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读高中时,学白居易《琵琶行》,始知江西有个浮梁县——
唐元和十一年(年)的某个秋夜,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送客浔阳江头,偶遇琵琶女,琵琶女自述生平:“……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梅凯绘《琵琶行》(局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唐时候,茶叶已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销量很大。诗里的“商人”之所以将琵琶女独自留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就是为了赶去浮梁批发茶叶。
浮梁古城内景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唐元和年间,浮梁“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余万贯”。这是什么概念呢,按照《新唐书·食货志》的说法,浮梁是当时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全国茶税40万贯,浮梁占了近四成。
正因为浮梁特殊的经济地位,唐玄宗天宝元年(年),将浮梁所在的新昌县更名为浮梁县,县名沿用至今。浮梁是个不折不扣的千年古县。
浮梁古县衙
浮梁古县衙浮梁县的首任县令叫柳国钧,由唐玄宗钦命。这位柳县令有点与众不同。
通常,县令的品级是七品,我们把县太爷称为“七品芝麻官”。而柳县令呢,竟然是正五品。要知道,唐代早期,不少宰相才三品,五品的级别相当高了。
柳国钧开了先河,浮梁县令的品级就再也小不下来,一直到明清都固定在五品。浮梁县衙因而被称为五品官衙门。
浮梁县衙至今保存完好,国内罕见,为江西省级文保单位。
前衙,县太爷处理公务的大堂后衙,县太爷生活起居的场所绕南古窑群
景德镇瓷器
浮梁不光产茶叶,它还有一项特产后来居上,名气远远超过茶叶,那就是瓷器。假如不出“意外”,浮梁县会成为中国的“瓷都”。
众所周知,我国的“瓷都”在景德镇。景德镇原先是浮梁县的一个镇,一度做过浮梁县县城。
年,景德镇与浮梁县“分家”,单独建市(县级市),四年后,景德镇升格为地级市,浮梁县反过来归景德镇市管辖,两者的地位彻底掉了个儿。从此,世人但知景德镇,不复知浮梁矣。
近些年,通过考古发掘,浮梁县境内陆续出土了一批古瓷窑遗迹,涵盖宋、元、明、清各个朝代。仅瑶里镇绕南村一带,就发现古窑址数十处。绕南古窑群见证了浮梁制瓷业曾经的辉煌。
绕南陶瓷主题园区南宋一号龙窑遗址复原的制瓷作坊瑶里古镇
瑶河(东河)与瑶里古镇浮梁县东北角,发源于五龙山的瑶河(东河)穿越崇山峻岭迤逦而来,在一处宽敞的河谷地带,水流放缓,形成一片冲击滩。瑶里古镇坐落在这片河滩上。
瑶里古镇概貌瑶里,古名“窑里”,因制瓷业而兴起,景德镇瓷器最重要的原材料“高岭土”即以瑶里镇高岭山命名。
瑶河岸边瑶河是昌江的支流,属长江水系,古代,这里生产的瓷器、茶叶集结于瑶里,通过水运行销全国。鼎盛时,瑶里镇有多座水码头。人们把瑶里誉为“茶之乡、瓷之源”。
烟雨瑶里瑶里古建筑“程氏宗祠”汪湖风景区
汪湖景区到了瑶里,就不能不去汪湖景区。汪湖是汪村与胡村的合称,距瑶里镇14公里。景区内层峦叠嶂,峡谷幽深,竹林如海,令人心醉神迷,乐而忘返。
南山瀑布主瀑落差米的南山瀑布群,飞流直下,声震于野,是汪湖景区最大的看点。汪湖景区峡谷汪湖景区峡谷梅岭山庄
游完汪湖,再为大家推荐一个住宿地——梅岭山庄。梅岭山庄位于汪湖景区西侧,是一座三星级宾馆。沿一条山间小路进入,两旁是典型的田园风光。
梅岭山庄入口梅岭山庄本身也是个不错的景点,背倚南山,连通梅岭峡谷,推开房间窗户,便可观山窥谷。
梅岭峡谷拉扯了这么多,小编最后再做个总结。历史上的浮梁,曾以茶瓷之利、水运之便而声名远播,非常繁荣,如今则明显落寞了。好在浮梁有灿烂的文化为依托,有美丽的山水相号召,倘若跟上时代潮流,假以时日,未必不能重新振兴,这是我们所期待的。
本期摄影、文字、编辑:明灯照
编审:秦华监审:周贤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