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带你了解各时期釉里红有哪些特

“青花瓷”在我国瓷器发展历史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那么与其同属釉下彩范畴的“釉里红”更是有着瓷器贵族的美誉。

年一只明洪武釉里红玉壶春瓶在香港佳士得的春季拍卖会上以RMB81,,的高价成交。

年一只清乾隆釉里红穿枝螭龙图葫芦瓶在香港苏富比以RMB38,,的价格成交。

如此价格被冠以“贵族”,真的是实至名归了。接下来笔者就带领你去认识认识何为“釉里红”?

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种釉下彩绘,是指用铜红料在胎上着彩,然后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中一次烧成,使釉下呈现红色花纹的瓷器。

其虽创烧于元代,但数量极少,可谓凤毛麟角。原因是铜离子对温度极为敏感,在窑炉中火候不到,呈现黑红色或灰红色;火候销过铜离子便挥发,从釉层中逸出,呈现特有的飞红现象或干脆退色,纹饰不连贯。当时烧柴窑很难控制窑温,只有凭把桩师父的经验与取出火照对比,无法大规模生产。而且元人尚白,汉人尚红,民族认同感也有别,所以釉里红产量一直很小。

因此发色纯正的釉里红瓷在元代很少见,大多是灰红色。明代洪武时期釉里红仍然较少,发色多是比较淡的红色或偏灰的红色,但较之元代有了很大提高,永乐宣德时期的釉里红发色极佳,浓厚鲜艳似宝石,也有淡红色的,这与当时的透明白釉提炼已达到极高水平有关。宣德以后釉里红走下坡路,直到清代康、雍、乾三朝才得以复苏,这时的釉里红发色较为纯正艳美。

那么明清各时期的釉里红瓷器都有哪些特征?

洪武时期:

早期的洪武釉里红发色多呈黑红跟元代的是差不多的,发色不够鲜艳,可能是因为比较难以烧制,一些釉里红被烧成了"釉里黑"的瓷器也未被打碎埋掉。该时期发色区域比较宽广,自灰黑至暗红,且时常因釉里红料研磨不细而出现类似元青花青斑感觉的局部红斑,即使这样,釉里红的品种还是贯穿了这个时期,洪武中、晚期的釉里红较多呈纯正红色。同时还经常带有露釉、淌釉等时代特征,总体而言,时代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很容易与其他朝代制品区分。如下图,此器为洪武后期制品可能性比较大,釉里红发色呈暗红。由于釉水厚,器足出现明显淌釉现象(现在仿品一般没有相似的淌釉现象)。

永乐时期:

此时的釉里红大器,除前述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的署永乐元年与四年款供器双环大耳瓶外,还有缠枝莲三足鼎炉器口齐平,折沿束腰,圆腹下承三足,朝天双耳;其造型与“大明永乐年施”铸字款的红铜鎏金大炉完全一致。除此,小件器皿有胎薄体轻的梨壶及盘、碗等,色泽鲜艳,可与同时期的鲜红釉媲美。

宣德时期:

这一时期的釉里红烧制的极为成功,摆脱了元末明初那种黑红、粉红的晦暗色调,形成鲜艳的宝石般红色。由于对铜红釉的呈色技术掌握的较好,纹饰的浓妆淡抹均能运用自如;即使是淡描,亦色彩鲜亮,纹饰清晰。

成化时期:

过去多认为成化时无此品种,但从现已发现的釉里红龙纹或三鱼碗、高足碗与青花釉里红鱼藻高足碗可以得知,此时的釉里红烧制的亦很成功,呈色浓艳鲜亮,并不逊于宣德时期。

弘治时期:

这一时期烧制的火度把握的不是很好,所以其色泛灰黄,如署弘治官窑款的三果纹大盘。

正德时期:

此时期釉里红少见。一般红色灰暗,远逊于宣德、成化产品,但也不乏成功之作。故宫博物院藏有三鱼薄胎盘、碗,红鱼色调极为浅淡,但饰在肥腴的白釉上,似在水中姿意潜游,若隐若现,仍具特色。

嘉靖时期:

历来,陶瓷中有红釉至嘉靖失传一说。但故宫博物院却珍藏着一件此时的釉里红蒜头瓶,此外,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具小品中,还有几件较为独特的红釉器,由此证明嘉靖时景德镇仍能烧制釉里红与红釉品种。至于失传一说,笔者认为,并非失传,而是因为此时与红釉并存的创新品种矾红彩釉的出现。如故宫博物院所藏嘉靖红彩釉盘,即为此类矾红彩的典型。

万历时期:

署万历年款的红釉器,至今尚未见到。但万历官窑釉里红三鱼碗、高足碗等器皿上,其所填红釉或釉下纹饰却呈色鲜红,十分悦目。而以青花相关的一类官窑器物,釉里红色调却不艳丽。如莲瓣式洗,莲瓣上所绘的釉里红,若你手上有珍品藏品困于出手,想寻正规平台参与拍卖,有缘者可与笔者沟通壹捌捌贰叁捌、贰柒捌肆捌浅淡如粉红色;又如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闹学园”碗,其青花色调浓艳,釉里红却为铁红色。民窑中,这类青花釉里红器物也时有所见。

康熙时期:

康熙时期非常重视发展这一著名的传统品种,因而取得了仅次于青花的卓越成就,这时的釉里红色调大多浓艳鲜亮,纹饰与青花器一样清晰,浓淡相间。在早期的十年中,釉里红色调既有多重表现:浓重的有凝厚感,浅淡的呈粉紫色;细笔线条清晰而深沉,如同刻划一般。中期的龙、凤纹饰,线条清晰;釉里红三果纹饰更为清晰,接近明代早期的水平

康熙釉里红仿元代及明代洪武、宣德器有惊人成就,如康熙仿宣德款釉里红龙碗,所绘龙纹酷肖宣德龙,形象凶猛,色调浓重,并与釉下刻出海水波纹,风格古拙,釉面肥润,与宣德器十分相似;但细翻款识却有破绽。以釉里红色作地绘青花龙,此时亦有制作,其釉里红多泛粉紫色,别具一格。

雍正时期:

雍正时又名“宝烧红”。制作比康熙时更为精细,色调也不像康熙时那样浓艳,采用的是轻描淡绘的手法。而另一种以釉里红填绘三鱼、三果和五蝠的,红色却很鲜亮。常见品种还有冬青釉地釉里红龙、凤盘、碗及天蓝釉地釉里红葡萄十方碗等。今年台湾所仿的雍正釉里红三鱼碗,造型与釉面近乎以假乱真,只是青花款识色泽过于漂浮艳丽。

乾隆时期:

此时釉里红的品种的主要特点是:色调艳丽,纹饰清晰,并有深浅不一的多层次色,图案也趋于规矩化。有的为突出主题,以釉里红绘龙纹,而以釉里黑色绘乌云相衬托。

“好酒莫要贪杯,好物仍需多窥”

以上就是笔者今日分享的全部内容,笔者整理不易,如觉得文章还不错请点赞分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536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