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晏肖里,是梵山堂的堂主,05年我在景德镇陶瓷大学上学,09年毕业之后就一直从事陶瓷这块。
当时毕业的时候第一接触的行业是展厅的设计,本专业学的是陶瓷,但第一时间接触的是展厅的设计。后来我是在公司里面上班了半年,然后发现自己喜爱的还是陶瓷这块,然后就返回的景德镇从零开始从事这个工作室,包括我的家里面大家都有点反对,目前工作比较稳定为什么还要回来,其实我自己还是比较喜欢陶瓷,所以才回到了景德镇。
开始的话,所有都是从零开始,应该说是像滚雪球一样慢慢滚起来的。我记得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大冬天的,下着大雪。好像是过年的前两天,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干,泡在那个水里面冻的不行。所有的陶瓷工艺都会接触,做模具、模种、然后拉坯、除了接触釉工以外,完全都是自己来。
刚开始的话大概先做点小杯、小碗,做下来之后只能说在整个市场上来说没有太大的特点性,当时我就在考虑一个问题,这么多人都在做同类型的产品,我自己定位就是说一定要把符号性做出来。一个符号性,一个是说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方面做出来以后。
偶然接触了一位日本的陶艺家,他拿过来的一个陶炉,也给我点醒了一个思路,就是说国内市场上没有能够说,陶壶上面上完釉之后能够明火和电器上面加热的一个陶壶出现,我心里就在想能不能攻克掉,所以就朝这样一个方向去研发。
同时我记得是苏打釉的釉水的一个实验,我记得开窑的时候经常会拿各种试片,就是入窑出窑入窑出窑,每一次的心情就是特别复杂,有可能有点惊喜,有可能直接就是失落。像这种失落的状态去试窑试釉的这样一个过程,不夸张地说,应该不下千次到最好最终我们确定下来这样一个釉水的成功性。
当时那刻的心里就是说终于出现了。我们做了一个健康的一个小苏打的碱性成分的釉水定义出来我们叫它苏打釉。
所以这个也是作为后期我们梵山堂品牌定位的一个基础,作为符号性的一个产品。我们来让大家认识梵山堂,让大家来体验这样一个不一样的茶具来带给我们的乐趣。
目前来说全国的经销商应该有二十多个店吧,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包括茶界来说,苏打釉陶泥、苏打釉白泥壶、梵山堂这样一个定义概念。大家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就目前的经营状况就是说逐步都形成比较稳定的经营状态,就是包括我自己给自己定位也是,我并不是说我这款东西一定要卖了多少多少这样一个概念,我其实最关心的就是说,以后我梵山堂的东西梵山堂的产品,能够在千家万户的茶室或者生活中能够看到,大家认同我们这个产品,这就是我最欣慰的。
目前是一个纵向的一个发展,就是以陶壶的这样一个主线,我们让大家能够认知梵山堂。之后我会横向的各类器具,包括我们茶室的各样的一个小件大件的搭配,各种包括家具、甚至是茶叶,这些都可以作为梵山堂的大的框架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