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惟正生于乾德二年(年),卒于景德元年(年),享年四十岁。他是折家将第六代将领,府州第五任知州。惟正是在大宋“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削弱藩镇,狠抓中央集权的形势下出任知府州军州事。折惟正守边时间长,从供奉官、洛苑使、知府州军州事、庄宅使到延州管界沿边都巡检使,包括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兼御史大夫、上国柱、平恩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唐宋时亦作为一种赐予宗室和高级官员的荣誉性加衔)荣誉奖赏。惟正一步一个脚印,二十多年如一日奋战在守边第一线,是位实实在在的守边名将。最终封赏检校尚书右仆射兼御史大夫,享受副国级待遇。作为武将,他在的经历与地位尊崇足见大宋王朝对府州折家将的信任与倚重。
折惟正在继任知府州军州事前随父亲折御卿征讨北汉、抗击契丹、讨伐夏州李继迁等军事活动中,冲锋陷阵,屡立战功,积累了丰富的为官作战经验,深受朝臣上下赏识。至道元年十二月,随父阻击契丹再次侵犯府州时,父亲病死沙场。逢此劫难,惟正遇事不慌、振作军心,迎战契丹。契丹军见宋营中折御卿帅旗招展,闻风丧胆,不战而退。
宋太宗闻知御卿病逝的不幸消息后,心痛不已。府州折氏守边一向得朝廷倚重,宋太祖即位次年,府州折氏折德扆曾入朝,“陈太原可取状”。乾德二年(年)八月,折德扆又“赴行在”即去皇帝行军指挥所。开宝二年(年)五月、开宝四年(年)十月、开宝九年(年),折御勋三次入朝。折氏勤入朝的举动,充分体现他们紧密维护朝廷、守边尽责的赤诚之心。如至道元年(年)正月,折御卿在子河汊之役大胜契丹军后,朝廷遣使往问。折御卿不仅不居功,还强调“皆圣灵所及,非臣之功也。”将功劳全归功于皇上指挥得好。反映了府州折家军深知为臣之道,深知朝廷这座靠山的重要。折德扆、折御卿父子三十多年如一日,坚守府州,攻打契丹,数次深入河东歼灭北汉残存力量。折德扆去世后,折御卿又多次抗击契丹入侵河东,阻击西夏叛乱,平灭北汉,为保卫大宋、统一华夏征战沙场,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太宗又重申宋太祖的封赏、许诺“自后世袭其爵,子孙继为府州总管,治其郡。”当折御卿病逝后诏授其子折惟正知府州军州事。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八记载:“上闻御卿之丧,痛悼久之,赠侍中。以其子供奉官惟正为洛苑使知府州事。”《折惟正墓志铭》云:“至道元年十二月十八日,以父薨,循旧制,立嗣候,权授洛苑使知府州军州事。”碑记、史料说明,折惟正是其父病逝后,宋太宗授权知府州军州事。“知府州军州事”集军事、行政事务一身,虽非“节度使”,但行使的权力等同。惟正父亲御卿及先辈已确立了藩镇地位。而对其他节镇,朝廷则对武将权力采取了不同的限制办法,如麟州杨重勋调任、灵武冯继业徙镇同州、夏州李继捧调回京城被削去军权、石守信等武将被削去实权,提升待遇,解甲归田,有些地方则是调走部队中青壮年充实京城禁军,还有诸多集权中央的措施。相较而言,朝廷“羁縻府州”是给折家将以特殊的权利。
宋太祖、宋太宗矢志华夏统一大业,但后晋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却始终未能收复。宋太祖赵匡胤曾在内府库专置“封桩库”,欲以金帛赎回失地,但最终未能如愿。宋太宗赵光义欲收复燕云十六州,曾发动过两次大规模的攻辽战争,但均未能取胜。辽阔而美丽的北方,对北宋君臣来说,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折家将镇守的府州是边防前沿,为了稳固边关、对抗契丹、对抗西夏,宋朝廷没有削弱折家将,一如既往重视和加强折家军。
