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窑与皇窑,有没有区别跟我看了便知

景德镇,中国历史上年代最长时间最久远的官窑所在地,随便一个地方,都能挖出元明青花碎片吧。倒不是想发财,而是充满好奇。

十年间,至少去了景德镇四次。买过陶瓷大市场的餐具,玩过古窑民俗博览区不止一次。每一次都被老艺人们的“匠”的精神感动。三十多道工序一一展示,本为“遗址”的古窑,被鲜活了生命。个人以为,“工”与“匠”的区别在于精准,在于千万次重复后的肌肉记忆。买了两套自己喜欢的茶具,很开心。

带有研究性质的御窑厂

有人说,你这不是精品,不是真品,是现代产品。当然。元明青花,一块碎片都买不起,何况品相完整的器件。那些东西,且欣赏吧,看过便是拥有过。景德镇处处古窑口,也处处以瓷器为主题。以旅游带动经济,每个城市都一样。景德镇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何乐而不为!

那次走进了御窑厂遗址,难得一个纯粹的遗址博物馆景点,与商业无关。御窑遗址有什么?御窑本名御窑厂,始建于明洪武二年,是一座延续了五百四十多年的皇家专用官窑。这是一座世界烧窑史上不间断时间最长的皇家御用官窑。

如今的御窑厂景区包括埋藏区遗址、窑口遗址各一个,另有一个修复展示陈列馆,一个主题博物馆,一个龙珠阁。

进大门首先看到一口井。这口井的水,调和了几百年最优质的高岭土,为不同年号的皇帝,烧造出不同特点的精美瓷器。

明代古井

顺路右拐便是埋藏区。这里埋藏了每一窑出窑后的残次品。皇家的御用之物,都是最高端定制,具有独一无二的性质。即便是残次品,也决不允许流落民间,在御窑厂就地敲碎埋藏。散落出去的后果,可能是一串相关人员的脑袋是否还能不能安然长在脖子上。

因为此,遗址挖掘的是丰厚的宝藏。紧紧挨着埋藏区的便是修复区。故而这里是景德镇陶瓷修复研究中心以及故宫学院景德镇校区。记得什么时候看过一个段子,一个当铺学徒,拜师后师父什么都不教,只是让他每天手握一块尚品玉器整整三个月。随后实操,绝不失手。多少年后,这位学徒成了玉器鉴定大家。为什么?他只感觉真品,赝品一上手便知分晓了。

同理,前些年一些古玩界大家连连打眼,并不是他们故意如此,而是少有接触真品机会。每天埋头纸上文章的他们,精于理论研究和撰写一篇篇论文,却在实际的鉴定中,大失水准。或者说,不是失水准,而是“纸上得来终觉浅”而已。

与埋藏区遥遥相对和,便御窑厂遗址。展示出来的一片,是整个窑口的小部分。堆放的匣钵、工作区的窑前工作面、窑门、火膛、窑床等等,形象介绍了每一件作品进入窑口后窑工的工作环节。

筋骨毕现的古窑址

遗址没有修复处理,赤裸展示着筋骨一般的线条。曾经这些线条,便是一座座完整的不同造型的窑。每个窑有自己的功能,有不同的大小。如今,岁月带走了窑口的顶,却留下地底的建筑。它们像年迈老人暴露的青筋一样,曾经的风华绝代都成了沧桑。可是,有过的美,痕迹还在。而由此产生的美,至今无法用文字表达。

考古研究者,由两座遗址中挖掘出大量不同时期的碎瓷片。经过修复专家巧手修复,那些碎瓷片重新完整起来,散发着动人的光华。这些被修复的皇家御用珍品,被陈列在博物馆中。置身其中,有大土豪的骄傲感。寻常土豪能得到一件,可能要嘚瑟几代人。这里有多少?琳琅满目数不胜数。且品种齐全程度,难以想象。

我看到一些熟悉的器件。如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青花寿山福海纹瓷炉,据说存世只有两件。居然在这里看到一件修复好的,大小造型完全一样的香炉。那么大的双耳青花瓷香炉,端庄稳重,是明代青花的顶级作品。

五百多年的御窑厂,不同时期按照年号命名过许多特定的名称,譬如洪窑、永窑、宣窑、成窑、正窑、嘉窑、隆万窑等。每个时期都有其独具特色的瓷釉品种出现。成化的五彩瓷、永乐的甜白釉、宣德的霁红等等,便是代表。

造型独特的博物馆

御窑厂还有龙珠阁与祭祀督陶官唐英的祠堂。前者是新建,后者在古窑博览区见过,没有太大特色。

离开景德镇老城区,道路指示牌看到一个“皇窑”标志。这皇窑和御窑,有什么差别?苦苦思索想不到区别在哪里。上网寻找答案,却是一个黄性老板的公司,借用皇家之皇的谐音。一个噱头。

同年代的官窑民窑,身价不可同日而语。这个黄老板的“皇窑”,民窑也不是,却堂而皇之地用了旅游景点特有的棕色指示牌,高高架在道路中央。有趣。

再来一张博物馆外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569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