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今天来给大家讲讲景德镇哦
首先还是游玩线路和景点介绍呀
Day1龙珠阁——湖田古窑遗址——浮梁古县衙景区
1.龙珠阁
龙珠阁建于景德镇珠山顶上,建于唐代,后来几度兴毁。现在的龙珠阁是于年重建的,是一幢仿明重檐宫廷建筑,采用明四暗七的结构,共6层,高34.5米。现为景德镇官窑博物馆,阁内分为与原官窑相关的资料展示和经由古陶瓷研究所复原的官窑瓷展示两部分。
阁内珍藏有大批官瓷珍品,如青花釉里红万件花瓶、明正统官窑巨型龙缸及珠山出土的明代官窑陶瓷珍品等,还有一些官窑史料,对景德镇官窑器的研究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价值。
明、清王朝曾珠山设立御窑厂,并派督陶官距此坐镇,监造皇宫用瓷。龙珠阁于是为御窑厂的代表性建筑,后逐渐衍化成景德镇的标志性建筑。龙珠阁在唐代叫聚珠亭,宋代称中立亭,明代称朝天阁和环翠亭,清代又改称文昌阁,重建后才改叫“龙珠阁”。作为明清官窑遗址,龙珠阁周围的地底下还埋藏着无数宝贵的文物。
2.湖田古窑遗址
七百年的制瓷历史给湖田留下了大量的古窑、古作坊遗迹,如“葫芦窑”、“马蹄窑”等,在该遗址上建立起来的湖田古窑址陈列馆,展示了在这里出土各种窑具和瓷器。这些古迹使湖田成为我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不断出土的古迹也成了国内外陶瓷考古爱好者的乐园。年,湖田古瓷窑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浮梁古县衙景区
浮梁古县衙位于景德镇北部,距离市区大约8公里,是江南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清代五品县衙。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齐全的县衙机构,还有真人上演类似古装剧中”公堂断案“的桥段,挺有意思的。
走过景区门口刻着“浮梁”二字的牌坊,只见开阔的广场上一条笔直的瓷板路直通前方的城门,远远看去很是壮观。低头看,你会发现地上长达几百米的瓷板上用图文介绍了浮梁和景德镇的悠久历史,包括城市的演变、陶瓷的发展史、重要任务和大事记等等。一路走来,不仅不会觉得闷,而且能对当地的历史文化有个大致的了解。登上城墙,从高处往下看,视野更是开阔。
顺着甬道走过一片徽派小商铺,大约米遇到岔道口,往右50米可去到红塔,往前米便是古县衙。往县衙方向走,首先看到的是头门,里面放置着一个大鼓,是告状人击鼓鸣冤之处,后面的仪门是迎接文武官员的地方。仪门和前方的大堂之间是六部房,分别为“兵刑工吏户礼”,文武分列两边,正向大堂。
所谓大堂就是古装剧中经常看到的“公堂”,是县官举行重大典礼、审理案件的地方。大堂正上方悬着“明镜高悬”的匾额,两边立着“回避”、“肃静”,设施一应俱全。县官的审案台游人是可以坐上去的,那感觉就像自己真做了一回县官一般。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大堂每天会有4场升堂表演(10:00、11:00、14:00和15:30,供参考),上演类似小偷偷盗陶瓷之类的断案情节,县官威风凛凛,挺逼真的。升堂表演到时前往观看即可,无需另外付费。
大堂后面的中轴线上是二堂和三堂,分别是侍从的休息室和县官会客、吃饭的地方,穿过三堂后面的后花园,旁边还有一个香山别墅。白居易年轻时曾寓居浮梁,后来写《琵琶行》时,一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脍炙人口,这别墅就是为了纪念他而修建的。里面有很多对联,值得细细揣摩,还有一个茶室,可以小憩一下。
县衙的中轴线两侧对称分布着军粮库、校场、膳房、牢房等机构,很是齐全。一路走来,可以了解许多古代县衙机构的设置和作用。其中,校场内有一射箭场,可以玩玩射箭(需另付费,大约10元5支箭)。
至于县衙右边的红塔,它是一座九层的古塔,大概是景区中看上去最古老的建筑了,感觉旧旧的。不过很可能只能在一层看看,不能登塔,去拍拍外观就好。
Day2景德镇陶瓷学院——明清园——中国陶艺中心
1.明清园
