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是保存备查的过时文书,文书数量的增加是档案工作得以发展、档案思想孕育形成的必要条件,而档案意识的增强又是档案工作进一步发展的主观因素。因此,在揭示两宋时期档案思想世界状貌之先,考察两宋时期文书档案工作的实践发展以及推动文书档案管理实践发展的社会背景显得尤为必要。
宋朝上承汉唐繁荣之势,不仅政治制度设计更加完备,经济文化更加繁荣,文书档案工作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文书档案运转成为皇帝贯彻统治意图、掌握国家情况、处理行政事务的重要工具,对封建统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人称其时为“公文世界”。在此背景下,宋人对档案价值、档案工作的特点、档案管理方法的零散认识不断完善、深化,逐渐形成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档案思想系统。
一、两宋时期档案工作的社会环境
1高度中央集权和偃武修文的政治宗旨
太祖朝起,一直到神宗朝,逐渐设置了掌一路财赋的转运司,掌狱讼曲直的提点刑狱司,掌常平、义仓、徭役、坊市、河渡、水利的提举平常司,并称“监司”,后又设掌一路军政的安抚司。
朝廷通过监司长官和安抚使,分割州郡长官的财权、司法权和军权,加强对州郡的监督。皇权专制和中央集权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朝廷政事的裁决权系于皇帝一人,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转越来越依赖政府公文,王朝政治统治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书档案管理的优化,提高宋代君臣对文书档案工作价值的认识。
2.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业意识的渗透
两宋时期经济繁荣、物产充盈,其发展水平远超汉、唐,为宋代文化、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黄仁宇提出,“传统中国的物质文明,至宋朝已达到最高峰”,“当时中国已是世界上最为富裕和先进的国家”这种“价值观”的变化甚至影响到时人对档案价值的认识,出现臭名昭著的“王永年盗卖官文书”和“苏舜钦卖故纸”案。当然,商品经济的繁荣对档案工作带来的影响绝不是单方面的消极影响,还有更为明显的积极意义,尤其是对档案文献编纂发展的正向推动,宋代书市贸易的繁荣鼓舞了民间对文书档案的编纂、流转和收藏的积极性。
3.格物致知思潮下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
两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黄金时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项都完成或完善于宋代,为推动世界文明和世界历史进程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李约瑟评论到,“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到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是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两宋时期科学技术的繁荣不仅包括几乎涵盖各个传统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还包含不断涌现的众多卓越的科技人才及璀璨的科技思想。
宋人在诸多方面均有创新,包括宋代的医学、农学、地学、陶瓷、冶炼、建筑、造船等,形成并留存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科学技术文献,可以说宋代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其中,两宋时期雕版印刷术的完善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极大的促进了民间印刷业的形成与发展,书院、书坊、私人都可刻书,书籍成为重要的商品种类,极大的推动了民间档案文献编纂活动的兴盛。
4.理学的形成和市民文化的繁荣
在我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进程中,宋代不仅社会经济发展到高峰,而且它的文化也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陈寅恪畅论我国文化演进之态势时提到:“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首先在哲学领域,宋代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无疑是极为璀璨的成就,先秦诸子时代结束后,儒家自汉经魏晋、历隋唐,儒学的发展、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两宋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捩时期,元人曾把汉、唐和宋朝并称为“后三代”,作为后三代的最后一个王朝,宋代的历史影响力一直穿透到近代。无论是其政治制度、商品经济,还是其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二、两宋时期档案工作的发展
