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青白釉瓷的釉色深受人们的喜爱。从宋代开始直到元、明、清时期,青白釉瓷的发展一直备受瞩目,而且各个历史朝代的青白釉瓷特点也是各不相同。
紫色百合香为您深入分析青白釉瓷,使您掌握最为全面的收藏小知识。
一、素有“假玉”之称的青白釉瓷
青白釉瓷,是宋代景德镇窑结合多个著名瓷窑的经验而创烧出的一种单色釉瓷。青白釉瓷的釉色是青中有白,或者白中泛青,仅仅有部分器物的釉色为偏米黄色。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自古以来,人们对青白釉瓷的评价都颇高,素有“假玉”的美赞。
青白釉瓷以景德镇湖田窑为中心,而后迅速传播到我国许多地区,如安徽、四川、湖北、福建、浙江、广东、广西等地,最终形成了庞大的青白瓷窑系。
二、宋代青白釉瓷-发展特点
1.北宋时期的青白釉瓷发展特点
青白釉瓷大约从北宋早期开始烧造,期间历经了许多过程,如其釉层由薄到厚,纹饰由光素到刻花、浮雕等。最早的青白釉瓷实物是北宋咸平三年江西九江纪年墓出土的青白瓷钵。
2.南宋时期的青白釉瓷发展特点
南宋时期的青白釉瓷多采用覆烧工艺,产能逐渐增加,此时的印花器物越来越多,而刻花器物越来越少。除了在国内销售之外,青白釉瓷也慢慢地走向了外销之路。
三、元代青白釉瓷-发展特点
元代早期,青白釉瓷仍然得到了官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