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瓷白瓷的起源

陶瓷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土与火的科技和艺术,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最持久的见证之一,“在上万年的历史岁月中,它像一条光洁的链条,一环扣一环,与科学技术同步发展,并适应着生活的需要与审美的变化,不断创新,成为物质的和精神的双重形态。

白瓷是传统瓷器分类(青瓷、黑瓷、白瓷、红瓷、蓝瓷、彩瓷等品种)中的一种,它一般是指瓷胎或化妆土为白色、表面施有一层薄而透明釉的瓷器。

白瓷的制作首先是要选择含铁量较少的瓷土或瓷石,其次釉料中的铁元素含量一般要小于1%,第三要有能够烧成度以上高温的窑炉。

白色是一种包含光谱中所有颜色光的颜色,它的明度是最高的。

白色通常是光明的象征,寓意明亮干净、公正纯洁、朴素雅致。

在人类生活的大自然中白色的存在既多又美丽,而且对人类的生命非常重要,如白云、白雪、白色的羊毛、白色的棉花、白色的荷花、白色的奶汁、白色的大米、白色的珍珠等等。

所以在人类的生活用品、服饰用色上,白色是追求并流行的主要色,诸如白色的婚纱、白色的哈达、白色的玉器、白色的银器、白色的瓷器等等,同时白色也可以和任何颜色搭配,如黑白、青白、黄白、蓝白、红白等。

白色瓷器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白色审美需要的结果,而中国白瓷的发达除了瓷器生产技术的原因以外,以白为贵、以玉为德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白如玉、温润如玉是中国历代瓷器的重要追求。唐人赞美邢窑白瓷是“如银似雪”,宋人赞美景德镇青白瓷为“饶玉”,“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

白瓷的起源

新石器时代至南北朝

中国古代白瓷的起源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灰陶、彩陶、白陶时期第二个阶段是夏商至汉代时期的白陶、印纹硬陶、原始瓷器,商代是白陶和印纹硬陶发展的鼎盛时期。

第三个阶段是汉代至南北朝时期的原始青瓷、早期白瓷,湖南长沙东汉墓已出现早期白瓷,但学术界一般认为我国白瓷约产生于公元六世纪北朝的北齐时期(—年),代表的就是河南安阳北齐武平6年(年)范粹墓出土的一批早期白瓷。

原始瓷器产生的条件:

制陶工艺的三大技术突破。

1、瓷石原料的被发现并越来越多地用于制陶;

2、窑炉结构的改进,龙窑的形成,使烧成温度提高到度左右;

3、高温釉的发明。

釉是一种光亮、透明、不吸水并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一层玻璃体,是高温作用于釉料的产物。

原始瓷釉是一种高温钙釉,以氧化钙为主要助溶剂,釉色呈青黄或黄褐色。它由铁含量较低的粘土与草木灰或石灰石混合烧成。

原始瓷釉发明的原因:是古代陶工在长期制陶的基础上为了满足人类生活的使用要求和审美需要而发明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350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