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治疗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index.html封禅是一件大事,尤其泰山封禅更是高规格的事,可以站在泰山之巅,向上天祈福,同时还将自己的功绩向上天汇报。泰山封禅在皇帝心中拥有着极高的分量,而且也是很多皇帝梦寐以求的事,但这些皇帝都明白,泰山封禅是千古一帝的事,自己何德何能敢去泰山封禅。这不是遭天下人耻笑?所以很多皇帝想去封禅,但鉴于自身功绩不够,不敢去泰山封禅。有些皇帝取得了丰功伟绩,如唐太宗,他帮助李渊打下天下,还开创了盛世,他想去泰山封禅,但他手下大臣魏征认为天下刚刚大定,百姓还不富足,此时去泰山封禅,劳民伤财,会给百姓增加负担,所以李世民没有去泰山封禅。连李世民都没去泰山封禅,其他皇帝即使再想去泰山封禅,但掂量掂量自己的功绩,还是算了,毕竟有自知之明,丢不起那个人。但是有一个皇帝却没这点自知之明,他跑去泰山封禅了,这个皇帝就是宋朝的宋真宗赵恒。这一下直接损害了泰山封禅在皇帝心中的神圣性,虽然大家口头没有骂赵恒,但心中的鄙视少不了,连赵恒都能去泰山封禅,自己自然够格去泰山封禅,但大家不愿和赵恒为伍,所以赵恒之后,没有皇帝再去泰山封禅了。连好大喜功,爱讲究排场的乾隆皇帝,去泰山也特意说,他是去为百姓祈福,不是去泰山封禅,乾隆也不想将自己和赵恒并列。赵恒之前有5位皇帝完成了泰山封禅,没人痛骂,为何赵恒去泰山封禅,就会损害规矩,让人耻笑?先看看赵恒之前去泰山封禅的5位皇帝都是谁?秦始皇,他统一六国,建立秦帝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设立郡县制、皇帝制,南征南越,北击匈奴等,扩大了国家版图;汉武帝,他让西汉进入了强盛时期,同时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太学,还远征匈奴,开通了丝绸之路等;刘秀,他是东汉的建立者,还开创了“光武中兴”,在他的治理下,汉朝也迎来了复兴。李治虽然没有李世民的丰功伟绩,但在他的治理下,唐朝延续了李世民时期的繁荣,出现了永徽之治。同时他还远征高句丽,建立了不少功勋;唐玄宗也是一位出色的皇帝,他开创了开元盛世,虽然也出现了安史之乱,但他早期的功绩不可抹去。这5位皇帝都取得了很耀眼的功绩,所以去泰山封禅实至名归,但赵恒去泰山封禅,就显得有点可笑了。宋真宗赵恒当皇帝时期,宋朝内部积贫积弱,百姓都很穷苦,他在治国理政方面没有拿着出手的政绩,也没有出色的改革和变革。他还广修宫观,劳民伤财,给百姓造成了沉重负担。同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大宋也常遭受欺负。景德元年(年)秋,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率20万大军南下攻打宋朝,宋军节节败退,被辽军打到了澶渊城下。兵临城下后,赵恒想撒腿逃跑,宰相寇准坚决反对,并劝说宋真宗赵恒御驾亲征。赵恒的御驾亲征激励了将士,他们在战场上击败了辽军。但是局面一片大好,赵恒却不敢再战了,所以双方签订了城下之盟——澶渊之盟,宋每年给辽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换取和平。对内无政绩,对外无战绩,赵恒没资格泰山封禅,但他想前去泰山封禅,所以他自己制造祥瑞,让自己有个去泰山封禅的借口。公元年,赵恒突然召见群臣,当着大臣的面说,他梦见了仙人,仙人告诉他有一本仙书遗留在了宫中,让大臣去找。这是赵恒提前制作好的仙书,放在了宫中,大臣找到后,他当着大臣的面将仙书打开。仙书中写着:“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恒,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虽然很拗口,但大致意思是,赵恒天命所归,他治理下的大宋国泰民安,长久安定,一切很让仙人认可。此事让大臣摸准了赵恒的胃口,他们纷纷制造祥瑞来讨好赵恒,连寇准也不能免俗,他也捏造祥瑞来讨好赵恒,宰相王旦更甚,召集了数万百姓联合上书,说赵恒功绩可比千古一帝,请求他去泰山封禅。赵恒想去泰山封禅,但怕留有话柄,所以将此事暂缓了下来。不久他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仙人又将一卷仙书放在了宫中。他让大臣去找,这次他当着群臣的面将仙书打开,仙人说他可以去泰山封禅了。既然仙人说他可以去泰山封禅,赵恒也就没有负担去泰山封禅了。虽然赵恒做得天衣无缝,但咋回事大家都知道,他没功绩也就算了,假造祥瑞,尤其是自己制造祥瑞跑去泰山封禅,不但拉低了泰山封禅的水准,还让大家对赵恒的人品都产生了质疑,这是亵渎神灵之事,所以大家都不去泰山封禅了,也耻于做赵恒做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