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的七大彩瓷

景德镇彩瓷主要有三大类,釉下彩,釉上彩,釉上结合釉下的综合彩,具体可细分为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斗彩,五彩,粉彩,珐琅彩7种,只要弄清这三大七小,就能摸清彩瓷的门道,首先来讲一下三个釉下彩。

青花是景德镇当之无愧的名片,彩瓷界的霸主,出现于唐宋,成熟于元朝,在明清时发展到巅峰,青花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入窑后烧制而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着色力强,发色鲜艳,景德镇的青花茶器窑口少说也有百来家,各有各的特点,如仿明青花的佼佼者春风祥玉,仿元青花数一数二的克勤堂。

釉里红是古代瓷器最难烧的品种之一,民间流传有千窑难烧一器之说,釉里红是用含有铜元素的矿料烧制的,因为铜离子非常不稳定,所以很难烧,很容易烧废,高级的发色是纯正艳美的,普通的发色则偏灰或者淡红色,创烧于元代,在明永宣得到极大发展,雍正乾隆时期迎来巅峰,从古至今烧制漂亮的釉里红瓷器都相当稀缺,当今景德镇专烧釉里红极少,比较知名的只有二亭。

青花釉里红顾名思义结合的青花和釉里红两种釉下彩,元朝就很成熟了,明代得到大发展,清雍,乾达到兴盛,青花釉里红俗称青花加紫制作难度高于青花,因为青花和釉里红的烧制最佳温度有差异,所以完品非常稀缺,极品青花釉里红不仅釉里红发色要浓艳,青花也要蓝的恰到好处,当代的代表性窑口就是大名鼎鼎的春风祥玉,一只极品青花釉里红缠枝莲压手杯,要价六位数。

说完三个釉下彩我们再看三个釉上彩,釉上彩的颜色就要丰富得多了,五彩创烧于元,成熟于明,清康熙时期发展鼎盛,虽说名为五彩,但实际上不止5个颜色,随着颜色的增加到康熙年间也称硬彩。

粉彩又称软彩,创烧于康熙晚年,雍正年间成熟发展,在清中期一举打破青花一统江山的局面,在古代北京宫廷和现代的景德镇粉彩都是彩瓷界的宠儿,粉彩是在烧好的胎釉上施以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的彩瓷工艺,以秀丽雅致,粉润柔和见长,质感强烈,明暗清晰,层次分明,景德镇专攻粉彩的窑口很多,艺林堂,居和堂,在粉彩领域建树颇丰。

珐琅彩有彩瓷皇后的美称,彩瓷技艺达到顶峰的代表,因皇帝喜爱而被创烧,始于清康熙晚期,清雍乾时期成熟,珐琅彩颇有中西合璧的味道,最开始由西方传入,西方是用来画珐琅的,传入中国后就用来画瓷胎,所以按珐琅彩又名瓷胎画珐琅,古时景德镇会将烧好的瓷胎运到北京,再由宫廷画师作画,目前景德镇珐琅彩的领军窑口是宝蕴阁,其作品风格富丽精致气质堪比清代官窑器。

最后一种彩瓷,就是釉下结合釉上的斗彩,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诸彩相结合的一种工艺,先用青花勾线,再进行彩料填色,色彩丰富,又不失典雅,始于明宣德在成化年间达到顶峰,在清雍乾时期因为皇帝们慕古,又再次创作到高峰,代表作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神宗实录中就有记载,御前有成杯一双值钱10万,刘益谦买鸡缸杯甚至花了2.8亿,当代景德镇斗彩窑口不在少数,自牧堂,谈窑,六逸堂都是做出了自己风格的斗彩窑口。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450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