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正规医院 http://www.t52mall.com/在我国古代的南宋和北宋时期,道教得以再次繁荣,其间也涌现出了无数的道派杰出人物,今天就为大家分享本时期有史为据的主要道士:张无梦、孟玄岳、张契真、陈景元。
01张无梦
高道刘海蟾与种放的朋友张无梦,曾结庐于琼台修炼。张无梦字灵隐,号鸿濛子,风翔整人。他约生于后周广顺前(),卒于宋皇祐前()。二十岁出家至永嘉开元观为道士,后上华山师事陈抟(即陈希夷),得其真传。张无梦与种放、刘海蟾是方外朋友,善行赤松子导引、安期子还丹之法,间以修炼内事。后又南下天台,先居赤城玉京洞,旋又结庐于琼台。无梦居于琼台之时,将这些经验写成首韵文,纂编为《还元篇》。大中祥符元年(8),通过台州通判夏竦之手进贡给当朝皇帝。真宗见诗,爱不释手,立即召之进宫,让张给自己讲经,还请问长治久安之策。张无梦答曰:“臣野人也,但于山中咏《老子》、《周易》而已,不知其他。”真宗令其讲《易》,张给讲“谦卦”。真宗问道:“独说‘谦卦’何耶?”答曰:“方大有之时,宜守之以谦。”真宗听后甚为喜悦,又让其讲《还元篇》,张说:“国犹身也,心无为则气和,气和则宝结矣,心有为则气乱,气乱则英华散矣,此还元之大旨也。”两人谈得颇契合。真宗有意留他在汴京,欲拜为著作佐郎,他坚辞不受。让他住到建隆观之翊圣院,可张以方外之士爱清闲为由坚请还山,后赐金帛,不受;赐“处士畅饮先生”号,亦不受;令台州刺史刘起就地拨付著作郎俸额,仍不受。真宗无奈,只好写了一首《送张无梦归天台山》诗相赠。张无梦回天台后又在福圣观修炼了十多年。这段时期的逍遥生活,在他的诗作中也略有反映。后来他外出云游名山大川,到过关中、河洛、荆楚。终南山,暂隐于鹤池;再仙游河洛,攀登嵩山;复泛舟荆楚,止于金陵。02孟玄岳
孟玄岳,法号灵静,人称灵静大师。宋太宗在位年间,孟是桐柏宫的山门都监。台州通判夏竦在他的《重修桐柏道藏记》中也提到:“有灵静大师孟玄岳者,始越会稽,济沃洲、赤城,访桐柏,为山门都监。”宋太宗至道元年()孟发现藏经殿已破漏,即全力募资重建,功绩不小。03张契真
张契真,字齐一。钱塘(今杭州市)人。据《中国道教》载:张契真,嗜文。擅草隶,善弈。幼从胡法师游赤城,时朱霄外居天台,被度为道士。周世宗显德五年()受《正一盟威》、《灵宝法箓》于樊先生。张契真为官期间为吴越钱忠懿王所宠信,命总三箓斋事。由是名震江湖。太平兴国中(-),宋太宗遣使召入禁中,赐紫衣,命主醮,后又命刊正道书。赐号元静大师。令其选天下戒洁之土同居新建太一宫。他在宋真宗景德三年仙逝。04陈景元
张无梦的传人陈景元,字太初,号碧虚子,南城人。生于宋仁宗天圣三年()。宋庆历二年(2)师事高邮天庆观道士韩知止。庆历三年试经厚度为道士。后云游名山。陈景元曾在天台桐柏十数年,所居之处,以道、儒、医书分门别类各为斋馆。服侍他的两个人,一名黄精,一名枸杞,都很勤劳和融。王安石、王珪并与之游。陈景元善正书,祖述《乐毅论》、《黄庭经》,下及欧阳询《化度寺碑》。在琼台密受无梦秘术,道行远扬。神宗闻其名,召对天章阁,称旨。累迁至左右街副道箓,赐号真人。好了,《宋朝桐柏四位高道:张无梦、孟玄岳、张契真、陈景元》今天就为大家分享到此,若有不同意见欢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