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器形、烧制工艺、纹饰等是古代文化艺术的结晶。历代仿制、作伪之风之所以盛行,究其原因,一为赏古悦旧,一为利之所趋。由于明、清两代以来,瓷器制作工艺日臻成熟、完善,各种釉瓷相继出现,仿制前朝影响较大的瓷器制品已成为可能。于是民窑仿官窑、后期仿前朝的现象越来越多,形成了瓷器文物辨伪中的特殊问题。
由于瓷器仿品许多都十分精致,同样可作为文物来收藏,如清代乾隆朝仿宣德青花瓷、哥窑瓷很多,但本身制作就十分精致,也无需假冒,在底款上就明确写有“大清乾隆年制”字样。这类情况相当普遍。至于民间烧制的瓷器仿造官窑产品以抬高身价,这种情况自然会有很多破绽。例如,至今景德镇生产的一些青花瓷器尚用“乾窿年制”字样,这只是一种仿古制品罢了。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部分仿制瓷器一概按伪作论。瓷器作伪的手法很多,而其仿制水平也很精湛,几乎可以乱真。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作伪的手法,而且要掌握历代瓷器制品的基本特征,以此为标准来进行鉴别、辨伪工作。
辨识一件瓷器文物应该从器物的形制、制作技术、釉料使用及纹饰和堂款等特征来加以综合分析,以便确定年代辨明真伪。
历代瓷器器形的演变特点
历代瓷器器形同陶器一样,依各时期的制瓷业发展水平及时代风尚而具有不同的特点。
原始瓷器产生后,它的种类几乎和同时代的陶器、青铜器一样,有碗、盂、豆、盘、簋、杯、罐、鼎、尊等。器物一般为直口或侈口,直腹壁,小平底,胎壁也较厚。至汉代,瓷器器形有壶、甑、瓶、罐、鼎、盆、碗等。盆一般较大,大口,腹部上部分大,中下部分收束,底部变小。
汉代瓷碗多以直口、直腹、平底为特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瓷器品种出新,类型增多,归纳起来主要有罐、谷仓、尊、壶、耳杯、碗、盘、洗、高足杯、瓶、水注、熏炉、唾盂、虎子、砚台、镇墓兽等,使用范围明显扩大。这时期的器物口沿一般多呈盘状或杯状。
隋代瓷器种类又大大超过了前朝,按用途分类也较细,如盛储器中的壶、罐、盆、钵、缸、盒;饮食器中的碗、盘、杯、尊、盂;室内用具中的枕、三足炉、灯、烛台及明器中的井、柜、房屋、凭几、凳子、俑人、镇墓兽等。
唐代是陶瓷器制造业蓬勃发展的时期,三彩陶器独领风骚。瓷器器物有罐、瓶、尊、壶、碗、匣、盘、钵、杯、唾盂、盏托、扣盒、水盂、砚台、枕、俑人等。许多器物造型十分独特,如隋、唐时期的瓷壶多为凤头壶和鸡首壶,体大,厚重,造型生动活泼,很有特色。
宋代制瓷业发展很快,各窑口无论从胎土、釉色和造型上都各具特色。定窑瓷器胎体质细而薄,器形多盘、杯、碗等小件器。钧窑瓷器胎体比较厚重,多产仿古铜器器形,如盆、碗、盂等。耀州窑瓷器品种较多,如盘、碗、瓶、尊、壶等最为常见,其中梅瓶口小,细颈,广肩,长腹,特征明显。龙泉窑青瓷厚重粗糙,器形多盘、瓶等。
元代瓷器中,器形多瓶、罐、坛、碗、盘、壶等,一般胎体均很厚重。
明、清两代瓷器品种过多,可以说器形千变万化,涉及各种用途,无法一一列举。但在某一时期出现的独特产品仍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如明代早期出现的僧帽壶,造型奇特,是一种独有的器形;永乐时的压手杯也蜚声于文物界。明代宣德年间生产的一种由西亚传人的“无裆尊”,作为一种祭祀时托祭盘用的器件,只在清代乾隆时有过仿制品外,为宣德朝独有器物。明代成化年间出现的瓷器多为小件器,其中最具特色的如鸡缸杯等。又如明代弘治年间崇尚黄釉器,其中的黄釉盘颇为典型。再如明代正德年间瓷器中室内用具增加,如笔架、插屏、水洗等很有特点。到明末时,《景德镇陶录》记载,几乎“制作盖考,无物不有”。厚重的大件器物如鱼缸、大罐、大瓶、瓷纫墩等都十分突出。
清代瓷器的造型品种更为丰富。器物蕴以新意,独树一帜。可以说,清代宫廷用瓷是中国历史上瓷器造型最优秀、品种最齐全的时代。清代前期,康熙朝的瓶和尊最具特色,天球瓶、梅瓶、棒槌瓶、柳叶瓶及琵琶尊、马蹄尊、象腿尊、风尾尊、观音尊、太白尊等,应有尽有。雍正朝多小型器物,精巧玲珑,造型丰富多彩,其中以各式盘、碗、盖碗为佳。乾隆朝的瓷器制作达到鼎盛时期,瓶类中的转颈瓶、转心瓶较以往技高一筹。大型粉彩瓷器造型新颖,尤其是仿制历代名瓷的作品无不达到以假乱真、鬼斧神工的地步。自嘉庆朝以后,创新之作顿减,这和国力衰微有重大关系。
