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领土的扩大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新罗统治集团对地方统治机构也进行相应调整和扩充。新罗景德王时期在全国各地从上到下建立较为严密的统治体系,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九州制与郡县制
智证王六年(),“王亲定国内州郡县。”新罗地方州郡县制度由此开始。有一种说法是新罗智证王六年实施的郡县制主要模仿南北朝的宋、齐和梁制。
但还有另一种说法,智证王在位时期新罗与中国没有交往,不能说这时期模仿了中国地方制度,可能是因为受到百济与高句丽的一些影响。新罗地方制度不是对中国体制的简单模仿,而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
新罗统一之后,对于高句丽和百济的旧地如何管理成为当时面临的重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新罗将全国分成九州,下设郡县,并在重要地方设立五小京。
景德王时期“九州”分别为尚州、良州、康州、汉州、朔州、熊州、溟州、全州和武州。
通过《三国史记》地理志与景德王十六年记载中,可以发现地理志与本纪景德王十六年的记录中的郡县数量有一些细微差异。景德王时期,地方制度行政基本单位是州、郡、县。新罗初期州的长官被称为“军主”,军事色彩非常浓厚,这是具有新罗独特色彩的称呼。
“都督掌管一州行政、军事、税法等各种大权。”到真德王五年“三月,王以何瑟罗地连靺鞨,人不能安,罢京为州,置都督以镇之。”
由此开始改“军主”为“都督”。在《三国史记》没有明确的记录景德王时期州长官的称呼,在文武王元年改州长官为“总管”,圣德王十七年在《三国史记》记载,“冬十月,流星自昴入与奎,...筑汉山州都督管内城。”
可以看出在圣德王时期又开始称州长官为“都督”,并且在元圣王元年()称“都督”,所以推测景德王时期也称州长官为“都督”。
新罗“都督”、“州助”和“长史”各是九人,由此可知各州设一人。在州长官都督下面设有一名州助,如其名一样是辅助长官的职位。各州还设有长史和外司正,长史与唐州制中的司马类似,州内设有长史一人。“始职外司正,州二人,郡一人,初太宗王减百济,罗戍兵,至是复置。”
外司正由中央派遣到地方监察官员,州设外司正两名,但其官等的范围,在史料中记录为“未详”。
史料中出现了“州吏”这一官职,除中央派遣的官员外,还有一些地方出身官吏。据已知的史料和表格,可知景德王时期州的官职主要由都督、州助、长史、外司正和州吏等(地方出身官吏)从上至下组成等级关系。新罗统一三国后,郡县制更加完备。
景德王七年()“遣阿餐贞节等检察北边,始置大谷城等十四郡。”据《三国史记》中记载,景德王十六年()有郡个,县个。
新罗郡长官是“太守”(或称为大守),中国自汉代以来,郡、县长官分别是太守和县令,景德王时期与唐朝郡长官的官职名称相同。同时提到“外司正”,在郡里设一人,专门监视地方各级官吏的动向。新罗的县之下还有村、乡、部曲等行政单位。
但乡、部曲在《三国史记》中只提到一句“九州所管辖郡县无虑四百五十方言所谓乡部曲等杂所,不复具录。”
无法得知乡、部曲等详细内容。根据《新罗帐籍》记载,设有行政单位村,并设一个村主,但有些村直属于郡或者小京。中央派遣地方官吏到村里,在村主的帮助下管理、监督村民,施行征税和人力调动等。
“外,真村主与五品同,次村主与四品同。”说明村主是骨品制中的四头品与五头品,并且“根据村的大小,村主还分为上村主、中村主和小村主。”
小京制
智证王十五年(),首次在於阿尸村设置小京。
进入统一新罗时期,文武王和神文王时期逐渐增设小京,可以说在神文王时期五小京设置已经基本成型,而景德王时期使五小京更加完备。景德王时期将原来的小京改名,分别是中原京、北原京、金海京和西原京,还有一个西原小京没有改。小京是被包含在州里与州并存的特殊组织。
新罗统一以后,将征服地百济和高句丽贵族强制迁入小京,从而便于对战败国统治,小京的设立应与这一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小京是以伽倻、百济、高句丽旧领地为据点发展成为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仕臣”为小京长官,“仕大舍”是仕臣的下级官职,辅助仕臣工作。通过史料可以看出,仕臣和仕大舍各设五人,所以是每个小京都设仕臣和仕大舍各一人。
仕臣又称作“仕大等”,长官仕臣是在六部贵族里被任命。
仕臣这一官职名看着像文臣,但实际上是履行武官的职能镇守地方。小京虽然管辖地区比较小,但小京长官“仕臣”的地位与州长官差不多,并需要对征服地区迁入的贵族进行监视。
仕臣和仕大舍都是具有新罗独特色彩的官名,在唐朝官制中找不到。
仕大舍又称为“少尹”,“少尹”是唐朝官府中比较重要的官职。新罗还有镇这样的行政单位,一般设置在边缘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如青海镇、江镇、唐城镇、穴口镇。同时也称镇为军镇,镇是为镇防和抵御外族的军事区域。镇长官为“大使”,也称为镇头。
镇大使官等高到阿餐,其地位与郡太守差不多。
军镇的权利较大,所以镇大使有时能够影响中央王宫的政治形势。
综上所述,“景德王18年在新罗进行的大规模官制改革是在唐朝的压力下进行的。”景德王在位的中期,唐朝发生了安史之乱。从这时期开始新罗使臣的目的从“新年祝贺”转变为”朝贡”,反映出八世纪中叶新罗在国内和国际局势的变化下,主动推进对唐朝政策。
唐朝的安史之乱成为导火索,不仅使国家体制逐渐瓦解,而且吐蕃等势力兴起,唐朝对外的地位也受到了冲击。安史之乱时期,新罗虽没向唐朝提供实质性的援助,但表现出亲唐的国家立场,并保持友好的立场。
景德王时期将大部分的官府名、州名、官职名都进行了改革。新罗景德王时期是以执事部为中心,执事部管理其他中央官署。
执事部是集唐朝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职能为一体的部门。
除了执事部之外,还有兵部、仓部、礼部、大府、司驭府、肃正台、修例府、利济府、司位府、司宾府、左右议方府等主要官署。景德王时期为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统治,地方施行九州五小京制和郡县制,并且景德王将州名改成了中国式的两字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