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是陶器、拓器、瓷器等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的制品的统称。早在欧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术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制造出了精美的陶瓷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陶瓷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自古以来,中华文化传承的故事中总是不乏陶瓷的身影。即使是一个看似普通的家居陶瓷摆件,也可能深埋着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中国陶瓷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的先民就已经开始制作陶器。最初的制陶方法是在篮子表面涂上黏土,经火烧后,篮子被烧去了,篮子外的黏土烧成后变得坚硬,这样陶器就烧成了。
商朝的陶器总体上继承了新石器时代的样式。周代陶器的重要发展,是陶器应用到了建筑方面。陶瓷的造型变得十分优美和活泼,线条也变得更圆润和流畅。
两汉时期,釉陶大量替代铜质日用品,陶器得到迅速发展。汉代的釉陶已发展到很高阶段,这是由陶向瓷过渡的桥梁。
隋代烧制白釉瓷器技术的提高,为唐代著名的邢窑、定窑白瓷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南青北白”制瓷格局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彩瓷是唐代出现的新品种,它为后来的彩釉和彩绘开辟了新天地。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因经常使用黄、绿、褐三种色彩而得名,常作为陪葬品,是我国古代陶器工艺的精品。
宋代是中国制瓷业极其辉煌的时期,各地新兴窑场不断,涌现出不少驰名中外的瓷窑。所谓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宋瓷在工艺上取得了较高成就,品种丰富多彩、造型简洁优美、装饰方法多种多样。元代出现了青花瓷和釉里红技法。
明代以前,陶瓷釉色以青为主,明代以后则以白瓷为大宗,为瓷器的装饰创造了物质条件。这时全国制瓷业以景德镇为中心。
清初,中国制瓷工艺达到了新的高峰。凡是明代已有的工艺和品种,大多有所提高或创新。清代彩瓷在明代基础上也有很大发展,分化出更多的彩色,墨彩、蓝彩及金彩也出现在五彩瓷器画面上,并创造了粉彩、珐琅彩、紫砂、织金、黑瓷、石湾塑等一些新的装饰品种。
中国名瓷
“白陶”是陶器向瓷器的飞跃。白陶是指器胎的表里呈白色的一种陶器,器坯主要是以手工捏成,使用含铁量比陶土低的瓷土或高岭土,烧成温度在℃左右。白陶的硬度、耐火度和吸水率都较以往的陶器有了大幅度提高。
“彩陶”是以赤铁矿粉和氧化锰为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绘制各种图案,入窑经火烧后,在橙红的底色上,呈现出黑、红、白等颜色。彩陶工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工艺艺术的主体之一。仰韶文化的彩陶工艺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程度,是中国原始彩陶工艺的典范。
“黑陶”是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阶段,从窑顶徐徐加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并有意让烟熏黑而形成的黑色陶器。它是继彩陶之后,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出现的又一个高峰,堪称中国古代制陶工艺中与彩陶相媲美的又一光辉创造成就。黑陶的烧成温度达℃左右,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赫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唐三彩器型圆润、饱满,种类繁多。
元代青花瓷器的足部上下多有竹节状的凸起弦纹,多装饰莲瓣纹,器物肩部绘垂云纹,中间部分填以各种花卉,纹饰繁密,层次较多。
三彩瓷是瓷器釉上彩品种之一,是以黄、绿、紫三色为主的瓷器,其实并不限于此三色。其制作方法是在高温烧成的素瓷胎上用彩釉填在已刻好的纹样内,再经低温烧成。因色彩中没有红彩,故名“素三彩”。
制瓷工艺
制瓷的第一道工序是淘泥,就是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烧制瓷器的最佳原料是高岭土。淘好的瓷泥并不能立即使用,要将其分割开,摞成柱状,然后将摞好的瓷泥放入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和拉坯工具将瓷泥拉成瓷坯。瓷坯只是一个雏形,还需要根据要做的形状选取不同的印模将瓷坯印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刚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需要通过修坯这一工序将印好的坯修刮整齐和匀称。
捺水即用清水洗去坯上的尘土,为接下来的画坯、上釉等工序做准备,这一环节必不可少。画坯,即在坯上作画,有许多种画法和风格,如贴上画纸再勾画等,是陶瓷工序的点睛之笔。画好的瓷坯,粗糙而又呆涩,需要上釉为其增添灵气。不同的上釉手法,有全然不同的效果。上好釉的瓷坯光滑而又明亮。
千年窑火,延绵不息,瓷坯经过数十道工序精雕细琢,要在窑内经受千度高温的烧炼才能变成精美的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