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陶瓷泉州千年古传统名优特产文化

德化陶瓷-飞天仙女德化制瓷业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陶器质地优良,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曾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年3月被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命名为“中国陶瓷之乡”。早在新石器时期,德化就有印纹陶和釉陶的烧制。唐代制瓷业已趋成熟,初具规模。宋元时期的青瓷、青白瓷和白瓷器型大、胎薄、釉色滋润、白度高,大规模销往南亚、中东地区和欧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出口商品。明代,德化在全国首创著名的“阶级窑”,装烧容量大、节省材料又易于控制烧成温度、烧成品质好,烧成技术炉火纯青。尤其是象牙白瓷研制成功和投产,以其釉色乳白、如脂似玉、色调素雅著称于世,产品被誉为“国际瓷坛的明珠”、“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和“中国白”。明代瓷雕艺术大师何朝宗所作的瓷观音、达摩、如来、罗汉等瓷雕艺术品,精美绝伦,被誉为“东方艺术珍品”,达到“天下共宝之”的境界。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的达摩、盘膝观音,泉州市文管会珍藏的渡海观音,均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珍品。欧、美、日等国家的著名博物馆,也都收藏有何朝宗的传世作品。清代青花瓷花色丰富多彩,瓷雕题材品种广泛,日用瓷多式多样,产品大量销往海内外。至民国,自制釉上彩绘颜料,所绘制的古彩瓷,画工精细,用色考究。民国4年(年)民间艺人苏学金首创捏塑梅花,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之后许友义的工艺品《木兰从军》、《关公》、《观音》等瓷雕作品,又分别在英国、日本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至今仍被西欧—些国家的博物馆收藏。德化陶瓷-同舟共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面推广窑炉改造和烧成技术革新,陶瓷业迅速发展,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料加工、制坯成型逐步采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生产,隧道窑取代间歇式的阶级窑,以电、油、液化气等燃料代柴烧瓷获得成功。瓷种由单一发展到有建白、高白、普白和新开发的宝石黄、白玉瓷、珍珠瓷、紫砂陶等。主要产品有各种成套中、西餐具、咖啡具、茶具、酒具等日用瓷和各种传统与现代人物、动植物瓷雕、花瓶、花篮、灯具等艺术瓷以及西洋小工艺瓷数千种。传统瓷雕与高白瓷、建白瓷被誉为中国瓷坛的“三朵金花”,西洋小工艺瓷独占鳌头。全县共有多项陶瓷产品在全国或国际上获奖,陶瓷产品畅销世界5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德化瓷艺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德化陶瓷-欧洲餐具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697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