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繁荣,中华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兼容并包,从其他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佛教即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发源于印度,自汉朝传入我国,在官方和民间的共同推动下不断翻译经典、消化经典,直至隋唐始开宗立派,到达顶峰。佛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和吸收,发展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其教义中的时空无限、体用相即、心性净染等对我国的哲学、道德、文学、音乐、雕塑、美术等各个文化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LOT耿嘉祚、王永宁、袁廷梼、孙古云、泷和亭藏《宋人罗汉册》
宋元间绘本
1册绢本册页装
23.5×18.3cm
估价:RMB,-,
题签:支那宋人罗汉册
题跋:此乃送人罗汉图册,原为百零八尊者像,后累经朝代更迭,战事纷纷,所剩无几,今幸存此二十四尊者像,集成是册,珍若星辰也。明治六年四月,和亭谦藏。
提要:是册收罗汉图24帧,绘制细腻生动,设色饱满,耿嘉祚、王永宁、袁廷梼、孙古云、泷和亭等递藏,贯穿清初至清末,可谓流传有序。
鉴藏印:
1.王永宁:瞻近堂收藏印
2.耿嘉祚:汉川耿会侯书画之章
3.袁廷梼:袁又恺藏书
4.孙古云:孙古云鉴藏书画之印
5.泷和亭:和亭所藏
6.沪园珍视
LOT局部
藏者简介1.耿嘉祚,字会侯,号漱六主人,清初“三藩”之一靖南王耿继茂之孙,其父耿昭忠为清初收藏大家,今世流传之宋、元名迹,其上每有耿氏藏印,耿昭忠所藏多为耿嘉祚继承,后其部分作品流入了清初书画鉴藏家安岐家中。
2.王永宁,平西王吴三桂婿,财力雄厚,嗜收藏,延请陈定为其眼目大量搜求古代书画,因得王羲之《瞻近帖》,命其室为“瞻近堂”。
3.袁廷梼,字又恺,一字寿阶,又作绶阶,清中期著名藏书家,江苏吴县人,少年精于小学,与钱大昕、王鸣盛等人讨论经学,考据精当。以富藏书闻名,有藏书楼“小山丛桂馆”,与黄丕烈、周锡瓒、顾之逵并称乾嘉间四大藏书家,有“藏书四友”之称,因收藏到元代袁桷之砚和袁氏名人砚五方,改名“五研楼”,顾广圻为此作有《五研楼赋》,蓄书先后达7万余卷,皆宋椠元刻及传抄秘本、金石碑版等,著有《金石书画所见记》、《红蕙山房集》、《渔隐录》等。
4.孙古云,吴门古泉巨室,嘉庆朝著名收藏家,孙星衍曾将藏书托付于孙古云,刘燕庭:“吾友孙古云均袭伯,庚午辛未间(嘉庆十五年),不惜多金购古泉,极一时之盛”,并赋诗曰“古云磊落多奇气,博览兼收癖若狂”,孙氏室名“百一山房”,常与名士集会于此,拍品鉴藏印“孙古云鉴藏书画之印”为陈鸿寿为之所刻,张廷济《清仪阁日记》亦载有孙古云之收藏。
5.泷和亭(-),字子直,号兰田、耕香馆、红雪香处等,江户人,日本知名画家,被誉为南画坛的奇才,初学大冈云峰,后入祖门铁翁门下,精研六法,安政元年曾仕事幕府,明治时代为帝室技艺员。有《耕香馆画谱》、《花鸟画谱》等行世。
LOT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八
唐释义净译
南宋嘉定九年()平江府碛砂延圣寺刻本
1函1册黄麻纸经折装
著录:《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年。
提要:千字文编号“傅”,刻工“林”每版5折,每折6行17字。《碛砂藏》是南宋最后一部私刻大藏最,南宋嘉定九年在平江府陈湖中碛砂洲延圣院开雕。
30×11.4cm
估价:RMB45,-50,
LOT佛说观世音菩萨救苦经一卷
明万历二十九年()神宗朱翊钧发愿刻本
1函1册白棉纸经折装
25.8×9cm
估价:RMB20,-30,
万历皇帝发愿题记
韦陀像依万历皇帝形象雕镌
