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蓝釉瓷器犹如一颗美丽的蓝宝石林立于中华瓷器之中。从元代至清代,霁蓝釉瓷器一直均有烧造,尤其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留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紫色百合香为您介绍明清时期霁蓝釉瓷器特点与元代白龙纹梅瓶艺术赏析,使您了解更多有关霁蓝釉瓷器的收藏知识。
一、霁蓝釉基本知识
霁蓝釉,是一种祭祀用的蓝釉,又称之为“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霁蓝釉以氧化钴为着色剂,经高温烧造而成,是一种高温石灰碱釉。
霁蓝釉的色泽稳定,如海水般深沉稳重,光泽感较强,釉面匀净滋润,色调浓淡均匀。
霁蓝釉始烧于元代,明清时期继续传承,明代宣德时期和嘉靖时期均有烧造,尤其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达到艺术顶峰。雍正时期的霁蓝釉瓷器在色彩上比乾隆时期和康熙时期更胜一筹。
霁蓝釉和红釉、白釉并称为明代宣德时期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乘佳品。
二、霁蓝釉瓷器特点
1.造型特点
霁蓝釉瓷器多为祭器和陈设用瓷,大致可以分为碗、壶、瓶、盘、钵、罐、洗等,但是主要以碗和盘为主,钵、洗和缸较为少见。小型器物比较常见,大型器物数量较少。
2.胎质特点
霁蓝釉瓷器胎体薄厚适中,胎体致密,非常坚硬,瓷化程度较高。
3.纹饰特点
霁蓝釉瓷器纹饰相对简洁大方,线条优美而流畅,精工细作。
三、霁蓝釉-明代
1.宣德时期
明代宣德时期的霁蓝釉瓷器最有特色,多为单一色釉瓷器,刻画和暗花出现较少。浅刻花纹多为龙纹。官窑款分为青花和暗款两种。瓷器款识均为“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瓷器造型以碗和盘为多见,瓶和壶较为少见。
2.成化-正德时期
成化至正德时期,霁蓝釉瓷器传世品不多,尤其是成化时期,只见景德镇御窑厂出土了一些零星的霁蓝釉瓷器碎片,却并未见一件完整的器物。
3.嘉靖时期
霁蓝釉瓷器在嘉靖时期较为流行,这些瓷器造型不仅种类丰富,釉色品种还有更高的发展。除了传统的祭祀用器和陈设器之外,还出现了日常用器。釉色除了霁蓝之外,还创烧了“回青釉”。嘉靖霁蓝釉瓷器的色泽蓝中泛紫,非常美丽。
四、霁蓝釉-清代
清代霁蓝釉瓷器一直生产,且不乏有大量的精品器物。此时的霁蓝釉瓷器造型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官款做工严谨精细,民窑无官款,但是有年纪年款的器物,多为祭器。
五、霁蓝釉-精品赏析
1.瓷器信息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是元代景德镇瓷器,整件器物高43.5cm,口径5.5cm,底径14cm,最大腹径25.3cm,颈短,丰肩,肩部以下逐渐收敛,至近底部微微外撇。通体施满霁蓝釉,云龙和宝珠施青白釉,纹饰绘有一条巨龙追赶一颗火焰宝珠,四朵火焰形云纹为衬托。
2.瓷器工艺
元代的瓷器独具艺术魅力,不仅继承传统,又创新自己的特色,这件霁蓝釉梅瓶就是最好的代表。此时的景德镇窑,以氧化钴为着色剂,烧制出了如此美丽的深海般蓝色瓷器。此件梅瓶是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器形较大,共分为三截成形,接缝处十分明显,底部有轮修痕迹。施釉方法是先在刻画的龙纹和云纹上施以白釉,然后再将纹饰罩上,其余部分施以蓝釉,工艺之精为后世所惊叹。
3.瓷器赏析
这件梅瓶代表了元代时期的最高水平,也是梅瓶中的精品。造型端庄秀美,釉色莹润,巨龙形象刻画生动,非常凶猛和彪悍,它活灵活现地腾空于蓝天之中,似乎有翻江倒海之魄力,虽然只是静态器物,但是也带给人望而生畏的艺术之感。
4.瓷器价值
元代时期,景德镇窑专门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这种精美的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由于绘制了龙纹,所以只允许收藏于当时的皇宫当中。成批的瓷器烧制成功之后,如果出现了瑕疵品,一般就会当场砸碎,品质完好的直接运往京城,这种梅瓶的产量在当时就很低。经过岁月的洗礼它仍然完好无损,确实是一个历史的奇迹,所以非常珍贵。
六、霁蓝釉-精品瓷器推荐
这件霁蓝釉描金盖碗,性价比非常合适,深沉的蓝色,均净的釉面,表面描金,非常高档,而且花纹秀美,做工精致,容量大约有ml,是非常有品位的一件小瓷器。点击下方链接购买,商家目前还有更多促销优惠。
容山堂霁蓝描金陶瓷盖碗茶杯大号泡茶三才茶碗手抓壶单个功夫茶具霁蓝釉描金盖碗-竹报平安京东旗舰店¥68购买已下架我是紫色百合香,请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