明清园位于景德镇雕塑瓷厂厂区内,是景德镇国际陶艺中心所在地,为仿明代徽派建筑群。园内的瓷器街是景德镇古代瓷器商业街的再现,许多工艺美术大师在此设工作室,展示着巧夺天工的陶瓷雕塑技艺。每个周末早上都有瓷器集市,露天的摊,东西又多又好玩,外地看不到的。较多搞创作的学生、艺术家以及陶艺店铺。周六上午还有以陶瓷学院学生为主的陶艺地摊活动。
2.中国陶艺中心
中国陶艺中心,又名全国中小学陶艺培训基地。是经国家教育部年批准成立并授牌的、面向国内外青少年学生和陶瓷艺术爱好者开放的实训、实践场所。基地南邻景德镇高专、北接昌南大道,占地面积亩,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建有陶艺制作、学习培训、活动展示、食宿餐饮、休闲购物和体育军训等六大中心。基地座落在茂林修竹之中,与景德镇市文化博览区(古窑)联袂相耀,是景德镇“千年华诞”十大公共建筑之一,已列为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
陶艺中心是青少年学生陶艺制作实践和美术班学生实习的场所,并可接待国内外师生前来进行陶艺培训和创作。大楼建筑面积平方米,内有练泥、做坯(拉坯)、印坯、利坯、画坯、吹釉、画瓷、泥戏、烧窑、包装等工具和设施。还设有景德镇陶瓷通史等爱国主义教育长廊。陶艺中心供游客体验捏泥、雕塑、印坯。游客可以在此发挥自己的艺术想像空间,尽情地感受泥性。
Day3高岭山——瑶里景区
1.高岭山
高岭山作为陶瓷原材料的产地,“高岭”已成为陶瓷原材料的代名词。在元代,高岭土加瓷石这样一种二元配方的制瓷工艺的产生,为此后景德镇制瓷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高岭山虽然已不再出产高岭土,但是,由于她在陶瓷史中的地位和大量的古遗迹,高岭至今遗存的明万历、清雍正所置的石刻,记述了当年开采高岭土的繁荣盛况。明、清矿坑遗址和尾砂堆的遗存明显可见,每年来高岭山观光的游客仍然为数不少。另外,高岭山的自然风光在景德镇也堪称一绝。
2.瑶里景区
瑶里古称“窑里”,因是景德镇陶瓷的发祥地而得名。这里没有太多游人,有的是安安静静的徽派老建筑、山水景色,以及古时制陶业昌盛时留下的辉煌印记。瑶里很适合悠然地逛逛,夏天草木茂盛的时候拍出的照片尤为好看。
瑶里景区包含5个子景区,从东北至西南依次是:汪湖生态游览区、梅岭休闲度假区、绕南陶瓷主题园区、瓷茶古镇游览区、高岭土矿遗址园区,这几个子景区分布得较为分散,瓷茶古镇和汪湖之间相隔十几公里,又没有班车,因此通常吃住在古镇上,然后花1-2天包车游玩这几个景区。
游人首先到达的一般是瓷茶古镇,进入景区大门就是售票处,通常会在此买票,在子景区买票也可以。如果你打算参观景点,买景区5景点联票比较划算(联票2天有效)。若只是为了看景点,其实不必在瑶里过夜,所有景点包车一天逛下来足够了,若是抱着散心的态度,不妨多待一两天。这里并没有像乌镇那样进行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当地人的生活和周遭的风景融为一体,原汁原味的空气和山水人文,值得你在此放慢脚步。
在镇里闲逛是免费的。古镇基本是个回字形,闲逛下来大概2小时左右。瑶河水很有灵性,沿路上的高架水渠是瑶里相较于其它徽派民居的最大特点,不仅构景十分漂亮,走在上面还可以俯视古镇。镇里的明清商业街也值得逛逛,虽没有当年繁华,但商业氛围十足,沿路都是卖碱水粑的,一种长得有些像肥皂,吃起来类似年糕的食物,是当地最出名的小吃,可以买来尝尝。
包车从古镇出发,第一站去到最北的汪湖,汪湖其实不是湖,而是这里有姓汪、姓胡的两大家族。这里能算上瑶里景色最好的地方,除了好几处瀑布,还有一片原始森林,里面许多十分高大的树,天晴的时候在树荫中行走,地面上树影斑驳,拍出的照片也十分好看。在梅岭主要看张氏宗祠的古建筑和一片千年古樟群,还可以走走麻石铺就的徽饶古道。此外,有不少影视作品曾在这里取景,最出名的要数《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走过的红军桥,不可错过。夏天的时候还可以去景区旁边的瑶里漂流玩水(另付费)。绕南陶瓷主题园区最靠近古镇,是几个景区中比较有趣的一个,里面不仅可以看古代的窑口,还有一个可以自己玩陶、拉胚的体验活动。
以上几个景点玩下来大约4-5小时,高岭土矿遗址园区由高岭和东埠两个景区构成,这里是当年高岭土、釉果等景德镇制瓷原料的集散地,盛极一时。如今可以逛逛东埠古街、古码头,看看古高岭矿坑等当年繁华的印记。不过因为它在和其它景点反方向,要去的话会增加一些包车费用,因此去的人不多,可根据个人兴趣酌情考虑。
