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瓷器学堂刘銮雄收藏举世无双的永乐青

北京皮肤病医院那里好 http://pf.39.net/bdfyy/tslf/180306/6084106.html

明代永乐、宣德两朝的青花器名满天下,备受历代藏家追捧。其中名品不少,好像宣德夔龙纹罐,存世仅五例,近年拍卖成交价俱在HK3,万以上。

而原来,夔龙罐还有更罕见的永乐版本。

本季香港春拍,苏富比带来一件永乐朝的青花夔龙罐,乃是香港著名富商「大刘」刘銮雄的收藏,估价HK4,万-6,万。翻查公私收藏,暂不见相同例子。

乘此机会,让我们上一堂5分钟的课,一看这件无双重器有何独特之处。

尺寸:高24.4cm;宽29.8cm

状况:边缘与器身偶有预期磨损;底部边缘有一约2.5cm长的浅窑裂,从外部不可见;整体状况良好来源:香港苏富比,年5月16日,编号;刘銮雄收藏

估价:HK45,,-65,,

拍卖行:香港苏富比专场:皇苑蕴珍-刘銮雄藏御瓷萃珍拍品数目:8拍卖日期:/4/29

此罐上绘二龙,口牙广开,三趾利爪前展,须发扬逸,卷草长尾蜿蜒(故又称香草龙),首尾互逐,绕器一周,傲翔于祥云与海水浪涛之间,足饰交叠莲瓣。观其画工及釉色,明显是永乐(-在位)或宣德(-在位)朝之官窑出品。

永宣青花誉满天下,蓝头发色是一大主因。两朝使用西亚入口颜料「苏麻离青」,烧成的青花发色绚丽鲜艳,常见晕散现象。由于颜料含铁量高,常自然形成不均匀的黑蓝结晶斑点,深凹胎骨,与艳丽的蓝色相互映衬,更增艺术魅力。

基于「苏麻离青」这个特点,永宣青花虽然少有描绘人物,但渲染花鸟、海水、园景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同在宣纸作画留下的笔触、墨痕,极富风韵。

若是专家,或能从画工和发色细微分野处,判断青花是永乐还是宣德出品。不过也有更简单的法门,由于帝号落款于宣德朝才正式成型,故像此罐般无落款的基本就是永乐青花。

提起夔龙,古董爱好者自然想到商朝青铜器上的夔龙。不过永宣罐上的夔龙,却是受到外来艺术影响,源自印度异乡。

此类夔龙原型,乃印度神话生物摩竭(又称摩伽罗)。这种水兽造型多变,前身可为鹿、象、鳄鱼等陆地动物,尾部则为鱼、海豹等海洋生物。在印度,摩羯是守护通道和入口的奇兽,故常见于寺庙、宫殿门户装饰。

据学者研究,摩竭应是随着佛教传播而融入中华文化。早期,摩竭仍保持原本造型,例如宋朝龙泉窑就烧制过摩羯双耳的瓷器;后来,摩羯形象逐步融入中华夔龙之中,永宣罐即为佳例。

在印度,摩羯是守护通道和入口的奇兽,常见于寺庙、宫殿门户装饰

南宋龙泉梅子青摩羯鱼双耳纸槌瓶

笔者所以屡说「永宣罐」,皆因宣德朝也有类似的青花夔龙罐。存世仅五例,其中三件现属公营收藏:

北京故宫|陶瓷鉴赏界泰山北斗孙瀛洲(耿宝昌师父)旧藏

中国国家博物馆

剑桥斐兹威廉博物馆|旅英华裔古董商吴赉熙旧藏

另外两件,近年先后于香港拍场易手:

曾由伦敦古董商BluettSons经手|年苏富比HK3,万成交

著名藏家兼古董商张宗宪收藏|年佳士得HK3,万成交

宣德青花夔龙罐|年苏富比HK3,万成交

宣德青花夔龙罐|年佳士得HK3,万成交

上为刘銮雄永乐罐,下为宣德夔龙罐

乍看之下,刘銮雄的永乐罐,与一众宣德罐非常相似;然而细心观之,夔龙造型却是截然不同。

永乐罐的夔龙,满身龙麟,三趾长爪,气势威武,整体上相当接近我们熟悉的龙纹。主要分野则有两处,一是肩部上加了翅膀,另一是尾巴变成卷草状。

至于宣德罐,象鼻更为明显,身体无鳞,传统龙爪也换成兽足。周边并无永乐罐的祥云及浪涛配衬,比起飞于天,视觉上更似是奔于地或游于水,形象更接近摩竭。此外,又加上了口吐莲花这一特征,宗教味道更为浓厚。

尺寸方面,永乐罐高24.4cm,体积大于19cm高的一众宣德罐。

上至下、左至右:刘銮雄永乐罐、景德镇出土宣德罐、佳士得宣德罐、北京故宫宣德罐

于是,我们可以把明朝夔龙细分成两类:第一类、较似传统龙纹,如永乐罐;第二类、受摩竭影响更深,如宣德罐。

然而,景德镇曾出土一件宣德青花罐残器(上图右上),夔龙造型与纹饰布局,皆与刘銮雄的永乐罐一致。由此可见,宣德官窑之中,两类夔龙是曾经共存的。

古玩界以往认为,明代首绘夔龙纹的为宣德御窑厂,惟刘銮雄永乐罐已证明并非如此。翻查资料,台北故宫又有一件青花夔龙高足碗,出自朱元璋洪武帝时期。

这就说明,夔龙瓷器虽然因永宣青花而大放异彩,成为人所熟悉的名品,惟却是自明代开国时就存在的样式。

明洪武青花穿莲夔龙纹高足碗|台北故宫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409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