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秋天,在北京匡时拍卖公司的一场众人期待已久的拍卖会上,竞拍价格愈演愈烈,从最初的万不断大幅上涨。
当拍卖师手中的槌重重落下时,一部国宝级的藏书以2万成交。
可谁能想到,这样一部价值2万的典藏级宋代刻本孤品,最初是一位古玩家以1万元的价格买到的呢!
时间回到年3月,一向喜欢淘买古玩的王先生,在南昌的一处古玩店停住了脚步。
王先生本就是富商,寻常人家可能没有什么条件淘弄古玩,可是王先生在这方面可以称得上是行家了。
这不,刚刚吸引住他的是一本看起来十分陈旧、不太起眼的古籍。
要说这古玩店里的宝贝可是真不少,琳琅满目地摆满了展台,可是这古籍偏偏放在了一处不显眼的角落里,想必这店主也没把它当什么宝贝。
不过王先生看上的就是这本古籍,他装作随便看看的样子走进了古玩店中。
要么怎么说王先生是个行家呢,他知道如果现在暴露出自己很感兴趣的样子,店主一定会疯狂要价。
他心不在焉地翻看了一下,店家见状以为王先生对它感兴趣,立马上前说道:“这是土夫子从宋墓里头弄出来的,你要是想要的话我便宜点卖给你。”
王先生强装淡定,露出半信半疑的神情,又把书放了回去,其实心里已经认定这本书价值不菲了。
然后他走到其他的古玩摆放处摆弄着,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
最后临走时他挑了几样品相不错的,“顺手”把那本古籍以1万元的价格连带着买下来。
面无表情的王先生走出店门,就再也按耐不住了,高兴地合不拢嘴。
即便是刚刚在店内只是简单地翻看了一下,他也看出这本古籍已经年代久远,不仅如此,很有可能是一本真迹。
回家以后,王先生仔细翻阅,小心翼翼,这本书经过这么长时间,内页也已经有不同程度的破损,但他坚信这是一本“有来头”的真迹。
他找了很多专家朋友鉴定,也都认为是真迹的可能性比较大。
在欢喜之余,王先生在专家朋友的建议下开始修复工作,由于页面的破损污染,非常不易于保存,甚至有几页折损严重,已经无法展平。
王先生随即便对它进行了修缮,想更好地保存下来,他将古籍页面衬在宣纸上,又找了纸夹子装裱起来。
王先生本想着将这来之不易的好宝贝珍藏起来,但没想到几年后生意上出了问题,他需要钱来周转,由此产生了变卖古籍的想法。
但作为内行人,再加上之前就找过专家朋友鉴定,王先生知道这本古籍具有极高的价值,必须好好盘算才行。
他先是找到了江西省图书馆的领导,告诉他自己有一本典藏的古籍,询问他们是否有意向买下来作为图书馆的藏品。
在经过了专家的最初鉴定后,发现这应该是一本来自北宋的真迹《景祐礼部韵略》。
这个结果一出,众人惊喜不已,在询问了这本书的来由以后,大家也一致认为,这应该是一部孤品,收藏和研究价值也是不可估量!
至此,江西省图领导已是兴奋不已,为了更加确定这部古籍的实际价值。
他立马组织了一次研讨会,邀请了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李致忠先生,和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的陈先行先生来再次鉴定这本古籍。
两位专家听到这样的消息也是激动不已,毕竟如果真的是真迹孤品,在考古界也是十分重大的成就。
听罢便立马赶到南昌,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这“稀世宝物”。
李致忠先生有一位老友,名叫韦力,这位先生也是民间古籍研究的爱好者,甚至也称得上是专家。
接到江西省图的电话后,李致忠就迫不及待地联系了这位老友,并邀请他一同去南昌鉴定这部古籍。
韦力先生后来在文章里描述了当时的场景:
“他说自己已经看到了该书的图片,认为此书很是难得,值得去仔细研究一番,他大约向我描述了该书的情况,然而说完后语气有所停顿。”
韦力先生和李致忠先生是多年的老友,李致忠的停顿让韦力一下子捕捉到了其他的信息点,果不其然,李致忠先生停顿后说道:
“韦力啊,有件事我可要嘱咐你,这书虽然不错,但江西省图书馆想买下,因为他们馆没有好的宋版,当然了,你肯定也没有这本书,我知道你一定能看的上,但是,你还是别买了,我觉得让公家买还是比较重要。”
韦力先生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多年的了解,韦力最是钦佩李致忠身上那种一心为公的精神。不过李先生既然说得这么庄重,想必确实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最初见到这本书时,已经破到不成样子了。”
这是后来对李致忠先生采访时,他回忆起的见到这本书时的最初的样子。
王先生虽然热衷古玩,但对于文物的修复还没有经验,不过好在王先生是个细心谨慎的人,并没有给古籍带来更多的损坏。
研讨会开始后,王先生给大家讲述了这部古籍的来历和他变卖古籍的原因,再一个他个人也非常想了解这部古籍的实际价值。
在经过各位专家的鉴定后已经确定了这是一部来自北宋的刻本孤品。
而后李致忠先生对古籍的历史做了简单的介绍:
“《景祐礼部韵略》,实际上是北宋宋仁宗景祐4年,经宋仁宗下令由丁度等人‘刊定窄韵十三处’,对《景德韵略》再加刊定修改而成的。它实际上是一本北宋版本的《新华字典》,供学子科试所用!”