好啦,游玩线路和景点介绍就到这了哦,接下来给大家讲讲景德镇的风俗民情吧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景德镇手工制瓷是一种民间手工技艺,主要分布在景德镇市城乡各地。
景德镇地处江西省东北部的昌江河畔,境内山丘起伏,松树、杉树茂盛,瓷石、高岭土、耐火泥丰富,为景德镇制瓷业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和原料。以昌江为主流,水系纵横交错,开辟了一条水上的瓷器之路。
景德镇自五代开始制瓷,及至宋代,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产瓷区之一,窑业规模宏大,呈现出“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景象,到元代设官窑机构——浮梁磁局,明、清两代珠山设御厂,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与景德镇制瓷历史并存。它经历了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五代时工艺落后,装烧还没有使用匣钵,采用的是支钉叠烧法,故废品较多,美观较差,宋代,烧出“光致茂美”的青白瓷,工序日益细化,普遍采用拉坯、印坯、利坯、修足、蘸釉、荡釉等工艺,又有了匣钵仰烧、垫钵覆烧支圈覆烧等装烧技法,成型工序初步建立。元代,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及青花釉下彩绘技术,明、清两代,景德镇制瓷业进一步分工,出现了过手七十二道工序,“其中微细节目,尚也不能尽也”。制瓷手工工艺体系基本完善。采矿、淘洗、制不(读音dun)、练泥、陈腐、拉坯、画坯、施釉、烧窑、画红、烧炉、选瓷、包装等一系列工序环环紧扣,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各行各业都有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景德镇手工制瓷业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其中御窑厂,生产组织更为完备,分设了各种专业作坊:如舂碓陶土作坊,大小圆、琢器坯胎的作坊,匣钵的作坊,以及泥水、大木、船木、铁作等,辅助性作坊。
千余年来,景德镇制瓷业集中各地技艺之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手工制瓷工艺生产体系,创造了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灿烂的一页。但与现代化制瓷工艺相比,手工制瓷工艺耗时多,劳力过大,产量成品偏低,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正濒临消亡。近年来,专门成立了陶瓷文化博览区,调集有特长的老艺人以“带子传艺”的方式生产、献艺,继承、保护、展示,以求重现辉煌。
景德镇瓷业习俗
景德镇瓷业习俗(第一批省级)
景德镇瓷业习俗是景德镇千余年来瓷业生产过程中形成、发展并传承至今的民间行业传统仪式、节庆活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主要表现形式有祭窑神、吃“知四肉”和烧太平窑等重要的行业习俗。
祭窑神:窑神童宾是瓷器制作行业崇拜神,又称“风火神”。它产生于明万历年间(公元—年),盛行于清(公元——年)至民国时期(公元年—年),清代(公元—年)年希尧《重修风火神庙碑记》、唐英《火神童公传》都有记载。至今窑神童宾传说在景德镇广为流传。清代(公元—年)督陶官唐英为童宾神庙取名为“佑陶灵祠”,童宾亦成为景德镇陶瓷业的祖师神,年年祭祀,传承至今。每年农历四月十五,瓷业民众及广大市民都在景德镇市御窑遗址,隆重举行佑陶灵祠迎神祭祀活动。
吃“知四肉”:是纪念清代(公元—年)为瓷工争取福利的蒋知四而形成的一种行业饮食习俗,每年农历九月初八在成型坯房举行。表达对历史上1领袖的崇敬,抒发景德镇瓷业工人追求幸福生活的真挚情感。
