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中国制瓷业百花争艳的时期,瓷窑遍及南北,品类众多,除了五大名窑之外,各地的民窑发展也十分迅速。陕西黄堡镇一带的耀州窑、江西景德镇的景德镇窑,以及江西吉安的吉州窑也是当时十分著名的窑口,生产的瓷器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耀州窑
耀州窑是宋代北方著名的窑场,以生产青瓷为主,兼烧一些黑釉、白釉瓷器,窑址在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因宋时铜川地属耀州,故名耀州窑。
早在唐代耀州窑就开始烧造瓷器了,主要学习南方浙江地区的越窑技术,产品亦为青釉瓷。唐代耀州窑的青釉瓷器较为厚重,发展至宋代,工艺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产品更加秀丽精巧,胎釉质量也大有提高,在北宋时期还曾多次作为贡瓷进献皇宫,名盛一时。
耀州窑在宋代早期,其装饰方法主要是刻花与划花。“刻花”的具体方法是:以锋利的竹刀在泥胎表面快速地刻画上线条流畅的各种图案;而“划花”则是以形如细密梳子或篦子的工具,在泥胎表面划上若干条平行线条,这些平行的线条细密整齐,主要作为辅纹装饰,使整个图案看起来更加丰富、精致。到了宋代中后期,耀州窑开始普遍使用印花工具,以模具印坯的方法生产了大量产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宋代的耀州窑作为民窑,生产的产品主要为百姓日常所用的各种器皿,除了常见的盘、碗外,还生产了大量的壶、瓶、灯、枕、盖盒、香熏、盏托等,器型十分丰富。
耀州窑上的装饰图案丰富多样,常见的图案有莲纹、凤凰牡丹纹、飞鹤纹、犀牛望月纹、婴戏纹、水禽游鱼纹等。这些图案的风格自由奔放,线条随意流畅,由于多采用斜刀刻法,所以刻纹深浅不一。入刀较深的地方一般积釉较多,釉层也较厚,入刀较浅的地方,以及没有划花的空白处釉层较薄,颜色呈淡雅的灰青色,并略微带黄,呈类似橄榄的颜色。
如上图所示,这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青釉刻花莱菔瓷尊,即为一件耀州窑刻花装饰的精品之作,此尊唇口、圆肩、腹部修长,器表以刻花的手法,通体装饰有繁密的缠枝牡丹纹,牡丹花饱满浑厚,叶片肆意摆动,带有大自然的质朴与勃勃生机。在花卉和叶片的刀刻之处,我们能看到颜色较深的积釉,将图案的轮廓线清晰地衬托出来,增添了作品浮雕艺术般的层次感。
宋代文献对耀州窑的记载也有不少,陆游所著《老学庵笔记》、王存主编的《元丰九域志》、周煇所著《清波杂志》等书中都有记载,说明当时耀州窑瓷较为流行,并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景德镇窑
作为元明清三代最主要的陶瓷生产窑址,江西省景德镇窑在五代时期就已经崭露头角,到了宋代时期,便已初具规模了。考古工作者在景德镇的湖田、黄泥头、南市街、杨梅亭等处都发现了大量的宋代陶瓷遗迹。
宋代景德镇窑场生产的主要瓷器品种为“青白瓷”,又叫“影青”“隐青”“映青”等。这种影青釉瓷器的胎质非常坚硬,也异常细白,轻轻叩击的话,声音清脆悠长,瓷化程度很高。这种优质的瓷胎与景德镇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密不可分的:景德镇地处赣、皖、浙三省交界处,有丰富的瓷土资源,燃料和水利资源也很丰富,并且有昌江流经境内,往来商旅不断,为景德镇陶瓷产品的外销提供了便利条件。
景德镇的影青瓷器虽属于青瓷类,但与越窑、耀州窑等略有不同。景德镇的青釉是一种纯净明亮、透明度很高的浅绿、浅蓝色釉,甚至能透过釉面清晰地看到瓷器的胎质。影青釉内含有大量的气泡,有如玉般的润泽感,加上洁白的胎质,故有“假玉器”的美称,又有“饶玉”(宋代景德镇隶属于饶州府)之称。
如上图所示,这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青白釉带温碗瓷酒注,该器由注子和温碗两部分组成。其中注子直口、带盖、曲柄、细长流,腹部圆鼓,表面刻有规则的莲瓣纹;温碗敞口,口沿处微侈,圆鼓腹,底部为圈足、稍往外撇。这套酒器胎质洁白,质地坚硬紧致,通体施有青白釉,颜色浅淡可爱。
在古代,注子和温碗常常配套使用,主要功能是温酒。使用时,将盛满酒的注子置于温碗中,再往碗内加入热水即可。
宋代景德镇影青瓷器洁白的胎质、透明的釉色,为元代景德镇青花的出现埋下了伏笔,也为明清两代御窑厂的出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吉州窑
吉州窑位于今江西省吉安市永和镇,地处赣江西岸,是宋代南方地区的一处综合性窑厂。隋至宋,吉安称吉州,故名。吉州窑约创烧于晚唐时期,宋代达到鼎盛,至元代以后,逐渐衰落。
宋代吉州窑产品中最有特色的是黑釉瓷器,这与宋代的斗茶之风有着密切的关系。斗茶时,以白色的茶汤为贵,而黑色的茶盏比其他釉色的瓷器更利于观察茶色,因此颇为流行。从吉州窑宋代的土层中发掘了大量的黑釉茶盏,也证明了这一点。
从吉州窑的产品风格上看,其受到北方瓷窑系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受北方的磁州窑系产品的影响极为明显。一方面,这是由于南北各地在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时存在相互影响;另一方面,北宋末年靖康之变以后,北方磁州窑受到了一定的破坏,随着宋室的南迁,大量的窑工也随之来到南方,如安徽、江西、浙江地区的窑厂,并把他们的技术也带到了这里。
如上图所示,这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吉州窑彩绘海涛纹瓷瓶,表面施有一层薄薄的白釉,釉下绘有酱色的波浪纹。这些波浪层层叠叠,互相穿插延展,十分别致、生动。这件吉州窑作品具有典型的磁州窑风格,不仅表面施有化妆土,并且装饰工艺、图案的绘画笔法都有明显的磁州窑遗风。
除了学习其他窑场的生产技术以外,吉州窑还创制了很多独特的装饰技巧,如木叶装饰技法和剪纸贴花技法。木叶装饰技法是指将树叶放到胎上、釉下,再入窑烧制。烧成后,就在碗底或盘底形成了一片树叶的形状,连细小的叶脉也都清晰可见,非常特别。剪纸贴花技法在吉州窑的装饰中较为常见,具体做法是:将所需的图案用纸剪出,贴到瓷胎表面,再喷上厚厚的一层釉,喷完后,将剪纸部分取下来,这样图案就是没有上釉的部分,与上釉处界线分明,形成了独立的图案。
此外,剔花、刻花、画花、划花、白地黑花等装饰手法也都出现在了吉州窑的装饰上,如上图这件吉州窑黑釉剔花瓷罐就是一件剔花作品。这件大罐唇口,短颈,丰肩,敛腹,通体施有黑釉,罐身两侧装饰有折枝梅花纹,其中折枝梅花纹采用了剔花的装饰手法。浅黄色的胎地与乌黑的釉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十分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