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瓷都论剑,共话传承创新,这是一次思想的饕餮盛宴,也是一场给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言献策的及时雨。
作为第18届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活动之一,10月18日下午,由景德镇市委市政府、江西日报社、景德镇陶瓷大学共同主办的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发展高峰论坛,在景德镇陶瓷大学隆重举行。
此次论坛共有20余名国内顶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陶瓷艺术传承创新”“陶瓷文化对外传播”“先进陶瓷发展”“现代化国际瓷都建设”等方面展开研讨。在主旨演讲环节,6位来自国内陶瓷材料、陶瓷考古、陶瓷艺术、文化产业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作了主旨演讲。
这些专家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观点不但给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思路,也让当天在台下的所有听众受益匪浅。为了让这些精彩观点和思想得到更广泛传播,也为了让这次论坛的影响力不只局限于到会的听众,本报记者对参会的三位专家进行了采访。对没有机会进行采访的专家,本报也摘录他们的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刘士林——建设现代化国际瓷都未来大有可期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景德镇陶瓷大学特聘教授◎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发展智库负责人
镇因制瓷而立,城因瓷业而兴。年7月,《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由国务院正式批复。在刘士林看来,其中含金量最高的是提出了建设“全国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的新型人文城市”的发展目标,这是新中国首个、目前也是唯一的国家文化战略型试验区。
一个人文城市,至少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二是有依托文化资源形成的支柱产业体系,三是有传承着历史文脉和当代重要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品牌。而景德镇最适合规划建设新型人文城市。
首先,景德镇有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区5片,各类文物遗迹超过处,市区内平均每平方公里有5处,如此丰富的陶瓷文化遗产,是其他产瓷区无法比拟的。在宋代形成的“手工制瓷七十二道工序”,在明代建立的御窑管理制度等,作为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代表了古代中国的最高水准。
其次,景德镇是一个以单一的陶瓷产业体系支撑了城市一千年发展的城市。从“色亦素,土善腻,质薄佳者莹润如玉”的唐代陶瓷,到宋代的青瓷、青白瓷及元代的青花瓷、枢府瓷,再到“集天下窑器之大成”的明清瓷器,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建国瓷”“国宴瓷”,到当代陶瓷工业体系、艺术瓷发展体系、创意瓷体系,景德镇不仅是世界上保留手工陶瓷技艺最完备的地区,也构成完整的大陶瓷产业链和区域性陶瓷产业集群。此外,景德镇的城市人口,自古以来因陶瓷而集聚,从史籍中记载的“水土宜陶,陈以来士人多业此”,到今日陶瓷从业人员占城区人口36%、陶瓷产业占城市经济的半壁江山,陶瓷作为景德镇的支柱产业一直没有改变。
再次,陶瓷文化是景德镇的灵魂。以一种产业构筑一种文化、培育一种精神,是对景德镇千年瓷都文化的最好总结。一种产业即陶瓷产业,一种文化即陶瓷文化,一种精神即陶瓷工匠精神。陶瓷的理念融汇在城市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各方面,这在中国和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从城市空间看,其主要街区和产业均以昌江为轴,因陶瓷业发展而绵延生成。从城市文化看,其饮食、风俗、娱乐、语言特征等,也无不打上陶瓷的烙印。从城市精神看,作为“全世界最早的工业城市”,景德镇很早就形成了开放包容的现代城市精神,直到今天,在这座交通依然不是很便利的中部内陆城市,每年活跃的“景漂”都在3万人以上,其中还包括多位“洋景漂”。这个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和贸易的外来群体,充分体现了千年瓷都的巨大魅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千年建城。建设中国新型人文城市,走出一条优秀中华文化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现代化、中外文化良性交流、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新路子,是新时代国家和民族赋予千年瓷都景德镇的重大任务和光辉使命。拥有年冶陶史、年官窑史、年御窑史及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陶瓷生产史的景德镇,必将深度挖掘千年瓷都人文底蕴,创新陶瓷产业,扩大陶瓷贸易和文化交流,更好满足世界对陶瓷的新需要和对中华人文理想的新期待,进一步展示中华古老陶瓷文化魅力,阐释当代人文城市的创新发展。
王光尧——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这就是景德镇陶瓷创新源泉