瓷器工艺的发展规律
从制作工艺上看,瓷器修坯留下的痕迹往往是我们鉴别瓷器真伪的一个依据。例如,元代瓷器的底部修坯一般不很规整,往往会露出一个乳突状的尖锥修坯的刀痕。到元末明初时,瓷器底部的露胎部分就很平整细腻了,在旋坯工艺制作时留下的同心圆纹路也极规整。明末清初时,不少民窑瓷器的底部常会有明显的轮状旋削痕迹,一般人称为“主跳刀”,这种现象在官窑瓷器中是难得见到的。
瓷器入窑烧制前后出现的一些痕迹也是我们必须把握住的。如唐代入窑呈每件叠压状,器物中往往有一个耐火泥做成的垫饼。在瓷器出窑时再将垫饼敲掉,从而在器物底沿出现一圈支钉痕迹,十分明显可辨。宋代由于常用一个圆形垫饼或垫圈,所以宋代器物的圈足相对就高些,足圈内没有上釉。因为碗心往往有垫圈,所以敲掉垫圈后,底部是涩胎无釉。明代一些民窑还将瓷器底部撤上一些粗砂面,于是形成砂底足。这些不同的制作方法为我们鉴定瓷器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瓷器的纹饰和胎釉
釉料和釉色是瓷器的一个特点,也是辨识的重要标准。把握住不同时代的瓷器装饰纹样和艺术风格,了解一个时期绘画原料的特点,就能比较容易识别一件文物的年代和真伪了。由于历代瓷器的情况不同,问题较多,差异也相当大。瓷器的装饰纹样和绘画艺术一样,有着鲜明的时代风格,尤其是瓷器作为广大民众的生活用具,更具有民俗风情,时代特点强烈。皇家御用瓷器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原始瓷器阶段,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青瓷制品,一般光素无纹,个别瓷器上略有回纹、方格纹、直线纹等简单纹样,没有什么显著特征。汉代的瓷器纹饰也很简单,多是拍印的钱纹或弦纹,朴素大方。
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情况有了变化,内容丰富,制造技巧显得高超。用于装饰的手法有刻印、模印、贴花、堆塑、镂雕、施彩等工艺。图案呈多样化趋势,如花草、动物、人物、建筑等内容的彩绘和雕刻都十分生动和贴近生活。
隋、唐时期瓷器的装饰手法充满生活气息,无论是绘画、划花、刻花、印花、堆贴、捏塑等手段都得到了充分展示。在纹饰内容上,主要以花卉和人物为主,花卉如忍冬、莲瓣、梅花、菊花、葡萄、蔓草等,人物以舞蹈、杂耍艺人形象最为生动。这反映出大唐盛世时文化生活的发达。
宋代是我国陶瓷艺术发展的高峰期,独具风格的瓷窑体系已经建立,各窑之间风格迥异,色彩纷呈,如定窑的刻花、划花;耀州窑流行的印花;磁州窑的黑色彩绘等各具特色。装饰纹样的题材也大大超过了隋、唐时期。花卉题材千变万化,成为宋代各窑系的主要装饰题材,也经常使用寓意吉样美满的花卉、动物组合纹饰。人物山水彩绘的场面宏伟,与宋代的中国画特点十分贴近,同时融人民间艺术特色,显得意趣横生。
元代瓷器出现了青花和釉里红釉色,开创了以后瓷器釉色的新领域,为瓷器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从纹样特点来说,以花卉为主,气势豪放、粗犷,但人物形象画较少。前人曾总结说,瓷器装饰画中“元代人少,永乐无人,宣德女多男少”。如果称为规律,也不尽然,但它反映了一个时期彩绘瓷器的某些差别,还是有些道理的。
明代瓷器主要釉色特点是以青花为主的瓷器釉色得到空前发展,同时出现了斗彩、五彩的彩釉瓷。青花瓷从元代到明初永乐、宣德年间,采用了进口的钴料“苏泥勃青”,所以这一时期的青花瓷色调不够稳定,浓艳,色呈靛蓝,并出现铁锈斑痕和晕散现象,后世很难仿学。宣德以后的青花瓷釉料多采用国产钴料,提炼纯净,色调稳定,淡雅柔和。其间也有变化,如正德年间使用瑞州石子青料,在烧成后的青花彩中,蓝中泛灰,成为特色。嘉靖年间,将瑞州青料与云南产的回青料相配合使用,青花色显得浓厚了许多。