在此之前,日本也曾经发现过一本《礼部韵略》,页面也已经是破损不堪,却依旧被日本人视为国宝,存放在了真福寺。
李致忠发现,王先生手里这本《礼部韵略》中未避仁宗之后诸帝的御名,因而推测其刊定于-年间,比真福寺的那本藏品还要早。
因此这本《礼部韵略》,是目前海内外现存最早的刻本,可谓二百年来古籍届的重大发现,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它不仅刊刻时间比日本真福寺藏本要早二十多年,而且,去声、入声两卷都保存完好,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了一部比较齐整的北宋读本,也是市场中难得一见的北宋孤本。”
吉林大学中文系教授李子君擅长音韵学研究,据他介绍,真福寺藏本几乎丢失了全部去声,且残缺多达个汉字。
考古界的泰斗宿白先生曾统计,海内外现存的来自宋代的刻本寥寥无几,有的也都收藏在了各地区图书馆内。
从前就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来形容宋刻本的千金难求。
加上这部《礼部韵略》是作为两宋科举考试的权威官韵,在古时就有了至高的地位,且影响深远,想必价值意义不凡。
江西省图书馆的领导听到此番结论已是惊喜不已,当王先生询问他们会给出什么样的价格时,决定拿出诚意,以万的价格收购。
从多方认定来看,这确实是一部北宋刻本,前面提到过,北宋刻本十分稀少,虽然古书注录的也有一些,但真正能够得到学界认可的也仅有十几部。
按照这本书的价值来说,万算是一个合理的价钱。
可惜,也许是有缘无分吧,江西省图书馆最终因为没有筹集到足够的资金错失良机。
李致忠先生认为,这种旷世珍品,应该收藏到国家图书馆才能得到专业的保存和修缮。
但毕竟也是王先生花钱买到的,更何况王先生的生意亏空严重,急需用钱,李致忠先生也不好开这个口。
年,北京匡时拍卖公司联系到王先生,提出想要为王先生手里的这本《礼部韵略》举办一场拍卖会。
双方达成交易后,北京匡时也是铆足了劲做起宣传,不仅专门邀请了古籍研究界和考古界的专家举办了研讨会,并且联系了多家媒体举办了发布会进行宣传和报道。
当“北京匡时将于秋拍拍出北宋《景祐礼部韵略》孤本”的消息已经放出,轰动了整个海内外古籍圈。
这部《礼部韵略》的价值大家都已有所耳闻,都对这场拍卖会充满了期待,海内外藏友也都慕名而来。
12月4日,拍卖会现场坐满了人,各位专家也位列其中,得益于前期的宣传,《礼部韵略》以高价万起拍,而后竞价居然一路高升。
有买家直接出价1万,各界大佬也是不甘示弱继续抬价,而最终以2万成交于南京图书馆,加上佣金总共万······
礼部韵略能够被抬到如此高的价码,不仅仅是因年代久远,更是因其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宋初科考,不但试经,且试诗赋。
举子科场写诗作赋,既要牢记字韵,又不能犯讳,这就催生了韵书的纂修。
因为书成于真宗景德四年,所以又称《景德韵略》,是宋代的第一部《韵略》。
又因为科举考试自唐代以来向由礼部主管,并且自韵略产生时候起,就直接为礼部科试之用,因将之直称为《礼部韵略》。
此书大量删除了《广韵》等书中奇异冷僻之字,只收录当时常用字九千五百九十个,每字下的注释也较为简略。
分韵依据《广韵》,也分为二百零六韵,韵目排列次序也没有改易。
书中“独用”、“同用”字样标注得更加清楚,是研究宋代实际语音的重要材料。
《礼部韵略》不仅影响到了宋朝的文化事业,直至明太祖洪武八年(公元年),朱元璋下令编著《洪武正韵》时,乐韶凤、宋濂等纂官也参考了《礼部韵略》。
有人疑惑我们是否高估了《礼部韵略》或类似古籍的价值,认为将近万的交易金已是天价。
其实不然,要知道古籍本身就是研究历史最有效的载体,我们了解历史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古籍上的文字进行学习。
在这个前提下,《礼部韵略》的作用相当于一本古代的新华字典。
我们通过这本书不仅可以了解古人对文字音韵的学习要求和标准,通过这些作品还能了解到它们背后的历史背景,这些还能用简单的金钱来衡量吗?
古代的科举考试相当于我们现代社会的高考加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选举人才的主要方式,而《礼部韵略》作为古代科考的工具书,其地位可想而知。
再者,将它收藏于公共图书馆,供人们去了解,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绝佳方式。
知识是无价的,当今社会,掌握财富的少数精英制造出大量令人沉迷的消遣产品,让大多数物质资料并不丰富的人在其中得到安慰,并甘愿沉浸在这些制造出来的快乐中。
娱乐至死的倾向正不断蚕食着现代人的三观,人们沉溺于简单低俗的快感,却意识不到快餐式娱乐后所造成的精神上的匮乏与空虚。
互联网时代下,很多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人们更加热衷于通过捷径快速实现变现,却忽略了掌握知识的重要性。
我们更应该在网络时代借助更优化便利的方式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性成果,然后通过创造性转化实现知识变现,因为知识永不过时,这才是长足的可持续发展。
《礼部韵略》的高价拍卖就是对知识价值的最好的证明。
关于知识价值的探讨不会止步,从古到今,从科举考试到公务员考试,社会越来越重视年轻人对知识和学术的把握。
在娱乐消遣的同时也莫要在时代的洪流中迷失了自己,不断学习各种知识技能。
这样不仅仅是为了在现代化进程中不被淘汰,更是为了在获取物质基础的同时,也扩充精神上的富足!
-完-
编辑丨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