烧太平窑:是在每年中秋之夜昌江沿岸景德镇瓷业工及儿童共同参与的象征性的烧窑活动。它是运用景德镇瓷工喜爱的烧窑形式,和中秋佳节赏月的室外活动相结合,形成景德镇最具特色的节日习俗。
景德镇瓷器行业习俗对于瓷器行业从业者具有凝聚力,对于景德镇市民具有影响力,表现出鲜明的地方文化和行业文化特色,是景德镇瓷业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习俗历史悠久,是行业习俗不可多见的活态传承样本,具有重要的民俗学价值。
景德镇瓷业习俗文化是景德镇制瓷历史的伴生物。考古调查资料显示,景德镇自五代(公元-年)小规模地生产瓷器,景德镇瓷业习俗也当始于五代。宋代(公元-年),景德镇瓷业逐步发展到“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规模,《陶记》描绘的“利坯、釉坯之有其法,印花、画花、雕花之有其技,秩然规则,各不相紊”,景德镇制瓷工艺体系初步形成。至此,景德镇瓷业习俗已初具雏形。元代(公元-年)发明了“二元配方法”,创制出精美优雅的青花瓷,极大地促进了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景德镇瓷业习俗。
明代(公元-年)以后,由于各代皇帝都非常重视景德镇制瓷业,加之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刺激了景德镇制瓷业的蓬勃发展。到明中晚期,几乎所有散落在乡村的小窑作坊都集中到城区,形成了众多的手工业工场,吸纳了大量的从业人员。“窑户与铺户当十之七八,土著十之二三”,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五方杂处”,“十八省码头”的陶瓷大都会为景德镇瓷业民俗文化在清代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这时,景德镇产生了对窑神童宾崇拜的行业祭祀习俗,并在烧窑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清王朝(公元-年)袭明代旧制,在景德镇珠山设厂造瓷,并确立“官搭民烧”的管理制度,使“景德镇一镇,熙熙乎称盛观矣!”同乡会、行帮应运而生;各地会馆迅速发展;各种行规也日益增多;出现了为纪念瓷工争取福利的蒋知四而形成的吃“知四肉”行业饮食习俗,并产生了中秋节烧“太平窑”的节日习俗等等。至此,景德镇瓷业习俗文化体系已经形成。
民国时期(公元-年),景德镇瓷业习俗内涵日趋丰富,在祭祀方面,已出现了“暖窑神”、“开禁迎神”、“窑厂酬神”等多种祭窑神活动;在饮食方面,常以“吃知四肉”、“吃泡茶”、“吹灰肉”等定事的特种方式来提高瓷工们生活待遇,以激发瓷工们生产积极性;在节日方面,有中秋节“烧太平窑”、“花朝起手”、“中元节定事”等传统习惯。然而,其中以“祭窑神”、吃“知四肉”和“烧太平窑”最有特色,并且这三种瓷业习俗自古传承至今,连续不断,已成为景德镇独特的都市习俗。
古戏台营造技艺
古戏台营造技艺(第四批国家级)
古戏台建筑技艺是乐平民间乡土建筑中一项重要的传统技艺。在古戏台建造传统技艺中,主要由锯工、大木工、小木工、雕工(以木雕为主,也有砖雕、石雕)、泥工、漆工、绘画工等通力合作,各尽其能,共同完成一座戏台的制作。戏台采古典牌楼式样加以雕镂、敷金与彩色,取穿斗、抬梁混合架构辅以抱檩、穿枋等,使得戏台“建筑奇巧复杂,装饰豪华艳丽”。戏台由下部宽大的台基、中部的墙柱结构和上部巍峨的屋顶三部合成,形成庑殿厅堂立面形象;戏台主要部件、构件有油梁、狮子枋、八字枋、月亮枋、斗拱、雀替、狮撑、悬柱、吊钵、吊篮、屏风和花格窗棂等。在古戏台建造过程中其雕塑最为关键并有着其独自的特色:一是雕塑种类齐全,浮雕、平雕、阴刻和镂雕皆备,极少二次打磨,刀痕清晰有力,质感亲切;二是突出浮雕,特别是油梁和狮子枋浮雕深达2-3寸,以便民众远视和仰视,立体感强,栩栩如生;三是雕塑内容丰富,以戏文人物为主,花鸟风景为辅。
迄今,乐平现存明清以来的多座古戏台,每年仍接纳赣剧演出和其它剧种演出余场,彰显乐平古戏台建筑技艺的传承。
