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先有七里镇,后有永和镇,再有景德镇”。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赣州七里镇窑的器物名不虚传,它甚至可以与景德镇窑、吉州窑产品相媲美。
紫色百合香为您浅说赣州七里镇窑,使您深入了解它的主要烧造产品、常见器形、发展历史等重要知识点。
一、赣州七里镇窑-基本简介
赣州窑位于赣州市东郊的七里镇,俗称为七里镇窑,是唐宋时期江西的四大名窑之一,也是江西省南发现的一处规模最大,烧造历史最悠久的宋元古窑场。
赣州七里镇窑,始烧于晚唐,盛于宋元,到明中期开始停烧。
二、赣州七里镇窑-烧造产品
赣州七里镇窑晚唐五代时期烧造青瓷和白瓷,北宋早期烧造乳白瓷,北宋至南宋时期烧造青白瓷和酱釉瓷,南宋至元代烧造黑釉瓷等多个品种。
青釉胎质坚细,胎色灰暗,釉呈蟹壳青,有细小开片,带有砂粒。
白釉胎质细腻,釉层较厚,多呈乳白色,釉面晶莹润泽,叩之声脆。
黑釉可以分为黑釉、酱红釉、酱褐釉、茶青釉、黑釉窑变等,但真正乌黑发亮的黑釉并不多见,胎多呈暗红或者紫灰色。
三、赣州七里镇窑-常见器形
赣州七里镇窑生产的常见器形多为碗、盘、盏、碟、罐、钵、壶等日用器,产品中还有部分外销瓷。器体厚重,施釉不及底,足部多露胎。
柳斗杯是赣州七里镇窑的代表性作品,其中杯里施釉,外部划刻柳斗纹,不施袖,颈部有凸起白色乳丁一周。
四、赣州七里镇窑-发展历史
赣州七里镇窑制瓷业始烧于唐代末年,最早烧造的瓷器是青釉瓷,而当时烧造的质量水平较低。
五代时期,赣州七里镇窑制瓷业异军突起,雄霸一方的白釉瓷器在赣州七里镇窑也开始悄然流行,烧造质量极佳。
宋时,赣州七里镇窑的制瓷技术与日俱增,众多名品瓷器开始出现,如著名的青白釉瓷、仿漆器薄胎酱釉瓷、褐釉瓷、黑釉瓷、白釉瓷、乳白釉瓷等不同瓷种。此外,北宋时期的青釉瓷开始停烧,也未见有白地彩绘瓷、青花瓷、仿龙泉青瓷等。
元代早期,由于资源匮乏和战乱的缘故,致使赣州地区人口减少,从而深深影响了制瓷业,赣州七里镇烧瓷业开始衰退,大约在明代早期开始停烧。
五、赣州七里镇窑-精品赏析
1.北宋七里镇窑青白釉莲瓣罐
北宋七里镇窑青白釉莲瓣罐,造型新颖独特,莲瓣的装饰颇为华美,青白釉釉色纯正,体现了北宋七里镇窑精湛的制瓷技艺。
2.北宋七里镇窑白釉执壶
北宋七里镇窑白釉执壶,造型简约大方,端庄大气,白釉釉色十分纯正,细部特征一丝不苟,体现了七里镇窑高超的烧瓷技艺。
3.宋七里镇窑酱釉罐
宋七里镇窑酱釉罐,造型规整大方,酱釉釉色沉稳内敛,线条流畅自如,其制瓷技艺不输知名瓷窑。
我是紫色百合香,请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