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陶到粉彩,故宫陶瓷香港展169件珍品串

韩倩对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内展览的陶瓷珍品都很欣赏,讲座中也称“每一件都很精彩”来自央视频

假如让你以皇贵妃身份穿越回清朝赴皇家家宴,你会发现你用的碗是白里黄瓷,而皇帝、皇后、皇太后使用的碗内外均为黄色瓷,你右手边的贵妃用的是黄地绿龙瓷碗,而嫔的碗是蓝底黄龙瓷,这可是景德镇官瓷烧制时已规定,看碗色彩便知晓身份等级。就像西方人自古钟爱玻璃制品,中国人则偏爱陶瓷制品,随后中西各自走向技术和文化的辉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瓷器不仅是国人日常生活起居离不开的器具,也是中国形象、中华文明的代表。

作为炎黄子孙对中国陶瓷文化不能说出些子丑寅卯,难免有些遗憾。正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览的陶瓷展,可让你充电解渴,在平方米的第三展厅中,陶瓷是以通史排列方式来展示的,呈现了华夏文明年的进程,这是庆贺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而南下的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件精品收藏。日前(8月15日)在故宫博物院故宫研究院发起的“故宫学人讲故宫”第三场上,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韩倩在线,以“凝土为器”为题,如数家珍阐释了此次参与展出的故宫陶瓷珍藏。

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向外看水面日出来自新华社

两地呼应:

展馆形式以现代为主,展陈形式、主题等比例浓缩

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三楼的第三展厅,整个平方米的空间容纳了从公元前年龙山文化的红陶器至清光绪12年之间件收藏品。韩倩介绍说,中国古代文明夙享盛誉,原因除丝绸、瓷器等的发明和技艺长期高跻世界顶峰之外,还在于它绵延不断的传统。早在距今约两万年前,中国古人就发明了制陶术,在距今约三千多年前的夏商之际,已能烧造原始瓷,到距今约多年前的东汉,又创烧出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中国陶瓷层出不穷的品种和源远流长的历史,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故宫中陶瓷藏品都是清宫旧藏,是万里挑一的珍品,其艺术价值极高。在故宫博物院年曾经展览的“御窑瓷器”对比展中就可窥见一二。那次展示中显示,在景德镇御窑厂官窑的贡余品、次品一律集中打碎,就地掩埋,既维护了皇权的威严,也保持了官窑瓷器的水准。这些就地打碎、掩埋的瓷器堆得如山高,选送入宫的器物真可谓是万里挑一。

不同的展馆形式,上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现代色,下为故宫博物院的古典风格

而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进行展出的瓷器,可以说是故宫陶瓷展览的“等比例浓缩”。以通史形式不仅展现从早期陶瓷、宋、元瓷器,直到明、清两朝御窑的瓷器,还复刻了故宫博物院的展陈形式,以珍陶萃美、多样陶瓷、明清御窑为三大块主题。而展馆形式上,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则以浅色为基调,巧妙运用故宫元素如多宝阁、落地罩等加以点缀,呈现现代与古典结合的雅趣。

承启的白瓷:

技术出现比青瓷晚年,但奠定明清瓷器技术

本次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陈的瓷器藏品件件是珍品,身为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主任的韩倩坦言,“我件件都爱不释手,每一件都是中国瓷器艺术、文化的标杆。”即便如此,在讲座中她重点介绍的还是这件定窑白瓷孩儿枕。

定窑是宋金时代北方地区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窑场。它以烧造白瓷为主,明清文人将定窑列入五大名窑之中。定窑以烧造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具为主,除白瓷外,红瓷、墨定、紫定等也难得一见,价值高于白瓷。但到清代,定窑除白瓷以外已属罕见。晚唐时期,定窑已经开始为宫廷烧制瓷器,这些可以从出土瓷器的款铭中窥见一二。

从考古发现,定窑的遗址在今天河北曲阳,在当时定窑已经发展出庞大的窑系,今天河北临城、井陉、鹤壁、山西平定、介休、阳城等多地都曾烧造过与定窑瓷器风格相似的瓷器。其影响不仅表现在造型和纹样上,在技术方面也有开创之举。

备受时人褒扬的北宋时期定瓷酱釉花口碗(修复)

然而定窑之所以重要,可能更在于白瓷的烧造。韩倩解释说,白瓷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似乎极易看见,我们平时使用的器物有很多一部分都是白瓷。但实际上白瓷是发生较晚的技术,它比青瓷要晚年左右。但白瓷技术的出现极为重要,它是后期瓷器发展的前提。明清时期青花、珐琅彩、粉彩这些有彩绘的瓷器都以白瓷为基础。

同时,虽然白瓷技术出现较晚,但其技术成熟较快。宋金时代已负有盛名,有“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等赞美。韩倩分析,宋人对定瓷更有着夸张神化的褒扬。当时的人们认为唯有“定州瓷芒不能伤者”才是真玉,这是对白瓷胎骨坚硬致密的认识。刻花、划花、印花等技术又奠定了定州花瓷的古朴意蕴。

故宫藏品占比图,瓷器为第二多

孩儿枕寓意:

女子寄托多子多福,君王展示勤勉自律圣君形象

孩儿枕是一件烧制的瓷器,作为枕头,现代人看来可能是不可思议的。也怪不得在提问环节有很多观众提问孩儿枕的使用问题。生活方式的差异令我们不能代入古人的生活。韩倩介绍说,宋人使用陶瓷制枕,实际上是相信它们能够清凉去热,也是驱火明目、延年益寿的理想夏令寝具。有诗为证,“巩人作瓷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声,脑寒发冷泥丸惊。”

不仅如此,瓷枕造型丰富至极,在讲座中韩倩展示了数张瓷枕的照片,有虎形、童子擎荷形,还提到有如狮形、腰圆形、银锭形、如意头等等,变化迭出。当然其中也有如展出的孩童造型。

在香港故宫展出的定窑白瓷孩儿枕最为乾隆喜爱。天下共存三个白瓷孩儿枕,其余两个在台北故宫来自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543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