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鱼子笺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把旸府寺当成了三闾庙。因为人家都说去三闾庙去拜菩萨,三闾庙那块地儿上不就只有旸府寺么?而且,由于听不太懂景德镇的方言,我还想当然地把三闾庙误听成三里庙或山里庙。没有错的呀,那就是一个要往山里走上三里地儿才能到的地方。
后来,终于明白是三闾庙。“三闾”这两字,我熟悉呀,三闾大夫屈原啊,年年为他包粽子划龙舟的屈原啊。这是为纪念屈原而建的庙么?可是,为什么供奉的又不是屈原呢?
西河]湾:摄于景德镇我是个好奇之人,于是各种刨根问底,然后发现自己竟然是错了。我以为的三闾庙其实是旸府寺。关于旸府寺,其实也是诸多破绽。有说当年禹王在此练丹的,有说禹王途经此处时劈石赐水的,为纪念封号为旸府真君的禹王,此山便作了旸府山。
对于这一点,我觉得荒谬,既然是道教的练丹之地,如何倒供了佛教的弥勒佛。所以又有一说,说此庙是四川一云游僧人所建。不管真假与否,至少这个更靠谱些。然后,我自行组合了一番:这风景秀美的最高峰为禹皇顶的旸府山应该是和禹王有关,后来有僧人于此山中建庙,自古名山僧占多嘛,寺庙自然也就随了山名而得名。
不过,由于这个旸字很生僻,坊间往往称了阳府山或阳府寺,我在周边村中闲逛时,还见到旸俯村的写法,当真让人笑到仰俯。然而,想到自己不也把旸府寺作了三闾庙么,于是赶紧敛了笑意。而且,还生出一个新的疑问来了:这里不是三闾庙。那三闾庙是什么?
三闾庙古码头:摄于景德镇有懂的人便告诉我说,三闾庙指的是这一整片地方。跌倒!三闾庙居然不是庙。不过,想想景德镇的诸多地名,称山不是山,称坞不是坞,也就能够接受了。是的,我是从心底里接受了三闾庙就是一地名的说法。
想想旧时,不就是以闾为单位来进行户籍管理的么。早在《周礼》中就有记载:“令五家(2井)为比,使之相保;五比(10井)为闾,使之相爱。”25户人家为一闾,三闾那就是七八十户,可不算小呢。
是啊。三闾庙确实不算小。你瞧,这不是还保存有三闾古街和三闾古渡么。还有与三闾古渡一河之隔的里市渡。据说里市渡也作李施渡,不过,以它和三闾古渡隔着昌江河遥遥相对的位置来看,我认为它还是应作里市渡。
里也作闾,指的是居民区,市则是商业贸易区。在城市里设置固定的市场,战国时就有。秦汉时期更把“市”与“里”截然划分,彼此互不相涉、互不混杂。然而,景德镇这个手工业城市,却是沿河设窑,沿窑成市,依窑而居,也就是说是独具特色的里市混杂。里市渡,那是又里又市的渡口啊。
三闾庙老街:摄于景德镇景德镇的窑基本上都在昌江的东岸,却在西岸三闾庙这里,有这样大的一个自明清以来便以商贸而闻名的民宅、商铺相混杂的地界。我想,或许和西河有关吧。昌江固然是景德镇的主动脉,百舸争流,帆影蔽空。然,总也还要有那通往各乡各村的小河流。昌江自北而来,一路上汇集了小北河、东河、西河和南河等支流。西河在人烟繁盛的市区,西河的入河口就在三闾庙。
清人郑廷桂的《陶阳竹枝词并引》中有诗曰:“而今尽是都鄱籍,本地窑帮有几家。”都昌和鄱阳在景德镇以西,我总觉得他们是顺着西河而来的,西河给他们来到景德镇提供了最大的便利。西河虽然不是一路向西,却是昌江以西最大的水系。相比于沿着古道或小径翻山越岭,乘着船或竹筏顺水而下,应该是更好的选择吧。
三闾庙清街牌坊:摄于景德镇当然,顺河而来的不仅是人,还有各种物资。据史料上记载:当年的三闾庙街上有米行、棉花行、鲜货行、竹木行、饭店、药店、豆腐店、屠宰店等,各种货物琳琅满目。河西的住户根本不要过河,倒是河东镇上的人,都要由里市渡过河,到三闾庙来采买货物。
很多年以前,我曾经去寻访过一次三闾庙,那时候是纯粹的游客心理,啥也不懂,只见到古街残破,古渡荒芜,感觉无趣得紧。现在,在了解得更多些之后,忍不住又想去看看。
因为城市建设的缘故吧,现在的三闾庙比以前修缮了不少。虽然也还是有些冷清寂寞,却不再是断壁颓垣。新修的老牌坊下,有拄着杖的老人,有穿着睡衣的妇人,有骑着小车的孩子,还有一群挥着红绸跳舞的大妈们。虽然我一直不喜欢广场舞的大妈们,然而,此时此处见到,却觉得无比的鲜活。这才是生活应该有的模样啊。
我沿着老街往河边走,一直走到古栅之外的忠洁侯庙。这里居然有忠洁侯庙!这就是三闾大夫的祠堂啊。我遗漏了一些什么,我感觉自己肯定还是遗漏了一些什么。
忠洁侯庙:摄于景德镇“由于宗教迷信的影响,为祈求神灵保佑,民间先后在此建了不少寺庙,至今该地有许多寺庙遗址,如忠烈候,甘露灵、斗母宫、阳府寺、三闾大夫庙等等”。这是志书上的一段记载。好吧。原来我还是错了,而坊间的传说竟也是错的。三闾庙就是庙!
想想也是。《汉书地理志》上有说,楚地“信巫鬼,重淫祀”。景德镇这吴头楚尾之地,人们喜爱建庙,再正常不过了。想那时,沿着西河行走,可不是看到好些遗迹吗。至于投水而亡的三闾大夫,后来也被尊为水神、江神,所以,在这昌江和西河的交汇之处,修建一座平浪平波的镇江祠堂,也再正常不过了。
三闾庙,曾经是庙的。只不过是在物换星移的沧海桑田中,泯了踪迹,却又留下一些痕迹。西河啊,流过三闾庙,汇入昌江。江流宛转,河水汤汤。
西河口:摄于景德镇鱼泡泡:
●●谢谢您对本文的阅读。如果你喜欢,请点赞,请留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