宋太宗两次收复燕云十六州无果,本已心力交瘁,内部又出乱生变。夏州李继迁图谋大举反叛,自立为王。至道二年(年)四月,李继迁劫走朝廷四十万石军粮,带兵围攻灵武(今宁夏灵武)。宋太宗赵光义闻讯,暴跳如雷,大骂李继迁是个“反复无常的贼子”,并组织五路兵力征讨。《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至道二年,宋军分诸将攻讨,李继隆自环州,范廷召自延州,王超自夏州,步军都虞候、荣州观察使颍川丁罕自庆州,西京作坊使、锦州刺史张守恩自麟州。凡五路、率兵抵乌白池。对逃窜于沙漠之中的李继迁部进行围剿,决意一举拿下。”其中从麟府出兵的将领中有麟府路浊轮寨都部署李重贵和知府州军州事折惟正。根据府州“麟府路军”的实力和地理“接境”的情况,张守恩命李重贵、折惟正率军先行。《折惟正墓志铭》曰:“公所居里时,与迁贼接境,临阵交锋……朝廷嘉其功效。”此次宋军五路出兵讨伐李继迁,李重贵、折惟正所率军队对李继迁围歼战绩辉煌。
李继迁败逃沙漠之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十二至道二年的记载真实反映了这次围歼实况。“初,命五将出师,卫州团练使河阳李重贵实为麟府路浊轮寨都部署,得对便殿,因言:‘贼居沙碛中,逐水草畜牧,便于战斗,利则进,不利则走。今五路齐入,彼闻兵势大,或不接战,且谋远遁。欲追则人马乏食,将守则地无堡垒,贼既未平,臣辈何颜以见陛下。’上善之,赐以御剑,又屡遣使抚劳。”此次战役,宋军人众马多,因粮草供应、路线不熟、无堡寨屯兵等问题而退兵,没有彻底歼灭李继迁。但作为五支队伍中一路先锋的折惟正被加授金紫光禄大夫,李重贵命为并代副都部署。金紫光禄大夫在宋朝官员阶位享有殊荣,正三品官服才可以着紫色。
至道三年(年),太宗驾崩。太宗晏驾后,他的儿子真宗赵恒登基,改元咸平。北敌契丹未灭,西贼继迁扰边反叛,频频骚乱,时有破关南侵的危险。多年扬文抑武、文人政治的局势,让宋王朝能征善战的将领越来越少,真宗因此欲强化武将队伍建设,他将目光投向折家将,所以调知府州军州事折惟正于京城,让其弟折惟昌接管府州。为了充分发挥折惟正的作用,时隔不久,授任折惟正为郑州兵马大都监。
真宗的用人得当,措施得力,咸平二年秋冬的几次骚乱因此顺利平定。《辽史·本纪第十四》云“秋七月,以伐宋诏谕诸道……九月己亥南伐……冬十月癸酉,攻遂城不克。遣萧继远攻狼山镇石砦,破之。次瀛洲,与宋军战,擒其将康昭裔,宋顺获兵仗器甲无算。进攻乐寿县,拔之。次遂城敌众临水以拒。遂城守将杨延昭趁天冻泼水成冰护城,契丹军退。”《宋史·本纪第六》记载:“边臣言契丹谋入寇,王显、王汉忠败之。”契丹屡屡骚扰、屠杀边民,掠夺财物,赵恒决定御驾亲征以提振宋军士气。契丹的军队闻讯后,载着掠夺来的财物和数万百姓准备逃离宋境。大宋将领范廷召、折惟正等人率兵直追至莫州东30多里的地方,赶上契丹的大队人马,斩敌万余,将契丹人抢走的财物和数万百姓尽数夺回。《折惟正墓志铭》曰:“尝任郑州兵马大都监……会商阳路告猃狁犯境,在择能者御之。”折惟正以郑州兵马大都监受赵恒“择能者御之”选拔,参加了这次北阻契丹入境的军事活动。折惟正征战出色,真宗亲眼目睹,以功勋迁授庄宅使,随后又移授延州管界沿边都巡检使的实职。
朝廷不仅对折惟正本人非常认可,予以丰厚奖赏,还非常关心他的亲人。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五咸平六年(年)八月:“戉辰,赐内园使折惟正祖母路氏诏书、茶、药。时惟正请告,诣府州省觐。上闻路氏常训子孙以忠孝,故劳赐之。”这是折氏亲眷的殊荣,也是大宋王朝对府州折家将信任与倚重的佐证。(文/折武彦魏二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