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古属建宁府建安县、瓯宁县)简称芝。建宁府府衙驻地、建州州衙驻地。福建省北部农业大市,省级生态市和省级园林城市。介武夷山脉与鹫峰山脉间,总面积平方公里,辖10镇4乡4街道,村27居民委员会,常住人口45.6万人(年);汉族为主,还有畲、苗等10个少数民族,是福建省陆地面积最大、闽北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建瓯既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便有与之相对应的美景。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的相互交融,展现出建瓯作为与福州齐名的底气。
东岳庙
东岳行宫,今称东岳庙。始建于东晋元帝建武元年(公元年),位于建瓯市东门白鹤山南麓,占地40余亩。据明《建宁府志》(卷三《山川》)白鹤山条下记载:“在府城东,晋时望气者言,山有异气,命工凿之,朝凿暮合,有鹤翔其上,因名,山之麓有东岳行宫”。东岳行宫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整座建筑工艺精巧。庙宇分为天王殿、前殿、大殿、后宫殿4殿。
大门额上横书“岱宗隆祀”四字,其上又有木匾,书“东皇庙”三字。往前走上20级石阶,便是“前殿”。前殿又称“排殿”,两边各隔成5个开间,供奉10殿阎王。排殿往里还有一座明代遗留木结构建筑大戏台,戏台前有一大空坪,沿空坪再上三级石阶,便是正殿“圣帝殿”。
圣帝殿是东岳庙主体建筑,有11檩抬梁式屋架,为重檐歇山式屋顶,面阔五间,进深6间,总长22.2米。柱头为人字斗拱,转角铺作施之抄龙头单下昂,并伴有装饰性(石承重)象鼻。藻井为明袱,砌上露明造,下施雕工精细之驼峰,造型有鹿、羊等,内檐柱础两侧对称,其中金柱、中柱础为复盆式过渡到鼓镜式造型,四面托以如意斗拱,内檐补间铺作(平身斜)为之朵。正殿有井一口,名“天涌泉”,是宋熙宁三年(公元年)所凿。建瓯东岳行宫是目前华东地区为数不多的古代道教建筑,就其主体建筑“圣帝殿”的规模、形制以及文物价值而言,堪称全省仅见。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木林
万木林始建于元朝末年,在福建省建瓯市房道乡漈村与上庠村交界处,距城关约35公里,是解放后我国第一批公布的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万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建瓯市房道乡武夷山脉东南坡,面积.2公顷,海拔.1米,森林覆盖量约4万多立方米,拥有多植物,仅维管束植物就有科属种,高达94.2%,其中有国家1级保护植物5种、国家2级保护植物24种,还有药用植物种。如国家1级珍贵树种南方红豆杉、国家2级保护植物观光木王、福建省唯一天然分布的西桦树和含笑、全国最大的沉水樟王等许多名贵树种,几百年的蓬勃生长,雄浑常绿,苍郁秀翠,生机盎然。走进遮天蔽日的林中,人们仿佛进入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绿色宫殿,林内古木参天,万木峥嵘,巨藤缠绕,由乔木、灌木、厚木及层间藤木植物构成了多层次的群落垂直结构。林中地面上常铺满了地衣和苔藓,倒木腐株随处可见,呈现出一派芜杂幽深的原始森林景观。
区内还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22种,其中属一级保护的有云豹、黑鹿、金猫、华南虎、金钱豹、黄腹角雉;属二级保护的有麝、髭羚、水獭、猕猴、白鹇、鸳鸯、蟒蛇、黑熊、毛冠鹿、大灵猫、小灵猫、穿山甲、褐林鹗。已知区内有鸟类种,其中不少鸟类以羽毛艳丽悦目、鸣声婉转动听为人们所欣赏。如有“林中仙子”美称的白鹂,成双结对的红嘴相思鸟、画鹛、八哥、长尾兰鹊等。已鉴定的昆虫有种,仅蝶类就有百余种,其中有金赏凤蝶、多型凤蝶等珍贵种类。此外兽类有32种,两栖爬行类15种,棂息猕猴、隐角鹿、黑狗熊是林中最逗人喜爱的动物,它们成群在林中嬉戏,常出现争吃野果的动人场面。动物的分布随种类、地点不同而异,繁殖力强的动物主要分布于原始森林少、人们活动频繁的地带;繁殖力差的珍稀动物多分布于人烟稀少的深山原始阔叶混交林中。
万木林是解放后我国第一批公布的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是世界护林和环保的典范,并被誉为“古森林博物馆”、“亚热带植物博物馆”
光孝禅寺
位于城南的光孝寺始建于六朝陈武帝永定二年(公元年),唐称“隆兴”,北宋称“景德”,“天宁”、“万寿”,南宋绍兴七年(公元年)改称“报恩光孝禅寺”。元末毁于兵燹,明洪武重建,嘉靖毁于火灾,万历又重建,续后清康熙及光绪两番增修,民国十四年亦曾维修,迄今已有一千四百三十余年历史。,是闻名中外的八闽十方丛林之一。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顶,金箔贴身的大佛为闽北禅寺之最。
建宁府孔庙
建宁府孔庙位于福建省建瓯城关仓长路,坐北朝南。始建于宋宝元年间,几经毁圮重建。
建瓯崇尚乡学。这里泛指崇尚教育、崇尚读书。建瓯是诗书礼仪之市,有着悠久的教育传统。历朝历代,建瓯地方官府多重视教育,在其治所设置学校;而建瓯百姓子弟则向往读书,报效朝廷,报效祖国。古代地方乡学,又称官学,指古代社会历代官府,按照地方行政区划,在地方所办的学校。地方乡学的设立,或由朝廷制定出地方乡学制度,或由地方官府在其治所设置学校,经费皆来源于官府。在乡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叫“书院”的教育机构。它有别于官学的教育系统,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书院正式的教育制度是由成长于建瓯的理学家朱熹(年—年)创立的,发展于宋代。当时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发展到后来,往往由朝廷赐敕匾额、购置书籍,并委派教官、调拨田亩和经费等,逐步演变为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组织。不少书院延大儒主持,成为理学书院。
建瓯通仙门
圣帝殿供奉岳帝爷,即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的黄飞虎。东岳行宫几经扩建和修缮,现保存着唐、宋、明、清各代的建筑风格。几百年来,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七为东岳庙会,已有数百年历史。庙会期间,殿前空坪上有舞狮、挑幡、伞技和民间剧表演。建瓯挑幡有“中华一绝”之称,主要有手舞东风转、肩扛南天松、脚踢西方柱、牙咬北海塔、肘擎中军令、腰掸日月星、鼻托乾坤棒、口挑百战旗、头顶一片天等招式,幡舞令人心驰神往,动魄惊心。
年,建瓯挑幡被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年,建瓯挑幡参加第五届全国民间艺术节荣获表演金奖。庙会中最重要的活动是泰山神东岳大帝出巡,东岳大帝屡受褒封,由此奠定了它在中国诸神中的崇高地位。自秦始皇起,王者报功告成必于泰山,成为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永延帝祚的祭祀圣地。宋大中祥符元年(年)“天书降于泰山”,真宗前往泰山封禅,堪称历代帝王封禅中最为隆重的一次。
建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多年,是一座多年建县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四个县之一,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府,福建之建即取之建州
建瓯的文化底蕴之深厚,所展现的只是冰山一角,大家可以到这小城领略一下它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