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贵
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正教授级工艺美术师
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唐德贵,笔名唐琦。年生于景德镇,毕业于景德镇学院陶瓷美术专业,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秦锡麟,张学文教授。年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年任江西省陶瓷研究所艺术室主任,正教授级工艺美术师。临沂大学美术学院理事,江西工艺美院客座教授,江西省陶瓷美术家评委,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陶瓷行业协会常务理事。
与恩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秦锡麟老师合影
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获省政府津贴专家、大国赣鄱工匠、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景德镇唐德贵陶瓷艺术馆创始人,昌江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陶瓷研究所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景德镇市专业技术拨尖人才。陶瓷创作工艺“绚彩浅雕”法创始人。
从艺40多年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总结过程中为本行业和研究单位培养了大批的陶瓷技艺人才,并经常性地举办学术讲座,为国内外陶瓷爱好者普及了陶瓷艺术的鉴赏与技艺。经唐德贵创作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和交流,为传承景德镇的陶瓷技艺和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绚彩浅雕法"工艺如代表作唐风之《盛世和谐》、《花之舞》在参评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时得到各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获艺术陶瓷年度最高奖金奖。作品历年来先后获国家金银奖和省市一、二、三等奖70多项,并获国家专利及作品著作版权多项。
当代陶瓷绚彩浅雕法创始人·唐德贵
瓷画之缘艺术之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正当景德镇许多艺术家还沉浸在追慕青花、新彩、粉彩等各种流派的创作手法时,唐德贵就在思考艺术创作如何能突破自己现有的习惯模式。时代在发展,社会的多元、文化的多元,以及欣赏趣味的多元都给有思想的陶瓷艺术家提出了新的课题。
唐德贵的陶瓷艺术虽无家学渊源,然而,这恰是他的一种优势,没有家学的束缚,他广取博收而不拘于一家,大量汲取各门各派之长而化为自己的艺术养料。为了更好的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他怀着一颗虔诚敬仰的心,孤身数月前往大漠敦煌采风,在这艺术的宝库中寻觅到了东方文化艺术的源泉,感受到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和西北各佛教石窟的艺术发展脉络。他的足迹遍及过敦煌、龙门、云冈,西安碑林等诸多古迹。在敦煌他像饥渴的孩童找到了艺术的乳汁一样。‘敦煌壁画的飞天和反弹琵琶’端庄典雅充溢着东方神韵,秦汉碑刻衍生出的碑拓都深深影响着唐德贵。
这次采风的意义对唐德贵来说,是艺术的朝圣之旅,是脱胎换骨的艺术洗礼。使他明确了陶瓷艺术创作的方向,在创作中不再迷茫,知道什么是民族文化的自信,知道了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具世界性的道理。
绚彩浅雕工艺创新
唐德贵独辟蹊径,把艺术探索的触角伸向鲜为人用的陶瓷绘画和浅浮雕工艺结合领域。他探古风之源,觅技艺流变。经过多年的模索和创作实践,借古出新。他广泛吸收汉代的石刻浮雕、画像砖那种充满张力的框架结构元素;汲取敦煌壁画、墓画那种富有浪漫的想象、历史感和残缺美等,然后融合现代设计理念;进一步探索点、线、面,节奏、色彩等形式美和一切绘画艺术的新语言新元素,从而产生既有东方神韵,又有现代元素的强烈艺术个性的陶瓷创作新语言,我们把这种陶瓷工艺称之为唐氏“绚彩浅雕法”。
