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辽圣宗与其母萧太后亲率大军进攻北宋。定州,云州先后被攻破,最后在寇准等主战大臣的敦促下,宋真宗亲临澶州鼓舞士气,随后在李继隆,王继英,周文质等人的努力下澶州之战,宋军射杀辽国大将萧挞览,随后两国签订停战条约,史称为“澶渊之盟”。一.关于澶渊之盟的看法在长久以来,对于澶渊之盟的看法一直存在许多的分歧。主流的观点认为澶渊之盟是一个带有屈辱性质的城下之盟。在《中国通史》中对其的评价是“以屈辱换取苟安”,认为澶渊之盟因胜而败,辽宋之间的百年和平只不过是“金钱”换来的和平,这也是宋朝对外软弱的明证。其实不只是后世之人如此认为,在澶渊之盟签订后不久,北宋朝廷官员在弹冠相庆后,就陷入了深深的耻辱之中。北宋大臣王钦若向宋真宗进言:“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擅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曾经为澶渊之盟的签订宋真宗听到此言默然不语,深以为然,之后为了摆脱耻辱,还闹出了制造“天书降临”的闹剧。由此可见当时的北宋君臣确实深以澶渊之盟为耻。这种耻辱感贯穿了整个北宋,直到徽宗年间制定“联金灭辽”的战略,其实也深受其影响。二.澶渊之盟的历史背景但随着近些年的对于檀渊之盟的深入了解,这种观点也遭到了不少的质疑。如陶晋生:先生在《宋辽关系史研究》中就认为:“澶渊之盟是宋辽两国间缔结的一个平等条约”,而且对于两国的经济发展都有所裨益。抛开当时“华夷之辩”的看法,实际上澶渊之盟的双方互有妥协,宋辽都做出了一定的退步,最终的谈判结果也不失公允,甚至从经济上来看,北宋甚至还占了不少便宜。那么为何这个相对公平的盟约,会被当时乃至后世的人公认为是“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呢?其实这需要我们更深入的去了解这段历史。自辽国立国后,中原地区先后经过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直到年北宋建立,这次基本结束了中原地区群雄林立的局面。而在这54年的时间里,辽国对于中原政权而言一直是一个心腹大患。后晋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献与辽国,并自称“儿皇帝”,以此辽国对中原地区政权形成了地缘上绝对优势。因此从北周开始,收复燕云十六州挽回战略上的颓势,一直就成为了中原地区国家的目标。周世宗柴荣时期收复关南十县,宋太宗时期攻灭北汉都曾一度让辽国陷入颓势。但随着雍熙北伐的失败,辽宋两国之间的攻守之势逆转。其实辽宋双方远远不止是这几次大规模的战役,自北宋建立后,除众人熟知的周世宗北伐,宋太祖围太原,高梁河战役等战役外,还有岐沟关战役,雁门关之战,曹河之战,遂城羊山之战等多次战役,这些战役双方各有胜负,但宋军限于机动力与后勤,辽军限于攻城能力,双方基本上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双方的国界都没有变化。三.辽宋双方的博弈在经过数十年的战争后,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后,宋辽两国都无法取得相应的战果,因此在宋真宗与辽圣宗执政时期,双方都对这种长时间的拉锯战产生了极大的厌恶。《辽史-景宗睿智皇后传》记载,承天太后将辽国的困境归结为;“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实质上由于因此“边防未靖”导致了边境驻守的“族属雄强”,实际而言这是一个一体两面的问题,因此在初步稳定国内局面后,承天太后就开始着手解决北宋的威胁。因此以战促和,迫使北宋放弃对于燕云十六州的企图,就成为了解决辽国边境问题的关键所在。辽国对于北宋的悍然进攻,与其说是为了灭亡北宋,不如说是利用骑兵的优势,换取战略上的主动。而事实上澶渊之盟前,北宋在战略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优势,真宗亲临前线极大鼓舞了北宋军队士气,辽国统帅萧挞览又被北宋射杀;在河东辽军也被高继勋击败。因此澶渊之盟最早是由辽国提出,并被两国所迅速接受,达成共识的。对于澶渊之盟的相关研究,其实在十余年前张希清先生的主编下,就形成了一整部关于澶渊之盟的详细论述,并将其汇编为《澶渊之盟新论》。归结后参与编撰的历史学家将其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澶渊之盟是北宋再取得战略优势后,签订的互利的平等条约;而另一种观点认为盟约具有二重性,在政治上两国约为“兄弟”,确立了平等的政治地位,但同时以《誓书》所言“....(北宋)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则是不平等的。参考资料:《宋辽关系史研究》《澶渊之盟新论》《辽史-景宗睿智皇后传》《中国通史》《宋史》:《宋会要辑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