明代宣德朝始创至成化年间成就突出的一种名贵的新品种是斗彩瓷器。斗彩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绘相结合的装饰艺术。先用青色料在胎上绘出纹样的轮廓线,罩上透明釉,烧成淡描青花瓷器,然后在釉上依轮廓内填色彩绘人炉烘烧,使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绘构成完整画面。有时我们将这种做法称为“填彩”。斗彩使用的彩料多为天然矿物,色彩鲜明,其中成化斗彩的釉上彩以鲜红为显著特征,其色艳如血,其他色彩中如鹅黄、杏黄、水绿、孔雀蓝、葡萄紫等也十分艳丽夺目。斗彩彩绘内容十分广泛,尤以婴戏图、子母鸡、草虫等最佳。斗彩瓷器一般小巧玲珑,人称“成化无大器”,也是因为成化年间以斗彩瓷器为代表。
五彩瓷器在明代也十分盛行,洪武年间在元代五彩基础上就有所发展。宣德年间出现了青花和釉上红相结合的新型制瓷工艺。成化年间用绿彩描绘纹饰,出现了绿彩的特殊品种。正德年间专以三种素色加以彩绘,人称“正德素三彩”,三种颜色以黄、绿、紫为主色,明净淡雅。嘉靖、万历时期是五彩瓷器的主要发展时期。嘉靖时在原有五彩基础上加入金彩,使器物显得富丽堂皇。
清代瓷器的新釉色更加增多,其中以青花和粉彩瓷器为代表。清代青花瓷器主要采用浙江钴料,康熙时绘画内容多以戏曲人物、祈福求样图案为主。雍正时,青花色淡而深沉,其间官窑仿明代宣德青花瓷很有特色。由于用笔点加深色来仿造外来钴料所呈现的自然斑,效果不十分理想、不自然,时而会露出人为修饰的痕迹。这时的纹饰以龙风纹为主,其他如人物及吉祥图案也并不少见。
乾隆时,青花瓷器图案精美、新颖、繁缛多姿,釉色鲜亮、浑厚。纹饰清晰沉重,蓝中泛黑,整体感觉更加明快。乾隆朝以后,青花瓷器多沿袭清初旧制,很少特色了。清代粉彩瓷器,创于清初康熙年间,为釉上彩,因彩料中含有“玻璃白”粉而得名。色彩较原五彩瓷器更加柔和、淡雅,所以也称为“软彩”。雍正时,粉彩普遍使用,图案多为花卉,也有人物、山水画。乾隆时,粉彩开光瓷器创出新意,别有意趣。
雍正时还出现了一种新瓷器,即“珐琅彩”瓷器。珐琅彩是用铜胎画珐琅的彩料施于瓷胎上,所以也称为“瓷胎画珐琅”。这种瓷器深受当时帝王喜爱。珐琅瓷胎极薄,颜料来自西方,加以绘画精细,技术很难掌握,不易烧制,所以产品数量很少,极为名贵。雍正和乾隆两朝均有制作,以后就很少见了。
清代的单釉瓷中还有几种十分出色的产品。康熙年间制作的“郎窑红”釉。它因江西巡抚兼督陶官名为郎廷极而得名。这种红釉色如凝血,玻璃质感很强,表面开冰片纹,器口垂釉现象突出,十分华贵。另外,康熙时还生产一种“豇豆红”釉,釉面呈浅红色,时有绿斑,酷似红豇豆色,也有人称为桃花红,其色淡而不俗,甜润秀美,由于烧制时温度和空气控制难度相当大,产量也很少,且釉色极易脱落,难于保管。雍正时出现了“窑变釉”。这种新品种出于仿钧釉,釉中呈色剂以红为主,釉质肥厚,艳丽悦目。乾隆时,窑变釉瓷器数量更多。雍正、乾隆时期另一个釉色新品种为“炉钧釉”。它的釉色红中泛紫,红点多,青点较少,状似高粱穗色,故称“高粱红。其余,如康熙年间创造的“茄皮紫”、“洒蓝釉”;雍正朝新制的“茶叶末”釉、“珊瑚红”釉等都各有特色,红极一时。
由此可见,原料的成分、釉色的特征是我们鉴定年代及真伪的重要参考。如一件绘有明代款识的瓷器,釉色却是清代创制的窑变釉等新釉色,那这件作品定假无疑了。
辨伪瓷器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1)分类法:将各时代的同类器(包括相同器形、相同纹饰题材)理出发展序列,先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再找出它们的不同点,摸索它们的发展规律和各时期的特征。
(2)比较法:主要是利用考古发掘出来的、有地层年代的器物作为标准器物,将所需鉴定、辨伪的器物与之比较,从而得出鉴别的结论。
(3)鉴别法:利用同时代的同类器或不同类器上的时代特征来对照、比较所需鉴别的器物,从而得出综合鉴别的比较合理的结论。
历代文物鉴赏家对瓷器的辨识下了很大力气,总结出较多的经验。《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曾说:“辨其色泽,度其厚薄,审其片纹,观其气泡,用手摸,以别粗细,用手扣敲以察音响”,这也是鉴定瓷器通用的手段。总之,鉴定、辨别中国古代瓷器,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再从造型、纹饰、款识、釉质、釉色、胎质等几个方面着眼,同时注意全面加以详查,在掌握出土的或传世标准器物的前提下是一定能够辨别出真伪、鉴定出好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