这种全新的工艺创新价值在于让我们从传统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中,感悟艺术追求的真谛,探索了表现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的艺术样式。因而,他的陶瓷作品具有深刻的文化涵养,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与个性风采融于一体,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唐彩流光·艺术价值
唐德贵《唐风花之曲》作品,吸收了中国大唐盛世的审美价值,以雍容华贵作为造型创作的主要风格,通过线条的勾勒在静态的画作中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动静相和使得侍女既具有艺术感,同时具有一定的生命感。它们造型惟妙惟肖,形态逼真,不但把侍女的衣着和面部表情刻画得淋漓尽致,细纱衣轻浮透明,肌肤丰韵、白净。头饰闪亮。作品的特点是层次丰富多彩、如梦如幻、流光溢彩,用手触摸可明显感受到立体浮雕的韵味和汉字文化的内涵,这件作品正是运用绚彩浅雕工艺,通过多次复烧后更有绚彩韵味。作品让人能感受到在当今和谐社会下,人们对于自由生活、富足祥和的追求。
唐德贵《莲花舞》作品为例,作品吸收敦煌壁画飞天艺术语言,运用浅浮雕艺术创作手法,把人物的立体感、面相浑圆、行走欲飞翔的生动姿态,通过现代陶瓷工艺釉料晕合所造就的偶然美,给人以美的享受。整幅作品以汉字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和代表佛心的莲花为背景来彰显佛教文化的博大,人物造型丰腴圆润、雍容雅致,花样面容,色彩斑斓,舒展的飘带展开画面,寓意和谐盛世天下太平!作品营造佛教文化中宗教带有的神秘色彩,使作品展现天人合一、妙趣横生的境界。这样往往能得到别出心裁、饶有趣味之作。
唐德贵继承了文人画传统笔墨的高雅品格,在借古开今、铸造自我的探索中,《唐彩》系列已然创造出了宫廷贵族侍女雍容大度、雅俗共赏的新格局。透过这种独特的审美,我们可以感受到来自于大唐的一种、开放包容、具有张力的文化视野。
景德镇·唐德贵瓷上唐马第一人
古雅汉风·唐马奔腾
唐德贵“汉风·唐马”系列作品,从唐三彩、民间青花中吸取营养,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他把马人格化,风格深受汉唐壁画影响。令人不禁联想到古丝路上那些高头大马,不时浮现出盛唐雄风,英勇出征的画面。
他的笔墨洒脱明快,以简约灵动的瓷画线条而韵味动人。幅幅都凝结着他生命的感知力和对生命礼赞的倾向性。这原因便在于他从文人画中所悟出的笔情墨韵和内秀之美,得刚柔兼济之道。
他创作的是自己的心境,他下笔之前,对于马的造型、结构、动态已了然在胸,所以能信笔挥毫,随手应形。可见他扎实的写实功底,并对于绘画的美学艺术观领悟之深刻。他以大的笔触把马的骨气和精神表现出来。整个画面散发出迷人的动态美感,又蕴含着极深的韵味。他不同于一些徒有表现奔马的粗野,他的手法更突出一个“写”字,他画马用笔,如书法行草,以线写意,其笔下的线条凝练遒劲简约,徐疾回旋自如,或浑润,或迟涩,或跳跃,或顿挫,间以变化微妙的青花釉料淡色作局部渲染,既显马之精准结构,又见骏马奔放腾跃之活力神采,形神俱出。
唐德贵的瓷画唐马艺术是鲜活的,是富于流动韵致和音乐节奏的。他的马融扎实的写实功力与瓷画写意技巧而自成一体。他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笔韵和秞料的运用之上,用特制的笔和釉料的结合,经高温烧成后作品呈现给人们的是超能远志,用饱蘸料色的笔随性洒脱,运笔于坯体之上犹如写意国画,纸墨相渗所产生的机理韵味,潇洒奔放。显现出用笔的轻重虚实、曲直刚柔做到了以少胜多,以简胜繁,一笔下去,有浓有淡,他笔下的马静若磐石,动如闪电,寥寥几笔,抓住了马的形态特征,一挥而就。从而通过作品传递出“唐马”的形、神、气、韵。再加上特有的青花炸料配以青灰釉在高温的作用下,釉面温润,幽靓苍翠,透出情一般的意境,诗一般的魅力。作品散发着古雅温润的艺术魅力,给我们以视觉享受与精神启迪,真不愧是景德镇瓷上唐马第一人。
高温色釉·融合出新