乐平,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南昌、九江、景德镇的金三角地带,素称“赣剧之乡”,是赣剧的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物阜民悍,文风昌盛,尤以乐平之东南乡为烈,各大姓械斗不断,攀比之风不绝。随着戏曲的不断发展和攀比的持续高涨而兴起的古戏台遍布城乡各地,明朝至今,长盛不衰,乐平,也被称为“中国古戏台博物馆”。(吴炳黄,乐平古戏台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早在4-5万年前,乐平境内就已有了人类打制石器的文明曙光,而遍布全境的先秦文化遗址发现有20余处。秦代之后,乐平农耕经济的发展一直走在时代前列。东汉光和元年(年)置县,因县治南临乐安河,北接平村,故名乐平。元代以降,乐平已然杂剧盛行,立足江西本土的元代杂剧家赵善庆,乐平赵家湾村人,其《醉写满庭芳》、《骊山大德舞》等八部杂剧,被世人誉为“蓝田美玉”、“佳者足追张小山,马致远”。有了戏曲剧目,就会有演出戏台。入明之后,江南一些宗族制度比较发达的地方,纷纷“联宗立庙”,并在庙堂里附建戏台,以敬祖娱神,教化族人。于是,一种永久性的用砖、木、石材构建的戏台,在伴随着祠堂庙宇的兴起中于乐平应运而生。
首先,乐平具有丰富的建造戏台所必须的木材物产,尤其是樟木资源“甲于他邑”,这种阔叶树材质较硬,刨削后表面光泽好,纹理美丽、耐磨,主要要用于小木作。这种良好的自然环境也为乐平古戏台建筑技艺的产生和发展的提供了优越条件。
其次,由于民众喜爱戏剧,建造戏台演戏就成了他们代代相传,自娱自乐的娱乐方式。在乐平农村有这样的俚语:“三天不看戏,肚子就胀气。十天不看戏,做工夫没力气。一个月不看戏,见谁都有气。”可见,乡民的精神所求、戏瘾之重。也正是因为有了如此众多的戏迷,才使得多座戏台笙歌不断,锣鼓铿锵,才使得乐平的乡风戏俗日久弥新。
第三、攀华宗,打械斗的风俗促进了乐平古戏台的发展。乐平农村,几千年来始终保持着氏族宗法血缘传统,聚族而居、同姓一村,这种传统又通过宗谱和祠堂不断得到强调和巩固,戏台的出现也是这种传统外化形式。乐平人对宗族血缘看重和依赖,有关宗族的荣耀,小到添丁进口,大到升官显耀,便只有通过戏台向外界尽情地展示。没有一座庄重雄伟的戏台来举行隆重的仪式,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乐平古戏台的兴起是以乐平强大的宗族势力为后盾的,又通过宗族间的互相攀比而不断发展的。
目前已知的有记载的乐平古戏台最早见于明代,这源于弋阳腔的发展和影响。乐平现存最早的戏台是明末崇祯年间的涌山村昭穆堂戏台,这是一座祠堂台。明末清初,在祠堂中多建造戏台,这可能与当时的统治制度有关。嘉靖年间,“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圣旨颁布后,一些聚族而居的宗族,纷纷兴修宗祠神庙,作为“庙貌增肃”之一部分—戏台便借机进驻祠庙,成为一族或一村人民敬神或节庆活动的重要场所。此时的戏台,整体高度不得超出祠堂正厅外,甚至是色彩、文字,也只有祠堂正厅可以享用,戏台则不得配之,因为此时“戏曲和礼乐教化的结合同时也使得戏曲和神庙祭祀的关系更为密切,戏曲因此反而更难获得独立的发展空间,戏台依附于神庙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更难发生改变”。于是,乐平的建造者就在戏台的牌楼取样,梁柱选材,雕刻技法上竭其所能,追慕戏台的气势宏伟与做工精美。
到清嘉庆、道光的时候,乐平戏台的建造,开始出现裂变:戏台开始从祠堂中剥离出来,其空间格局是戏台与祠堂大门相互正视,中间隔一空旷看场。这样一来,戏台就不再附属祠堂,而是独立于祠堂之外,成为主体建筑的戏台。裂变的结果是除了一部分仍恪守传统在祠堂内造戏台外,出现了一批身附魂离式的双面台和身离魂附式的、身离魂离式的万年台。身附魂离式的戏台,打破了中国古戏台建筑以往坐南朝北,面向主殿的规制,实现了从娱神到娱人的过渡性转变,使乡村戏台真正成为公众娱乐场所,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身离魂离式的万年台,戏台对面既没有神庙也没有祠堂建筑,是现代戏台的先驱。
晚清民国时期,虽然社会动荡不安,乐平戏台仍兴建不止,不过,此时乐平戏台建造的不少,创新的却不多。
好啦,今天给大家介绍到这了哦,大家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