◎著名陶瓷考古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陶瓷,一把瓷土搅动地球。陶瓷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最灿烂的符号之一,也是1多年前中国古丝绸之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交易商品。提起瓷都,景德镇是一个始终无法绕过的地方。
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接续传承。远在千年前的宋朝,酷爱瓷器的宋真宗把年号景德赐给昌南,景德镇由此得名。事实上,从唐朝晚期开始到清朝,多年的时间里,景德镇陶瓷一直引领着中国陶瓷生产的发展方向。
景德镇缘何能创造这样的辉煌?对此,王光尧表示,就在于创新和紧扣市场、瓷器生产的大变化潮流。所以,景德镇陶瓷产品风格随时代变化,常变常新。尤其是明代,明初设立“御窑厂”(在今景德镇市中心珠山区),专为皇室烧造瓷器,工艺技术日新月异,整体风格走向精致,质量上精益求精。
皇家的标准与精致,成为整个景德镇的模仿对象,对整个时代制瓷技术的精进和景德镇瓷业中心的确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古时候的景德镇也有很多“景漂”,正所谓“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外来的人,带来了外来的技术,且代表着外来的文化,这些技术和文化融入景德镇陶瓷生产之中,自然就有创新了。这是景德镇陶瓷的魂,也是景德镇陶瓷文化最核心的一点。
虽然,景德镇瓷器自明清时期就代表着我国瓷器生产的最高质量及产量,但其毕竟是一个产业,会受到国家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所以,进入晚清之后,随着封建帝国的没落,以及国外陶瓷进入中国市场等历史原因,景德镇的陶瓷产业开始衰退。就目前而言,景德镇陶瓷虽有长足的发展,但在引领创新和潮流方面,还存在需要弥补的短板。
建设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就是弥补这个短板的文化建设工程,这对景德镇来说,或是对中国的陶瓷文化及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再创辉煌来说,都是非常必要和不可缺少的。要在历史中找到优秀的文化元素,在世界范围内找到能为我们所用的文化和技术,也就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开放包容,协同创新。
创新的本质不在技术,而在文化。而适应大众化的文化需求,正需要陶瓷文化继续不断创造性发展、创新性传承,让陶瓷文化的文化价值转化为“实用价值”。文化只有一直被大众“日用而不知”,才有永恒的生命力。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正是对景德镇瓷器生产能力不断创新、且能紧跟时代变化的真实写照,也是景德镇瓷业文化的灵魂!”王光尧说。
狄少英——脱离传统的创新是不会有生命力的
◎山西省人民政府文史馆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
狄少英,当今中国美术界翰墨英杰里的翘楚,著名国画家。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分配到部队从事美术创作,成为一名军旅画家,如今是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他一年中有多半的时间,深入各地写生、采风、搜集创作素材,几十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全情努力着,希望倾其所学,用翰墨情怀,服务军营、服务社会,讴歌这个时代的真善美。这一次趁着他来参加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发展高峰论坛之际,记者在他下榻的酒店对他进行了专访,想听听他对于自己近期创作和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发展的一些想法。
狄少英说自己从军营来,是部队培养了他,对于军营生活的热爱,对于那些生龙活虎的战士的喜爱,已经刻在骨子里,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也肩负使命,去画军营生活,画那些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战士,所以这些年创作了大量的部队题材作品。而这么多作品中,有一幅近期创作的作品去年在景德镇旅发大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这幅画作的创作起点还得从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候说起,山西省委省政府准备组织一次大型展览,其中一个命题就是要艺术家们创作一幅长卷,来展现太行山抗战的全貌。50米的巨幅长卷上要包括多个人物,还有各种战争场面,从领任务到展览开始只有两个月时间,时间紧任务艰巨,很多人都觉得无法完成。狄少英的军人情结和不怕困难的战斗作风这时候起作用了,他欣然领命,不但按时完成,而且艺术质量相当高,展出之后引起轰动,好评如潮。去年,这幅巨作来到景德镇旅发大会上,观者如云,很多人当场看得很激动,看完之后纷纷表示很感动。这幅作品为旅发大会增添了一个亮点。
趁着这股劲头,狄少英用时20多天在景德镇瓷园又创作了一幅长23米多的山水画《太行山》。该作品也在旅发大会上进行了展出,让更多人知道狄少英不但人物画得好,对于山水也很擅长。为什么对太行山情有独钟?狄少英告诉记者,那是因为太行山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国之魂,是民族之山。
