湿,则釉色黯黄惊裂,种种诸疵,皆窑病也。必使火候釉水恰好,则完美之器十有七八矣。又有窑变一种,盖因窑火精华凝结,偶然独钟,天然奇色,光怪可爱,是为窑宝,邈不可得。”
高温颜色釉之所以能呈现出绚丽多姿的效果,那是因为其是色釉在经过窑变之后而变幻出的色彩。窑变是指瓷器在烧制过程中,随着窑内不同的温度而使其表面釉色发生不确定性的自然变化,这种变化具有不可复制性,所以,这导致每件高温颜色釉瓷器都是孤品、绝品。
图三:陶瓷艺术家、教授罗学正
图四:罗学正教授的高温颜色釉作品
自古以来,窑变的结果,不外两种情况:一是多为窑病,偶得为窑宝。高温颜色釉绘画是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史上千百年来未曾有人攻克的难题,这种绘画的难度在于颜色釉的运用与烧制温度的控制,因为颜色釉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不受艺术家的意志所控制,即便有足够的财力支撑,长期砸入巨资,烧制的成功率也是极低,古往今来无人敢涉这个险。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材料学和气窑、电子恒温技术在发展,小数艺高胆大者开始逾越山水瓷窑变的雷池,并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高温颜色釉瓷画,原属陶瓷领域一个古老的品种,宋代钧瓷、景德镇明代红釉瓷和蓝釉瓷、清代各种单色釉瓷都属于颜色釉瓷。古代由于配方为官方掌控,加上工艺难度大,使得颜色釉瓷品种不仅高贵,而且显得神秘,甚至有“若要穷,烧郎红”之说。今年76岁的邓希平,被誉为景德镇陶瓷颜色釉“女王”,也是景德镇高温色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她创作的单色红釉瓷作品被国内外著名博物馆收藏,其价格比肩于景德镇顶尖的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其中代表作品“件郎红釉美人肩花瓶”多次被选作国家主席出访礼品。
当代高温颜色釉瓷画的异军突起,得益于现代科技对材料工艺的改进以及艺术家们的努力探索。原来陶瓷界惧怕的“不听话的材料”,已成为绚丽色彩的材料语言。如今,颜色釉瓷画成为了与传统青花粉彩瓷画相媲美的陶瓷艺术种类。
高温颜色釉瓷画有三大特点:一是天赋天成,成品率低。不到二成的成功概率是早期景德镇陶瓷界长时间难以解决的问题,这种局面今天依然存在。二是材料特殊、无法复制。颜色釉材料在入窑前期完全看不出色彩,材料工艺的把握全凭个人的长期积累,各种材质肌理的出现需要创作者具有“独门绝技”,要求自己调料配置或复合配方,有的甚至要反复堆画到一定厚度才能烧出效果,因此,每件作品均为孤品,任何人无法复制。三是永不褪色,视觉冲击力强。三大特点决定了高温颜色釉瓷画超凡脱俗的格调。
图五:车一鸣大师参与创作“锦绣中华”大型瓷板巨制
图六:车一鸣大师高温颜色釉作品
高温颜色釉瓷画对创作者的美术素养要求高。高温颜色釉瓷画的表现手法多样,它汇集了国画、油画、版画等多种技艺。无论是写实或抽象,作品比较注重表现深厚的绘画功力和独特的工艺技巧,也要求作者对色彩具有较高的把控能力。当代景德镇已有一批接受过良好美术教育的艺术家潜心于这个领域的创作,载体主要是瓷板和瓷瓶等陈设器。
罗学正、车一鸣、谢古道可谓是当下景德镇山水高温颜色釉(窑变)瓷画的翘楚,也是现代陶瓷山水窑变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深受业界特别是国内外收藏的肯定和赞赏。
罗学正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景德镇学院艺术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古陶瓷学会理事。罗学正是一位学者型陶瓷艺术家,发表学术论文六十多篇,出版专著一部。80年代初期,罗学正作为那个时期最早的研究古陶瓷的大师毅然投入了古陶瓷的实践当中,并取得非凡的成果。90年代后,仿古瓷这项技艺已经被广泛认知和使用,其市场泛滥混乱。罗学正另辟途径,在其他艺术家还不敢想象的时候,他开始用颜色釉来进行作画。
