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样玩转古籍

学生们用小篆在竹简上抄写古籍,完成作业。(图片分别由本报记者张衍摄、李福言提供)

在我们印象中,古籍似乎是寂寞的“宝贝”。然而近日,记者走进省内高校,发现古籍并不寂寞,她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越来越年轻。大学生们纷纷以自己的方式“玩转”古籍——

体验古籍催生的网红作业

小篆,引书者,引笔而著于竹帛也。

“哒哒哒……”江西师范大学的一间教室内,不时传出竹简相互碰撞的清脆声响,几名身着汉服的大学生,正屏气凝神,用小篆在竹简上誊写古文。他们面前堆积的竹简,仿佛将人们带回了于灯盏下用毛笔来创作的时代。

同学们可不是附庸风雅,他们正在完成《古代汉语》课任课老师李福言布置的作业。文学院学生冯喜悦指着她正在抄写的《滕王阁序》中“胜友如云”的“友”字说,“你看,在小篆中,‘友’字是两个人手形状的‘又’作为形符,表示两手合作。是不是很形象生动,充分体现了朋友的含义?”

为什么用小篆写?李福言说,小篆是连接中国古、今文字的桥梁,体现了对古文字体系的继承与创新。汉字不是一个个冷冰冰的符号,只有真正走进汉字的历史世界,了解每一个汉字的前世今生和背后的故事,才能更好地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从几年前起,李福言就为《古代汉语》课特别设置了在竹简上用小篆抄写古籍的作业。“这种方式其实是把时间转换成空间,让学生走进两千多年的历史之中,让学生在现在的生活空间抄写具有传统经典意义的知识,直面传统中国的生活、生态、精神、物质、哲学。在抄写中,品读古人的智慧,增强对家国情怀的深沉之思。”

“看到我们这样做作业,小伙伴们羡慕极了,我们还会把写好的竹简作为礼物送人。”冯喜悦笑着说。

这种突出古今关系的作业,让年轻人看到原来古籍还可以这么“玩”,《古代汉语》课作业成为网红作业,《古代汉语》也成为广受欢迎的课程,不少外专业的学生也纷纷来蹭课。

传承藏在古籍里的科技和文化

“‘盖成坯泥松性浮,一经窑火松者紧、浮者实,一尺之坯止得七八寸之器,其抽缩之理然也。’可见,当时的制瓷工匠已认识到了坯体的干燥收缩及烧成收缩理论。”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古陶瓷研究所,副所长李其江翻看清代督陶官唐英所著《陶冶图编次》,不禁感慨于古人的智慧。

为什么要研究陶瓷古籍?李其江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在《陶冶图编次》的“拣选青料”中记载“料之黑绿润泽、光色俱全者,乃为上选,于仿古霁青、青花细瓷用之;色虽黑绿而鲜润泽者,为市卖粗瓷之用”,这样的选料经验延用至今。“研究古籍中记载的古陶瓷工艺及其演变,对完善我国古代陶瓷生产的发展脉络,传承和保护我国传统的陶瓷技艺、陶瓷文化,有很重要的作用。”

“古是相对于今而言的。”李其江告诉记者,陶瓷的发展过程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技术和艺术文化内涵,今天看来的传统技艺在当时往往代表着最先进的科技水平。研究所的任务之一,是透过古籍记载,用现代科技手段去解析古代制瓷的工艺及原理。“古籍中反映出古人的智慧、审美旨趣和对高雅艺术的追求,这其实是古人对美的精神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想这与生活在当代的我们是相通的。”

在日常教学和指导学生科研活动中,李其江会推荐《陶记》《陶冶图编次》《天工开物》等古籍给学生精读,并与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相结合,最大程度发挥古籍的价值。“留存在中华大地上的古籍典藏,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化血脉,成为我们厚植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李其江说。

保护让古籍“活”得更精彩

古籍从来都是“活”的,其中藏着现代人与过去“沟通”的渠道。这句话,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孙尊章颇为赞同。近段时间以来,孙尊章正领着学生团队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今训汇纂(两汉卷)》的校对工作。

《今训汇纂(两汉卷)》汇合、纂集过去年来学界对于两汉时期汉语词汇的考释成果,篇幅接近万字,是一部大型工具书,出版后能为更好地理解古书、开展词义研究、探究古籍里的思想文化,提供权威参考。

几个月的校对工作干下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陈颖已经能较熟练地对《今训汇纂(两汉卷)》中涉及到的字、词进行版本通校和他书异文的核校。“刚开始校对时,很多古文还是看不懂,特别是其中一些特殊的语音现象,罕见的疑难字词、语法结构等,有时要花费好几天,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陈颖说,校对时,有不懂的就向老师请教,或者和同学探讨,自己的古文献基础日渐扎实。“校对工作中,读了很多古文,读得越多越细,我就越认识到古籍的珍贵。”

“同学们做的,属于古籍整理的基础工作。”孙尊章介绍,由于时代相隔久远,语言、文字、习俗等都发生了变化,很多古籍如果没有前人的注释,当代人就看不懂,而古代学者距离文献产生的时代更近,古籍整理常常是通过古注了解更古的人,让文脉在当下传承。

“对古籍的最佳保护,绝非束之高阁,而是要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将其活用。”孙尊章说,自己引导学生参与到古籍的保护工作中来,是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当下的青年认识到古籍里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真正活起来、传下去。

创新当古籍遇上“互联网+”

在《伤寒论》《瘟疫论》等中医古籍记载的药方基础上将中医传统理论和西医技术融合创新,能得到什么?能捧回一座金奖,能研制出一剂抗疫良方。

年,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南昌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博士生何斐团队的《防治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中药新良方——柴胡清瘟饮》项目获得了高教主赛道研究生创意组金奖。

柴胡清瘟饮是团队导师、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熊鸣峰带领中医药团队,在年新冠疫情肆虐时,推出的中医有效方剂。在铅山、南昌等地抗击疫情过程中,柴胡清瘟饮都用于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

熊鸣峰还有一门绝学叫“十层脉”诊法,相传为扁鹊所创,是一种以脉象层次来命名的诊脉方法。熊鸣峰把古籍中记载的“十层脉”法进行大胆创新,通过56万余例临床病例的经验积累,形成独特的“十层脉”诊法和舌诊。“古籍虽老,但可以守正创新、古为今用。”在熊鸣峰看来,中医古籍承载着千年中医药精髓,用现代科技的手段和方法可以促进中医药的传承,让千年中医药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尽管日常工作非常繁忙,熊鸣峰每天都会腾出时间,细细品读古籍,也许是《黄帝内经》,也许是《神农百草经》,也许是《伤寒杂病论》,也许是《医宗金鉴》。在他的影响下,学生们也总会随身带着一本中医典籍,有空的时候就拿出来阅读。“不光是为了读古籍中的药方,还为了让年轻人领会到‘医乃仁术’‘大医精诚’‘人命至重’等中华民族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熊鸣峰说。

□江西日报记者李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492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