提要:是经棕绫封面,末有万历皇帝发愿印造刊记:“大明万历辛丑年,当今皇帝发心印造,《观音救苦经》、《大宝楼阁》等咒一藏,记五千四十八卷施舍流行,祈愿天下安宁,玉阳时若,百谷丰登,臣民乐业”,韦陀形象依照神宗形象绘刻,颇为罕见。此经以观音之名劝诫众生精进行善,往生无量寿国,我国历代大藏经均未载入,仅存于敦煌遗书。万历二十九年,神宗主持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刚刚结束,民力受挫,选印《观音救苦经》,体现了神宗深刻体恤百姓疾苦之情。
LOT1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
明嘉靖二十六年()司设监太监赵政请印本
36×13cm
司设监太监赵政发愿题记
提要:棕绫封面及题签,装帧考究。此经为正统五年刻“永乐北藏”本,由于请印“永乐北藏”需建寺院储经方有请印资格,故印量极少。赵政,明世宗钦赐提督五军三千营军军务司设监太监,崇尚佛教,曾建“摩诃庵”,位于今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南玲珑巷,铸“摩诃庵铜钟”悬挂其内,摩诃庵铜钟现藏于大钟寺古钟博物馆。
摩诃庵遗址
LOT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一卷
明万历六年()御马监左少监王平请印本
27.5×9.2cm
御马监左少监王平发愿题记
提要:全经赵体手书上板,写刻俱佳,每版5折,每折5行15字。尾有万历六年七月十五日“御马监左少监王平”发愿请印题记,所掌乃御厩兵符等项,与兵部及督抚共执兵柄,实为内廷“枢府”,此外,御马监还管理草场和皇庄、经营皇店,与户部分理财政,为明廷“内管家”,西厂也由御马监提督,与司礼监提督的东厂分庭抗礼。
LOT地藏菩萨本愿经
明嘉靖万历间奉御太监如昙写本
1册白棉纸经折装
34.5×12.2cm
司礼监奉御太监如昙发愿题记
提要:此经每折5行15字,以明代宫廷字体台阁体恭书,笔力雄健苍劲,一丝不苟。尾有发愿题记:"信官司礼监六科廊精微科掌司,奉御太监康朝,弟子如昙书,峕癸卯岁吉旦"。
司礼监,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首,主管皇帝文书、印玺、宫内礼仪等业务,后因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获得参预机务,代皇帝“批红”的权力,遂上升为内廷权力最大之机构,其权力可与内阁首辅匹敌,有“权过元辅”之称,著名宦官王振、尚铭、冯保、刘瑾、魏忠贤等皆曾任司礼监之主管。
LOT菩萨善戒经卷三
南朝宋释求那跋摩译
明洪武五年()刻洪武南藏本
1函1册竹纸经折装
著录:《二十二种大藏经研究》P,中华书局,年。
提要:此经千字文编号“贤”,开宝藏、崇宁藏、毗卢藏中《菩萨善戒经》千字文编号为“念”,赵成藏千字文编号为“克”,永乐南藏千字文编号为“摄”。。。编号为“贤”者仅普宁藏、洪武南藏,普宁藏之版心镌有刻工,拍品则无,应为洪武南藏本。洪武南藏是明代官刻的首部大藏经,又名《初刻南藏》,明洪武五年()敕令于京师应天府(今南京)蒋山寺开始点校,至洪武三十一年()刻完。全藏函,千字文编次天字至鱼字,部,7多卷。永乐六年()遭火焚毁。保留下来的唯一印本,址以年才在四川省崇庆县上古寺中发现,已略有残缺,并杂有部分补抄本和坊刻本在内。
28.7×11.3cm
估价:RMB30,-40,
LOT慈悲道场忏法十卷
明万历三十一年()衍法寺圆经刻本
10册白棉纸经折装
34.8×12.3cm
估价:RMB80,-,
提要:此经首尾完整,缂丝封面,棕绫题签,装帧极为考究,通篇台阁体恭书上板,劲挺雄健,雕印具佳,历经四百余年仍保存完好,足见法宝愿力之强。首册有扉画、龙牌,绘刻细腻,线条条流畅,次重刊序文,由序文可知据元至元间刻本所刻,末册有韦陀护法,万历三十一年衍法寺刊记,衍法寺建于万历三十年,旧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附近。