为探索绘画与陶瓷之间的融合,经过大量实践、摸索、对比,他运用某些色釉在窑变过程中产生的丰富变化,结合釉里红、釉下彩等多种高温釉下材料进行综合创作。形成了沉着大气的艺术面貌。他的高温釉彩系列作品,成功地借助了变幻莫测的窑火,往往产生可遇不可求的艺术效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艺术传略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现代陶瓷全集》、《世界名人录》等辞书。
图七:车一鸣大师高温颜色釉作品
图八:车一鸣大师高温颜色釉作品
工艺美术大师车一鸣,一个来自西北的中青年艺术家,挤身瓷都景德镇打拼20多年,跃然成为国内陶瓷界、收藏界公认的山水色釉高温窑变代表人物,倍受业界推崇。
自北宋南迁以来,有北画不入瓷的传承。董其昌认为:山水国画有南宗北派之分,南宋李唐、元朝黄公望、清四王等名家的山水,他们全面继承王维、董源、巨然画风,平雅构图,笔简意远、水墨无色、淡雅天趣。勾皴并用,水墨渲染。以丘陵,而北派画家的作品以构图雄伟大气,较多勾皴法上运用斧劈皴的手法,水墨渲染为特色。特别是宋朝南迁后,北派的名家到景德镇在瓷上作画的较少,久而久之。历代达官贵人,收藏家形成了共识:北画名家不入瓷,即便是表现在瓷器上,收藏价值也大打折扣。
在继承中创新是艺术界最高的境界,车一鸣不信这个邪,立志攻克这个千年难题,在收藏大家孔发龙的鼎力支持下,车一鸣利用传统的材质,继承古老的单色釉、多颜色综合,在青花、粉彩、古彩的创作基础上,利用他的北派山水画,推陈出新,大胆地进行工艺创新并得到重大突破。十五年磨一剑,经过车一鸣反复创新实践,从而掌握了新彩、粉彩、青花釉里红、颜色釉,特别是釉下颜色釉的绝技,创造性地运用高温色釉作画,由此产生窑变特定效果,为此他被国家评为影响中国陶瓷人之一。年奥运会期间,《人民日报》海外版专题报道了车一鸣,称青年陶瓷画家车一鸣成功运用高温颜色釉绘画,为景德镇陶瓷装饰贡献了一门新题材,更是为千年瓷都开创了一代新画风。因成果显著,车一鸣从江西高级工艺美术师晋升为省工艺美术大师。
图九:美国中文卫视采访艺术家谢古道
图十: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博物馆首任馆长潘震宙对谢古道窑变陶瓷作品赞誉为“国宝”
青年国画家谢古道,可谓是近年来瓷都景德镇杀出来的一批马,也是山水高温颜色釉的瓷画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在港澳台和国际上影响率与日俱增。谢古道毕业于景德镇陶院国画系,宋元体山水国画堪称绝品,高温颜色釉瓷画师从车一鸣大师。
年后谢古道窑变山水自成一派,不断在探索中开拓创新,在国内外大赛中不断摘金夺银的之际,为了吸取更多的营养,脱产到中国美术学院读研进修,专门研究宋元山水国画技法。谢古道在扎实的国画基础上,深得高温颜色釉精髓,无论国画山水和陶瓷窑变作品意境深幽,取法宋元山水诸家之长,有先贤山川之浑雄,有清人林木之秀润,色调古雅。高温颜色釉瓷画将东方古老的工艺材料与现代艺术理念、西方艺术元素相结合,浑然天成,抽象与具象同现,使高温颜色釉瓷画焕发出无穷的艺术魅力。由于高温颜色釉瓷画作品的唯一性、偶然性及画面的唯美性、抽象性和装饰性,契合了大众的审美趣味,正迎合谢古道富有向艺术挑战的心态,且如痴如醉,一发不可收拾。
谢古道在用釉彩和山石的颜色肌理上,吸取罗学正车一鸣两位大师的精华,作品层次更显丰富,色彩更亮丽;他还尝试张大千的泼彩运用到高温颜色釉的创作中,产生独特的窑变神韵,年在香港国际书画陶瓷秋季拍卖会上,谢古道一幅高温颜色釉瓷画作品《观瀑图》,被一位意大利米兰的收藏家以58万元的高价收藏。藏家是位颇有名气的西方油画家,他认为谢古道窑变山水画作品是东方传统文化跟西方艺术的结晶。谢古道的高温颜色釉作品中山体岩石肌理丰富多样,窑变产生的色彩效果胜似西方的油画却又比油画光亮艳丽,妙趣天成,显得格外高雅而神秘,值得当今西方艺术家学习借鉴。
图十一:谢古道高温颜色釉黄山风云图
图十二:谢古道泼墨山水窑变作品
著名青年艺术家谢古道在继承中创新的“中华魂”长城系列、一带一路丝路情系列、宋元山水系列、黄山烟云国画陶瓷作品深受国内和国际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