1.宋王朝初期文档工作制度的继承与确立
两宋时期的档案工作因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以及在经济文化发展基础上的造纸术、印刷术的革新,把封建时期的档案工作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两宋时期档案工作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宋初对前代文档工作制度的承袭;二是北宋中期文档工作体制的完善和创新;三是两宋交替时期文档管理秩序的崩塌与重建。
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北宋,逐渐铺开统一封建国家建立的进程。在对外开展平叛战争的同时,对内也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宋初逐渐确立和完善了档案工作制度,其广泛贮藏的图籍、档案资源,也为后期宋代君臣利用档案编修史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邓小南认为赵宋的“祖宗之法”开创于太祖、太宗时期,当时陆续奠定的政策基调和制度体系,是宋初政治的中心内容,把这一时期所施行的法度及其精神加以概括,将其明确为“祖宗典故”、“祖宗之法”,并经由真宗至仁宗的发挥阐释,成为宋代治国理事的圭臬。
2.真宗至仁宗时期档案管理方法的创新与完善
真宗是一位极重视文书档案工作的皇帝,宋初从唐末五代时期所承袭的档案管理制度、方法及机构建制在真宗朝到仁宗朝这一时期也逐渐经历创新和完善,以适应北宋“揠武修文”的统治需要。真宗针对文书档案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建树颇丰:一是首建龙图阁,专门收藏先皇帝档案。咸平五年,真宗皇帝执龙图阁目录对近臣说:“先帝留意词翰,朕孜孜缀辑,篇幅寸纸不敢失坠。
在江西试行有效后,得到统治者的支持,很快“颁行诸路为法”,地方架阁库制度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从地方到中央、从架阁库到金耀门,宋代统治者创新了一套国家层面的档案集中管理体系,宋王朝统治者藉此可以达到把握国家状况和控制各级国家机关的目的,确实收到了“以小系大,丝牵绳联,综合于上”的效果。
3.两宋更替时期档案管理秩序的倾覆与重建
靖康之难后,宋王朝所失去的远不止政权、国土和人民,还有令宋代君臣为之自豪的高度发达的精神文化财富。“金耀门文书库自景德二年建立至北宋灭亡,约存在年之久,南宋再没有建立类似的档案馆”。北宋末年的宋金之战不仅完全摧毁了北宋朝的国家文书档案管理体制,更是对逐渐建立起来的国家档案资源库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三、两宋时期档案思想的表征
1.架阁库及千文架阁法
千文架阁法创立后,影响广泛且深远,不仅影响到科举、仓储、宗教等社会管理的诸多领域,还对元明清后世影响巨大,
《元典章》(卷十四)记载,“诸已绝经刷文卷”,“皆以年月编次注籍”,“如法架阁”;《天府广记》(卷十)记载,明代古今通集库档案,“以千号为满,满则续”。
这一影响深远的档案分类编排创举既是宋代架阁库制度成熟的标志之一,又是两宋时期档案思想高度繁荣的表征之一。
2.四大《类书》的编纂
宋初,朝廷组织编修了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和《册府元龟》。《太平御览》(序)载,太平兴国二年三月,“先是帝阅前代类书,门目纷杂,失其伦次,遂诏修此书。
以前代《修文御览》、《艺文类聚》、《文思博要》及诸书,参详条次,分定门目”,“编为千卷”,诏曰:“史馆新纂《太平编类》,包罗万象,总括群书,纪历代之兴亡。在赞父的基础上,提出编纂《册府元龟》的政治价值,通过“君臣善迹,邦家美政,礼乐沿革,法命宽猛,官师论议,多士名行”的梳理编辑,达到“遹遵先志,肇振斯文”,“靡不具载,用存典刑”的资治价值。
两宋时期官方主导的数次大型文献编纂活动充分证明了两宋统治者对文献汇编政治功能的深刻把握,蕴含了宋人对档案价值、档案编纂工作的独到见解。
结语
档案行为、档案事件和档案制度不是无根的、缥缈的,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政治环境、社会阶级状况等推动下形成的,在其背后,有着各种因素交织促成的档案思想。两宋时期高度发展的档案管理体系和档案工作实践正是在这种世代承袭的档案思想的指导下有意识开展的。
因此,当我们不断开展档案史的研究,不断挖掘证明宋代档案管理实践高度发展的史实、史证时,更要注意把握蕴含在这些史实背后的思想动机和价值取向。两宋时期档案思想蕴含在多样的档案形态、丰富的档案典籍、系统的档案保存机构及明确的档案规章制度当中,确定档案思想的研究范围,为档案思想的概括、提炼和总结奠定基础,正是本部分内容的价值所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