LOT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卷五百二十九
唐释玄奘译
十一至十二世纪泥金写本
1轴磁青纸手卷
提要:此经首尾全,银栏金字,纸若明镜,金泥耀目,选用材料上乘,恭楷抄就,虔诚不苟,全经共用18纸,每纸21行行17字。
×25cm
估价:RMB50,-60,
印光大师(-),陕西合阳人,法名圣量,字印光,自称常惭愧僧,因仰慕佛教净土宗开山祖师——当年在庐山修行的慧远大师,故又号继庐行者,大师振兴佛教尤其是净土宗,居功至伟,是对中国近代佛教影响最深远的人物之一,被后人尊为净土宗第十三祖师。大师留给后世的无上法宝《印光法师文钞》,前后三编共计一百余万字,是净土修行人的指路明灯,被誉为“小藏经”。大师还创办了佛教印经机构弘化社,广泛结缘经书法宝。印光大师一生弃绝名利,以身作则,极力弘扬净土宗,其在当代净土宗信众中的地位无人能及,被后世尊为莲宗第十三祖。其影响所及,不限于净土宗,也护持了中国近代佛教;不仅传承了佛教,还传承了传统文化。印光大师与近代高僧虚云、太虚、谛闲等大师均为好友,弘一大师更是拜其为师。后人将其与虚云、太虚、弘一并列,合称为“民国四大高僧”。
LOT印光法师《净土三经》四卷
1盒1轴磁青纸手卷
引首:1.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释印光书,年七十八。
钤印:印光。
2.净土。
3.南无阿弥托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岁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题跋:《净土三经》为印光师在资福寺时历一战所书,余多年来随身携带,每每诵读,吾师谆谆教诲不敢忘却,须臾未曾离,显瑞沐手谨记。
钤印:显瑞。
提要:包括《佛说无量寿经》二卷、《佛说观无量寿经》一卷、《佛说阿弥陀经》一卷。是印光法师所极力弘扬的净土宗的根本经典,此经首位近20米,恭楷抄就,无错字改字,一丝不苟,足见见虔诚,选用材料上乘,纸若明镜,金泥闪耀,庄严肃穆。
引首:31×.5cm
写经:×14.9cm
跋:38×16.5cm
估价:RMB,-,
藏者简介徐蔚如(—),近代佛教居士、刻经家。名文霨,字蔚如,号藏一。受其母信佛熏染,研习佛典。皈依谛闲法师后法名“显瑞”。年,集印光法师文稿书信出版。年春,将历年搜集所得印光法师文22印于北京,是为《印光法师文钞》初编。后复又创立北京刻经处、天津刻经处等,以流通佛典为己任。
LOT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
唐释实叉难陀译
清光绪二十五年()茅山景德寺影刻永乐北藏本
16函82册宣纸经折装
提要:此经据永乐十年杭州刻本摹刻而成,每册首皆有扉画,末有韦陀像、捐资者名讳及发愿文,宣纸抚印精良,极为考究。此为茅山景德寺诸大师募集六十余人捐资刊成,工程浩大,致使督刊者胡镜之积劳致病,首有永乐十年御制原序、华严经总节、卷帙总要图等,极为完善。
32.5×12.5cm
估价:RMB,-,
LOT金刚药师观音三经
清康熙间刻本
1函3册开化纸经折装
提要:此经含《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观音菩萨普门品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三种全套,黄绫书签,装帧考究,通篇馆阁体手书上板,字大醒目,当为皇室所刻,首有释迦牟尼说法图扉画,尾有护法韦陀,一图一文,雕镌精绝,颇为少见。
35.5×13cm
估价:RMB50,-80,
LOT佛顶心陀罗尼经三卷
明弘治四年()刻本
提要:此经棕绫封面及题签,装帧考究,全经上图下文,绘刻精绝,全经以明代宫廷台阁体手书上板,应为宫廷所刻,末有弘治四年刊记。此经讲述佛陀救助善住天子,修持可息灾除病,自古以来,颇多灵验。
35.8×13cm
估价:RMB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