唐德贵创作的色釉综合装饰瓷瓶·卢舍那大佛,是将高温颜色釉引入瓷画结合进行创作,通过火的洗礼,在高温颜色釉渐变颜色的衬托下,大佛的身后光艳似马蹄形的神光,突出了大佛气宇轩昂之势。神光上冉冉跃动的火焰纹,给大佛以舒适悠然之动感。尤其那长长而下垂的耳垂质感,使其更加清丽幽静和庄严厚重起来。当你和它那永恒、慈祥、智慧的目光对视时,你会顿觉心境空灵升华,虔诚素然,会立时感觉心随境转,而生大智般若。通过唐德贵老师超凡脱俗的陶瓷艺术创作,很好地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合瓷画之中,本着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原则,运用虚实相生,以动化静,让我们能够感受大唐时代的艺术气息。
唐德贵的陶瓷作品是文人瓷画,他把中国画题材融入陶瓷创作中。而文人画的精髓在于艺术家的思想融入到笔墨之中。笔墨取决于艺术家的天赋、才情、修养。唐德贵的陶瓷融东方传统文化的创新求索之路代表了他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品格。呈现了中国陶瓷艺术家在吸收民族文化艺术并作为路径参照时,带来自身成长的一个借鉴、融合、跨越过程。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当代艺术陶瓷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由唐德贵创造的唐氏“绚彩浅雕法”,也必将载入当代景德镇艺术陶瓷美术史。
天工开物·正本清源
明朝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这样叙写制瓷工序,“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可见制瓷工序之繁复,匠人之艰辛。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很多工序已被机器设备所替代,这与传统的七十二道工序相比失去了传承的味道,容易使人不明就里或人云亦云,跟之而错。唐德贵为了正本清源,让更多人如实了解景德镇的完整制瓷工序,在这种使命感的驱使下,他先后去古窑、瑶里、高岭等地采风,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每完成一道工序的草稿他都拿出来请教同事和民间老艺人。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不断完善,历时一年半,唐德贵终于绘制出反映景德镇制瓷72道完整工序的《陶序图》。《陶序图》的面世引起较大轰动,被称为了解景德镇制瓷工序的一张名片,并被制作成礼品瓷推向市场后赢得广泛赞誉,至今畅销不衰。
获奖经历
年10月,全国陶瓷美术首届西博会艺术评比作品《岁月》获银奖杭州,中国
年6月,江西省优秀工艺美术作品评选中《汉风奔腾》荣获金奖南昌,中国
年3月,全国陶瓷艺术评比大地奖中作品《花之舞》获银奖潮州,中国
年6月,全国陶瓷美术艺术评比大地奖中作品《桃园三结》获金奖北京,中国
年5月,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作品《唐风·花之舞》获金奖莆田,中国
年7月,全国陶瓷美术评比大地奖评比中作品《陶序图系列餐具》获金奖北京,中国
年7月,江西省工艺美术杜鹃杯的评比中作品《陶之魂》获金奖吉安,中国
年10月,获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评比展一等奖,南昌,中国
年10月,中国(合肥)工艺美术精品展览会优秀评比作品《婴戏图瓶》获铜奖合肥,中国
年12月,中国江西旅游工艺美术作品设计创作大赛的评比作品《唐风》获铜奖南昌,中国
年10月,江西省工艺美术杜鹃杯的评比中作品《陶序图》获银奖
年10月,作品《梦的呼唤》获江西省瓷都杯铜奖,景德镇,中国
年10月,全国陶瓷美术首届西博会艺术评比作品《厚土》获金奖杭州,中国
年10月,全国陶瓷创新设计评比中作品《青花五头茶具》获银奖景德镇,中国
年10月,全国陶瓷美术创新设计评比作品《流》金奖景德镇,中国
公共收藏
年,作品《渔家乐》被中国木雕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
年,作品《逆风》、《天之舞》被钓鱼台国宾馆永久收藏
年,作品《汉风》被江西省工艺美术馆收藏
年,作品《流》被江西省工艺美术馆珍藏
年,作品《天眼》被中华民族美术珍品馆永久收藏。
年,作品综合装饰《天外飞音》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年,作品《中国风》被江西省工艺美术馆收藏
出版物
年,《唐德贵陶瓷作品集》,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年,《唐德贵中国当代艺术名家陶艺作品集》,中国线装书局
年,《唐德贵陶瓷艺术作品精选》,江西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