此次来景德镇,狄少英是应邀前来参加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发展高峰论坛,对于传承创新,他也有自己的理解。从对题材的选择可以看出,狄少英对于传统的坚持和热爱,所以他一直主张创新必须在坚持传统的前提下去创新,中国画如此,瓷器也应该如此。
在狄少英心里,任何东西都是有根脉的,不延续根脉,就没有生命力。中国书法这条长河从古代流到现在,还要流向未来、流向永远,他认为任何创新都只能在这条河里扑腾,不能偏离航道,偏离了航道就会被河水冲到岸边搁浅,这样的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也走不远。所以,陶瓷的创新也一定不能把传承丢了,要和中国元素结合,比如国画。如何将国画和陶瓷结合,让中国画的美随着瓷器走进千家万户,被大众接受、喜欢并天天使用,从而提升国民的美术修养,这对陶瓷家和国画家们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命题。
狄少英希望未来的景德镇,能吸引全国最好的国画家到这里进行创作,画瓷板、瓷瓶。过去景德镇能够吸引天下最好的工匠,今天的景德镇也应该有会聚天下国画家的胸襟,让他们在景德镇设立工作室,用瓷器展现今天中国人的精气神,展现当下的美,留下他们的作品的同时也留下一段历史。
而他自己以后也会多来景德镇进行创作。从年开始,他就经常来景德镇画瓷板、瓷瓶,见证了景德镇这些年的巨变,环境、市容越来越好,文化艺术气息也越来越浓厚。而他也越画越热爱瓷器,越来越着迷,从而领略到它的博大精深。
爱上瓷器的同时,他也愈发喜欢上这座城市了。“为什么别的窑口灭了,独有景德镇千年窑火能延续?这就说明这里的根比较壮,提供的养分足!我喜欢上了瓷器,也从中汲取了养分,就有让这窑火继续熊熊燃烧的责任。”狄少英说完这话的时候,酒店大堂正好走进很多中外艺术家,他们都是为景德镇陶瓷博览会而来。
这座城市,正从千年瓷都变成国际瓷都,传承和创新的思想与实践,每天都在这座城市碰撞、发生。
刘远长:加大手工文化保护力度加强人才培养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景德镇有优质的制瓷原料高岭土、丰富的水利资源和便利的水运系统、充足的燃料资源,还有完备的陶瓷生产体系、完整的陶瓷教育体系、完善的陶瓷产业体系。目前,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正酣。但是,景德镇内涵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展望未来,景德镇还应加大手工文化的保护力度,加强人才培养,推进陶瓷画廊等平台建设,深挖历史、市场、艺术和工艺的价值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建设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创造千年瓷都新风光,把千年瓷都打造成国际瓷都!
贾德昌:着力加强产品特色减少消除同质化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特种陶瓷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球先进陶瓷产业已达万亿规模,中国企业在千亿以上,占10%~15%,但大多企业处于中低端,急需发展具有国际品牌价值或高度专业化公司。
高端陶瓷粉体、高端陶瓷纤维和高端制品尚有很大差距,均存在“卡脖子”问题,需加强相关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先进陶瓷制品生产企业应加强对高端产品的生产技术探索,重点弥补与国外产品在质量可靠性、一致性上的差距。
国内企业应着力加强产品特色,减少消除同质化,避免恶性竞争,从而打造先进陶瓷产业的知名品牌,提升企业专业化水平和产品商业价值。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先进陶瓷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发展势头好,更多方面有望从跟跑到并跑、实现超越到领跑。
高彦峰: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布局完善新材料国家创新试验区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建设工程放大的创新平台体系。加强面向应用的基础研究,加强以学科和平台建设为核心的能力以及以产品为目标的基础材料、设计、工艺、标准等体系化能力建设。加强精准的国际与区域的深度合作,引育创新人才团队。建立“高校研究机构+平台+基金基地”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在若干关键领域实施强制替代工程,突破有材不用瓶颈。
范周:数字化手段可为陶瓷文化的发展注入活力
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陶瓷是景德镇的标识,也是中国的重要标识之一,试验区应以陶瓷文化为基础,以技术手段为支撑,持续推进数字化建设,创新陶瓷文化的现代化表达,凸显陶瓷文化的新时代特征。
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的大规模存储和管理,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生态保护区的监测评价,对利用数字化保护成果、开展更为广泛的宣传弘扬和传承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试验区在推动陶瓷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中,应该丰富陶瓷文化的传播手段,借助新媒体渠道、平台和技术,为陶瓷文化的发展注入活力。持续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文/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叶海波石鹏
编辑:范俊杰
审核:金路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